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觉知、理解和记忆

我们的头脑所做的思考,其实是很有限的。我们不停地形成想法,但这些想法一旦形成就容易固化,失去了生命力。当我们说“我懂了”的时候,我们其实已经“不懂”了。想法一旦成形,就已经属于过去。真正的思考是一个永无止尽的创造。

编者注:非常高兴正在旧金山鲁道夫•施泰纳学院学习的学霸伍丹同学加入到HiWaldorf的作者队伍中来,让我们可以又打开了一扇学习之窗,在接下来的时光,她会以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带我们一起学习、成长。

本文由作者授权本站刊发,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作者:伍丹(博客撰文:2015年4月26日

本文的分享来自于对《Balance in Teaching》第三章的学习。施泰纳先生在给了华德福教育基础讲座《人学》《给教师的建议》和《与教师的讨论》一年后再次回到学校,想和老师们强调一些重点。讲座内容被集合在这本小书中。

在孩子(以及成人)的学习过程中,“觉知”“理解”“记忆”环环相扣,形成整体。“觉知”是我们的吸收过程,外部信息如何进入孩子。“理解”是消化过程,孩子如何内化所学的内容。“记忆”将在这里获得新的意义,它不仅仅是机械地“记住”,而是在“记忆”中形成新的内在意志和动力,最终推动我们的行动。

注:文章配图为觉知、理解和记忆三者关系的简要示意图。

注:觉知、理解和记忆三者关系的简要示意图。

一、积极的觉知 (Perception)

在这个讲座中,施泰纳先生主要讲了对两类信息的觉知(这也是对老师们最为重要的两大类别)——视觉信息(Visual)的觉知和听觉信息(Musical)的觉知。视觉信息的进入通道在我们的头部,这倒不难理解,这是我们双眼所在的位置。但听觉信息真正被觉知的地方却不仅仅是我们的耳朵,而是延展到我们身体边缘的神经,我们四肢的神经。如果回想一下我们曾经听音乐会的经历,也许就能明白施泰纳先生所指。仿佛不是我们的耳朵,而是我们整个身体在随着音乐律动,仿佛在身体的表层发生着某种颤动。

那这对老师又有什么意义呢?这还得绕到《人学》说一说。学习过这本“奇书”的朋友说不定对这些话还有点印象:我们的神经最大的功能是“管道”,中空的管道,它存在的意义是让精神和灵魂的内容能畅行无阻;尽管我们人体可以被概括为“头部系统”“胸腔系统”和“四肢/消化系统”,但在每一个系统中,另两个系统也是存在的。也就是说在我们的“头部”系统中仍然存在着“四肢系统”(我们的神经活动也有意志的成分),而在“四肢系统”中也存在着“头部系统”(我们的意志活动中也需要神经的觉知)。回到课堂上,当老师在向孩子传递信息,不管是视觉信息还是听觉信息,孩子们都在用“中空”的神经系统吸收着。但我们每个人也都一定有过这样的体验,我们在“看”,可是我们都不知道看了什么,我们在“听”,但左耳朵进右耳朵出。我们的觉知是被动的、消极的,甚至是呆滞的。但我们也一定有过相反的经验,我们带着整个身心在看,所吸收的每一个视觉元素都是那么饱满而富有生命力;我们整个身心在听,每一个音符都拨动心弦。我们的觉知是那么的积极,我们所吸收的滋养着我们身心。这两极的体验,差别就在于觉知中的“意志”(Will)。前者仅仅让神经做了管道工作,进来的东西就算是非常有营养的,我们也没法整合吸收。后者不仅让神经当了管道,还调动了自己的意志去参与觉知的过程。

作为老师,我们就要帮助孩子去获得这种积极的觉知,让他们在觉知中也调动起意志。比如四年级学习动物,直接拿一张来自百科全书的动物图片给孩子们展示,又或是在展示图片前,生动地讲述关于这个动物的故事,充分地调动孩子们的兴趣和好奇,之后再去看图片,哪一个孩子的视觉会更积极?比如给孩子讲故事,很多抽象的描述,又或者是通过很多丰富的细节调动起孩子的视觉、听觉、嗅觉甚至味觉、触觉,让孩子形成非常立体的头脑图景,仿佛身临其境,哪一个孩子的听觉会更积极?(我的实习指导老师说,每天的故事至少要强调两三种感官,至少包含一类气质元素,让孩子更积极地和故事建立联系)。而在主课中安排“回顾(Review)”和“主课本工作时间”,也是为了调动孩子们的意志。几乎每一节主课都是通过回顾开始的。回顾前一天做过的事,听过的故事等等。我们的目的不是为了考察孩子是否认真听讲,而是通过回顾让孩子们调动起他们的意志,让沉睡的图景重新浮现起来。至于每天为什么一定要留出时间让孩子当堂做一些主课本内容,也是为了通过独立工作调动意志。如果老师一直讲啊讲啊讲啊,或者一直让孩子参与各种活动,而没有那么一些时刻让孩子静下来以某种形式梳理他们的觉知体验,那么孩子的觉知就不够积极,仿佛是浮游在体验中,而无法把它们变成自己的一部分。

二、在呼吸间理解(Comprehension)

我们的理解不是发生在头脑,而是发生在我们的韵律系统,在我们的呼吸之间。这真是让人费解,我们难道不是一直在用“头”思考吗?但如果深入学习人智学和华德福教育,我们会发现施泰纳先生一直在提倡一种“有生命的思考(Living thinking)”,一种“心的思考(Heart-felt thinking)”。我们的头脑所做的思考,其实是很有限的。我们不停地形成想法,但这些想法一旦形成就容易固化,失去了生命力。当我们说“我懂了”的时候,我们其实已经“不懂”了。想法一旦成形,就已经属于过去。真正的思考是一个永无止尽的创造。我们每个人说不定都能回想起这样的经验:我们持续地琢磨,用心在体会,仿佛一些内容在身体内发酵,仿佛我们马上就要懂了,但又似乎不能捕捉到全部的内容。此刻我们的头脑是那么的放松,可是胸腔内却起起伏伏,酝酿着一些自己都说不清的东西。某一瞬间,这个酝酿的东西会突然形成一个想法,一盏灯在头脑中亮起。但这也只是大海中的一朵浪花而已。酝酿的过程仍然在继续。又或者我们有一个很棒的经历,也许是一场远足,也许是一场音乐会,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所做的只是全身心地参与,没有头脑的分析,连呼吸都顺畅了。但一段时间之后,一个精妙的想法却从这段体验中升腾起来。


【投稿须知】想要投稿?想要发布招生、招聘、培训及工作坊信息请进

You Might Also Like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