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恭敬心是智慧的源泉——在成都华德福学校家长会上的演讲辞

“只要是孩子的恭敬心被唤起,智慧才能由心而生,我认为这是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撰文:2012年9月22日

(注:这篇文字后被《教育家》杂志刊用。《育儿周刊》再用。这是我的第一次家长会上的演讲,很粗疏,不过还算是真诚的教学体验吧。)

感谢我的同事们对我的信任。

让我在这里对家长朋友们发出邀请。邀请大家一起来凝望一次这个词:恭敬。

我希望我的邀请没有冒犯大家,我知道我们家长中有很多修行很好的朋友。如果我的言辞有不当的地方也请大家谅解。我只以诚挚与大家一起来仰望与分享。

我的理解:恭敬是一切智慧的源泉。这里的恭敬包含着对更高层精神(或真理)的敬意和恭顺,并非是控制把握,而是认识之后的顺其自然,与道合一。

在我们戏剧中呈现出来了我们生活中的一些场景,一些现象问题,但宗旨并非要提醒大家关注问题本身,其实问题本身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目标:我们与我们的孩子要在生活中走向智慧。我们也相信,我们终将成长,终将智慧、卓越。无论我们从事哪行业,无论我们的孩子有什么样的才能,成为一个智慧的人并对这个世界充满兴趣才是我们愿望为之行动的原因。

在戏剧中,我们一再提到感恩。感恩地火水风,感恩石头、植物、动物,感恩我们人自身,唯有这样的恭敬被唤醒,人唯有在这些面前跪下来,美好的行动才会产生。讲一个小故事。我家小鹭在四岁时,有一天忽然安静温柔地走过来靠近我的左手边,认真而平静地说:妈妈,我看到美丽的玫瑰花,我就好乖哦。我当时非常被触动。那一个“乖”字,呈现的就是那种在美之中的恭敬,在这恭敬之中,孩子愿意做任何美好的事,并乐在其中。人类的任何言辞教育在这份恭敬之中显得如此渺小。我认为我们的教育就是要保护这种恭敬之心,唤醒它,呵护它。

然而如今,这样的恭敬场景越来越少,一切都是如此快速,还没有等到“驯养”的产生,又已经换了新事物,新场景,似乎让人没有时间去凝望一朵花。我们都知道我们与一个事物的感情产生,需要重复。我们要做的就是与这快速物质化的世界背道而驰。在《小王子》这本书中小王子与狐狸之间的驯养关系。他们约定每天的四点过一刻相见,在时间之中他们彼此变成彼此的独一无二。若我们能与不朽,道之间保持这样的驯养,在每天的某个时候,我们一起仰望,让恭敬之心成为一种习惯,成为生命的一部分,我们就可以时刻跟随“道”而学习,从而变得智慧。我们的每天的颂词,各种宗教中的冥想与祷告都为的是唤醒我们的恭敬之心。那么即使在这个日益快速发展的时代我们依旧可以唤醒恭敬心,与道合一,日益智慧。

落到我们的学校和家庭中的教育问题上,这个恭敬之心的唤醒就是孩子对于权威的渴望。史丹纳说,老师的权威不适用任何外在手段或方法所能达成或得到的。“那完全是一种对老师的谦卑及尊敬,也就是一份对老师自然流露的爱。若非如此,就毫无价值可言。那种强迫式,或由学校规定的顺从,对人性的发展没有多大的意义。经验告诉我们,如果依儿童自己的本性来教育他们,孩子大都会尊敬老师。”在《迈向自由的教育》中对“权威”一词有详细的阐述:“权威现已变成一个令人质疑的名词。许多年轻的父母和心理学家认为应让成长中的孩子尽早和大人平起平坐。有的父母是出于单纯的爱心,尽可能不将大人的期望强加在孩子身上,而对待孩子像对待朋友一般。但有时”自由”和“平等”只是因为大人不知道怎么教育小孩,而又良心不安下所找的藉口,他们只是为了掩饰自己的懦弱和漠不关心。这些态度都是以自己,而不是以孩子的立场出发。他们早已忘记对待孩子的态度,应随孩子的年龄大小而有所分别。

提到‘权威’这个名词,成人通常会和暴力、专利或早已过时的父系社会联想在一起。这和华德福教师所说,学童一直到青春期都向往“权威”完全不同。他们是由自己和孩子共处的经验出发,且不受任何教育理论的左右来观察孩子的一举一动,因而发觉到身边有一个可以依靠和仰望的成人对孩子是多么的重要。进一步的来说,这种安全感是一种力量的泉源,小朋友永远都不会嫌多。”

看房龙的《太平洋故事》,在谈到西班牙帝国时,其中有句闲笔,他说:“有些天生的智者不用正规教育也能生活得很好,而不那么幸运的人则必须争取一切可能得到的教育机会;同样,一个天才可以在生活中自成一格,而其他人则最好恪守成规。”我一下就笑了,这正和我在教育实践中体会到的一样。我认识两三个特别的孩子,虽说不上天才,但他们就是那种可以自成一格,所谓正规教育对他们的生活并不能起到影响作用的那类人。同时,我也看到普遍的孩子,他们还是需要“规规矩矩”的教育。各按其时,在7岁前的孩子如果不让他玩充分,其活力就是不够;12岁之后,思考和视野不阔,深度不够,他就不可能有卓越的人生。

第一次在印度国家博物馆看到伏羲女娲蛇尾交缠图,伏羲女娲一人手持规,一人持矩;第二次是在丝绸之路游学中的新疆博物馆看到。非常的感叹,在远古的时候,人们就意识到了“规”和“矩”预示的世界本质规律,而人不过是这个世界的一部分而已,自然也在这规矩之中。没有规矩,世界将何以建构其有序性?如何发展与创造? 我有个朋友在博客上提到过几个朋友孩子的故事。有几个朋友关注教育,反思教育,认为自己所受的太不自由,立志要让自己的孩子有自由的童年。他们中有一位朋友的妻子是一位焦虑的全职妈妈,她把孩子所有业余都为孩子安排好了各种艺术学习,这个孩子几乎没有好好玩过,甚至因为学习这个孩子还挨过打。终于这些朋友的孩子们小学升初中了,暑假里,这个从来没有玩过的女孩终于被带出来玩一趟。另几位朋友没有如预期地看到一个懦弱苍白的孩子,反而看到了一个阳光、自信非常优秀的孩子。相反,几个崇尚自由放养的朋友的孩子情况堪忧,有些习惯不好,有的有社交问题,而他们的父母都是言传身教做得很好的优秀人士。在我看来就是由于权威的缺失,因而缺失了对孩子恭敬之心的唤醒和呵护,父母放弃了权威在某种层度上等于放弃了一系列教育的机会。我还有几位从事教育的优秀朋友,在孩子上了高中后才开始后悔之前对孩子太缺乏要求了,即便考试成绩还说得过去,可是格局已经小了。


【投稿须知】想要投稿?想要发布招生、招聘、培训及工作坊信息请进

You Might Also Like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