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喜歡田園生活,熱愛農耕、鄉土手藝及教育,有志於投身相關工作的夥伴們提供一個學習實踐的平台,深入系統地支持食農、鄉土手藝文教人才的培養及網路的構建。
圖文投遞: 田園邦耕讀學苑
緣起
近些年,城市的發展速度越來越快,變得越來越大,空氣污染、食物安全、工作壓力等諸多問題,讓許多困在鋼筋水泥籠中的人們越來越渴望逃離出來,回歸鄉村,回歸大自然!
是啊,在大地上踏實地勞作,寧靜地生活是多麼的美好!
如今,新的上山下鄉運動已經成為大勢,在各種下鄉的機構中,不論是有機農場,還是其他文化教育團體,既懂有機農耕、鄉土手藝,又懂教育,有經驗的食農及手藝文教工作者都是比較缺乏的。
自田園邦耕讀學苑開辦以來,陸續有國內外的夥伴過來做志願者,過鄉村裡的田園生活,學習農耕,傳統食物的製作、鄉土手藝及自然教育。
為了更好的支持這些年輕夥伴的學習成長,田園邦耕讀學苑發起組織一年制的田園生活導師養成計劃暨「食農與鄉土手藝」教育研修生項目及系列交流研討工作坊,旨在為喜歡田園生活,熱愛農耕、鄉土手藝及教育,有志於投身相關工作的夥伴們提供一個學習實踐的平台,深入系統地支持食農、鄉土手藝文教人才的培養及網路的構建。
田園生活導師養成計劃暨「食農與鄉土手藝」教育研修生項目
花一年的時間在廣東一個美麗的客家古村落生活、勞作、學習、研究並實踐,在做中學,學中做,探索農耕、食物及鄉土手藝背後的生態與文化。
有農耕園藝、食物的料理與加工、手工、木工、建造……晴時耕,雨時讀,有參訪調研,有交流探討,有思索更有行動……為的是深入地體悟鄉村生活並學會與城裡來的大小朋友們分享這美好的一切。
在各種田園生活體驗式的教學活動中,先從做一名助手開始,到慢慢嘗試獨立帶領,再到漸漸自主開發設計新的活動,整個過程,導師都會提供相應的指導和協助。
在系列「食農與鄉土手藝」工作坊中,各路專家達人、師友還將從各個角度分享他們的研究與實踐,幫助研修生打開思路與視野。
宗旨與目標
「食農與鄉土手藝」教育研修生項目及系列交流研討工作坊希望產出:
- 人才——培養一批有理念、有熱情、有行動力的田園生活導師、「食農與鄉土手藝」文教骨幹人才。
- 課程——由研修生參與整理的田園邦耕讀學苑現有活動課件及一同開發完善的新課程方案。
- 網路——通過系列「食農與鄉土手藝」系列工作坊,促進業界交流,形成互助網路。
成為研修生將獲得的支持
- 以工換食宿費,參加耕讀學苑的日常勞作換取食宿費用;
- 優先獲得減免參加由耕讀學苑組織的系列食農與鄉土手藝交流研討工作坊,與各路專家達人面對面交流學習;
- 享有個性化自主研究學習的機會(主動獲取各種學習資源),並基於耕讀學苑的宗旨開展實踐項目,可自主創生、孵化、運作項目,並獲得相關支持。
- 可申請獲得減免參加耕讀學苑組織的外出遊學活動。
- 以研修產出的成果還將獲得物質與非物質方面的獎勵。
研修期間將涉及的內容
1) 有機種殖:
- 一年四季各種蔬菜,水稻、大豆、花生、紅薯、甘蔗等莊稼作物,荔枝、龍眼、香蕉、木瓜、番石榴等亞熱帶水果的管理,常用香草及庭院花卉苗木的養護,發芽菜、原木種殖蘑菇等。田園邦全年作物種植採收時間表(鏈接)
- 學習活力農耕及朴門永續設計,從扦插育苗、堆肥輪作到農時、星象都會有所涉獵,部分實踐內容會安排在四季分享有機農場進行。
