专栏

从“一”开始的语文(一)

我第一次对盘古的故事有印象,是在英国学习创世纪神话的时候,圣经里的上帝创造了天地万物,他要求人服从他的旨意。而中国的盘古却是牺牲自己,创造了天地万物。

老师课前在黑板上画一幅有关盘古开天地的画,讲完故事,老师可以请学生们临摹。也可以考虑让学生自己创作绘画。

(补充:郭沫若先生在他的《甲骨文字研究释五十》中指出:“数生于手,古文一二三四作,此手指之象形也。手指何以横书?曰,请以手做数,于无心之间,必先出右掌,倒其拇指为一,次指为二,中指为三,无名指为四,一拳为五,六则伸其拇指,轮次至小指,即以一掌为十。”这个说法符合汉民族“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观物取象”认知把握客观世界的方法。选自网上:《贺娟:五行与中国传统文化》)

蜡染盘古开天地

蜡染盘古开天地

盘古在鸡蛋里

盘古在鸡蛋里

 

第二天:

复习第一天讲的故事。老师还可以带着学生读读古文的盘古开天地的记载:“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数起于一,立于三,成于五,盛于七,处于九,故天去地九万里。” “首生盘古,垂死化身;气成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血液为江河,筋脉为地里,肌肉为田土,发髭为星辰,皮毛为草木,齿骨为金石,精髓为珠玉,汗流为雨泽,身之诸虫,因风所感,化为黎氓。”

或者“天地合闭……就象个大西瓜,合得团团圆圆的,包罗万物在内,计一万零八百年,凡一切诸物,皆溶化其中矣。止有金木水火土五者混于其内,硬者如瓜子,软者如瓜瓤,内有青黄赤白黑五色,亦溶化其中。合闭已久,若不得开,却得一个盘古氏,左手执凿,右手执斧,犹如剖瓜相似,辟为两半。上半渐高为天,含青黄赤白黑,为五色祥云;下半渐低为地.亦含青黄赤白黑,为五色石泥。硬者带去上天,人观之为星,地下为石,星石总是一物,若不信,今有星落地下,若人掘而观之,皆同地下之石。然天下亦有泉水,泉水无积处,流来人间,而注大海。”

斯坦纳说: “你一定要清楚明白儿童在九至十岁以前还不知道如何分别「自己」与周遭的环境。儿童虽然出于某些习惯性的本能称自己为「我」,但事实上,他们真正的感觉是自己与世界浑然一体,—–对儿童而言,每一件东西都是浑然一体无有分别的,他们自己也处于这浑然一体之中,一直到九至十岁他们都不会分别自己与周遭环境,若要适切地教育学生,这是你在教学时一定要考虑到的。”盘古在大鸡蛋里,有点像一年级的学生处于朦胧的混沌中。

关于教数学的一,斯坦纳认为:“此时你应该这样教孩子「这是(一)整件东西,现在你把它分开,然后你就有(二)件东西。这个(二)并不是把两个(一)放在一块变成的,而是由(一)变出了(二)」然后三和四也是这样变成的,如此你就可以唤醒这种(一)实际上是那包容一切的东西,其中已经包含了(二)、(三)和 (四),—-在过去的日子里,(一)单位是最大的,每一个(二)乃是其中的一半,如此继续—”这和老子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几乎是异曲同工。

“一”是中国古代哲学的核心概念之一。据统计,老子的《道德经》上出现15次,《庄子》一书上出现175次,如“守一”、“通一”、“反一”、“贵一”、“为一”、“齐一”等。

老师可以问问学生,哪些东西是只有一个?

孩子们在空间或桌子上用手比划“一”横后,学习用蜡笔或铅笔或彩笔在纸上写“一”,注意握笔姿势。我还没有找到儿童学习毛笔字的最佳年龄,有的说五岁,有的说八岁。刚开学,学生需要适应学校的生活,老师如果没有把握,可以把毛笔书写推迟一段时间。

研究汉字起源易经的学者萧启宏先生为“一”写的诗为:

天地之始,一为太极。

一音通乙,一动成乙。

萧先生认为,“一”的发音和“乙”一样,“一”是静态一的记录,“乙”是动态一的表现。

关于“一”有关的词语:一网打尽。一窝蜂。一无可取。一无所长。一无是处。一无所得。一碗水端平。一无所有。一问三不知。一无所知。一望无际。一往无前。一物降一物。一五一十。言行不一。一笑千金。一泻千里。一相情愿。一息尚存。一团和气。一败涂地。一板一眼。一臂之力。一饱眼福。一报还一报。一悲一喜。一本万利。一本正经。一鼻子灰。一笔勾销。一病不起。一波三折。一不做二不休。一步一个脚印。一草一木。一唱一和。一箭双雕。一举二得。一孔之见。一口吃个胖子。一路平安。一帆风顺。一落千丈。一马当先。一面之词。一模一样。一目十行。一念之差。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盘散沙。一贫如洗。一气呵成。一气合成。一清二白。一去不复返。一波未平,又起一波。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老师可以选择其中的词语,每天读读。还可以选其中的成语,讲讲故事,但不用详细解释每个成语的含义。


【投稿须知】想要投稿?想要发布招生、招聘、培训及工作坊信息请进

You Might Also Like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