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故事(特别是神话与传说)时,不要画蛇添足、多加任何诠释,让孩子的心魂以此滋养与整理自己。
本文由作者授权本站刊发,未经许可,严禁转载作者:陈琪莹
撰文:2021年4月19日
华德福教育里,孩子在工作本上的画图不用(细)线条直接描摹、勾勒,而是用(同方向的)粗线条/大面积的色块、阴影浮现出轮廓来作画,让孩子看到自己或(个别)事物与环境一体却又微微分离的关系。
[举例说明:所以孩子工作本上应该带着湿水彩的氤氲,却不应该出现棒状人、(类)麦克笔作画的形式。]
每一个孩子创造出来的画面都存在着自己的真实,而艺术必须艺术在真实里,由自己而出,却不是仿画(老师的黑版画):每个人要为自己的作品负责;一旦作品真实,就不会被人轻易否定与推翻,开始基础出孩子对“自己/自我(能力)”的相信──“真实”是任何艺术的最基础。
[补充说明:(华德福的)教师必须能自我教育自己,最重要的,是让孩子遇见真实的你,无所伪装/矫饰、虚假──教师必须对孩子勇敢呈现自己最真实的样貌/姿态。]
透过艺术性的中介,孩子的头颅-神经与四肢相遇,情感连结上了思想-向心与意志-离心,开始若即若离、开始韵律。
[补充说明:当人开始进行/运转着抽象性的思考,心魂就步入了死亡,虽然伴随着欲望……而工作本保留了让抽象性思考后退的空间,让孩子进入想像……]
工作本上的绘画,让孩子可以从容地流出最内在的自己,因为梦幻……孩子画出(至少)三天以前的课程、三天以前的自己。
[补充说明一:主课程会约略分成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让孩子进入适合课程的韵律(以中学阶段而言,这样调适节奏的活动不会超过十分钟;但对愈幼小的孩子,这种活动会进行得愈久):第二个阶段,前为短暂的衔接与回顾,后为主课程的引入;第三个阶段留下安静时刻,让孩子静下来对着自己的内在工作──工作本呈现的,就是孩子心魂对课程的掌握。]
[补充说明二:为孩子选择并讲述的故事当中必须蕴含真理在其中,同时反应出孩子内在(如何)成长、突破的力量;所以教师必须要以自己的智慧去明辨哪些是值得孩子内化的故事,哪些又是言不及义、哗众取宠、鬼话连篇──讲故事(特别是神话与传说)时,不要画蛇添足、多加任何诠释,让孩子的心魂以此滋养与整理自己。]
工作本上图画的完成并不代表课程结束,只是让孩子知道:外在的学习已经走到一个段落,但之后剩下的,就是内在的工作,虽然这样的转化/消化与理解,可能十年、可能二十年……
教师透过工作本,看到孩子的状态:太陷入物质的,鼓励孩子多以“画”取代“话/语句”,出脱形制;太空飘/出世的,导引孩子多以具体的陈述(“话/语句”取代“画”),正视物质。
工作本帮助孩子个人化/个人性着自己,无所畏惧地表达,也许画、也许文字……
工作本以高品质的空白等待孩子流出,是因为真正的教育必须透过孩子的双手(意志出的艺术)走向未来的自己:什么被自己聚焦/在乎?什么被自己把握/掌握?什么被自己渴望?……孩子一笔一划、一针一线,让自己梦想、内化的主课程-教科书(逐步)成形,是孩子自己生出自己,却不再是被他人设计/规划下必须怎样生出的自己。
工作本是孩子练习并被赋予的最初阶自由(所以不去制式地课本、讲义、参考书),请将父母/教师/学校的期望值、功利心放到一边,尊重孩子从混沌中(慢慢)升起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