2) 自然養殖:
- 雞、鴨、鵝、兔、豬、牛、羊、魚與蜜蜂的自然養殖、圈舍的修繕、飼養繁育等。
3) 食物的料理及加工:
- 做飯、柴火灶做菜、包子饅頭餃子、石磨豆腐、手工腐竹、米漿腸粉、炭烤麵包、蔬菜麵條、加工泡菜、花生醬、果醬、果醋、香草茶等
4) 鄉土手藝:
- 泥塑、陶藝、木工、竹編、草木染、手工造紙等
5) 自然教育:
- 與親子家庭的溝通互動、自然遊戲
- 周末親子營、冬夏令營的策劃組織,課程規劃設計,項目運作管理
- 自然觀察、自然筆記、自然藝術等
6) 生態建造:
- 家庭菜園、食物森林的規劃設計、草藥、香草花園、庭院綠化、舊房改造、戶外休憩空間營造、兒童玩耍設施、觀鳥平台、樹屋、太陽能利用、火箭爐、生態廁所、雨水收集、人工濕地、竹筏、造橋等
7) 野外生存:
- 鄉村徒步、騎行、登山、定向、采野菜、草藥、野果、天然溪流游泳、生態捕魚、鑽木取火、野炊、露營、爬樹、繩結、急救
研修期間貫穿始終及各階段要展開的事情
在一年四季的田園生活中,研修生有如下六件事需貫穿始終:
- 參與田間地頭的勞動,種菜、種花、種糧食,照顧耕讀學苑飼養的動物。
- 輪著分擔日常生活必須做的事情,諸如劈柴、做飯、洗碗、打掃、清潔。
- 參與收穫並將多餘的食物加工存貯起來。
- 和導師一起在村裡展開持續的調研工作,向當地人學習,向大自然學習,觀察四季的更替,通過各種植物、昆蟲、鳥類探究節氣、農時與物候間的關係,進而反思我們人類與大自然的關係。
- 好好享受鄉村寧靜的田園生活,沒事的時候,可坐在鞦韆上曬太陽,看看書,或悠然漫步於夕陽晚霞間,靜待星星掛滿天穹,當然還有更多選擇和可能。
- 提交每月研修心得。
除此之外,研修生的研修大致可分為如下三個階段:
- 第一階段(第1月-第3個月):在田園生活體驗及教學活動觀摩期,研修生以生活者、體驗者、助手的角色熟悉了解田園邦項目、活動及村莊的情況,並學習了解相關背景知識。研修生需做好觀察記錄並提交研修報告。
- 第二階段(第4月-第6個月):研修生由助手、助教的角色逐漸向主教的角色轉變,在參與活動觀摩學習多次以後,嘗試主導獨立完成田園邦現有活動的帶領,與導師交流探討完善現有課程的活動方案,並將現有活動方案整理成文並提交研修報告。
- 第三階段(第6月-第12個月):研修生由主教的角色逐漸向課程活動研發者的角色轉變,根據前半年的觀察與實踐,在田園邦現有活動方案的基礎上,結合自己的興趣特長、田園邦與村莊現有的資源及條件研發開拓新的體驗項目或課程,實踐,改進,再實踐,滿意後再將方案整理成文並提交研修報告。
研修生圓滿研修一年後
- 可以到學校,尤其是華德福學校做園藝農耕老師。
- 可以到農場工作,尤其是有機農場或自然教育機構,做農耕、食物、手工等各種體驗性活動的組織策劃及帶領。
- 耕讀學苑可以提供研修證明及推薦介紹信。
- 也可以回到自己的家鄉創業,從事有機農耕並發展自然教育事業。
- 當然,也歡迎留在田園邦耕讀學苑工作,協助教學或開拓新的項目。
【研修生的申請條件】
- 年滿18周歲以上的成年人。
- 有一年的時間可以全身心投入到研修中來。
- 積極、誠實、友善、懂得尊重他人,善於溝通。
- 有好奇心,對新的事情願以開放的心來學習嘗試。
- 喜歡簡單、樸素的鄉村生活。
- 對有機農耕(活力農耕、朴門永續設計)和華德福教育、自然教育、鄉土手工藝有濃厚的興趣,並有志於在農耕、手工藝和教育相結合的領域做相關實踐性工作。
招收人數
- 2名
研修生福利
- 當公眾上班時,一起過田園生活,半耕半讀、半手工半教育,學習,研究,實踐,備課。
- 公眾節假日,當大家都放假時,我們上班,和城裡來的大小朋友們分享田園生活,一起做好吃好玩的,一同探索大自然的奧妙。
- 基本的生活補助及保險是必有的。
- 研修生可以獲得項目相關主題免費的外出參觀考察、培訓或參加會議的機會,自主創生項目資金支持及研修成果獎金。
報名方式
- 初試:請申請者認真填寫《田園生活導師養成計劃研修生申請表》,學苑導師審核遴選,通過初試審核者會陸續告知。
- 複試:通過初試者需來學苑參加複試,約有兩周左右的體驗觀察期,兩周之後,導師組根據每位申請者的具體表現,決定錄取名單。
諮詢方式
- 諮詢聯繫人:胡偉和老師
- 微信號:1170695409
- 郵箱:biodynamic@qq.com
研修地點
田園邦耕讀學苑所在的村莊——周田村,位於廣東惠州惠陽區秋長鎮,是廣東非常有名的客家古村落之一,毗鄰深圳龍崗。這裡群山環抱,森林覆蓋率高達80%,涵養的水源形成溪流,常年不息,有水庫、瀑布及溪流形成的天然游泳池。全村大部份的土地幾本上都以有機的方式在耕種,由專業的有機生產管理團隊運作。
村裡不僅有著極其良好的生態環境,亦有著豐厚的人文歷史,村裡較大型的客家老圍屋就有19座。以葉亞來、葉挺為代表的一批歷史名人,讓周田村名揚四海,每年吸引了大量來自世界各地的人來參觀和瞻仰。
主辦機構
田園邦耕讀學苑致力於分享田園生活,讓遠離自然的都市人,尤其是孩子,認識農業及農村生態,了解食物的來源,體驗鄉間生活,學習鄉土手工藝與文化,感受大自然的美好,珍視環境與資源的可貴,實踐綠色環保生活,拉近人與人,人與自然的關係,讓人們在自然中獲得滋養和療愈。
耕讀學苑目前的主要項目有:周末親子營、青少年冬夏令營、客家傳統美食及鄉土手工藝作坊、華德福學校農耕實踐基地
田園邦2017年活動計劃,先睹為快! (打開鏈接)
項目發起人、主要導師——胡偉和
在廣東一個美麗的客家小山村出生長大並在那裡度過一個美好的童年。因父母務農難以維持生計,舉家遷到城鎮做小生意。目睹了城市化的進程,一直渴望回到大自然的懷抱,為此,上大學選擇了生物科學專業。可是,仍然如同小學、中學一樣的照本宣科的大學教學方式讓人很失望。冒著親人們的阻力,最終選擇了放棄大學的學業,以真實的社會為課堂。在社會上飄蕩了半年後,到了成都華德福學校,作為創校早期的參與人員之一,從一名志願者到接受培訓成為老師,帶領園藝農耕、木工和泥塑。
在成都華德福學校期間,曾作為實習生參與到香港社區夥伴組織的首屆健康農業實習生項目1年,接受相關永續發展的相關培訓及安排的參觀考察。
在成都華德福學校工作了5年後,2009年爭取去了英國愛默生學院,完成了2年理論結合實踐較系統的活力農耕有機農業培訓課程。回國後應邀在德米特(中國)協會做了2年的秘書長,從事有機農業的研究諮詢工作,多次策劃組織國內有機農業相關的培訓課程、論壇及研討會,期間也獲得了朴門永續設計證書及培訓老師資格。
隨後2年間參與了成都少兒時光自然體驗基地、都江堰花溪農場教育基地、杭州太陽公社自然學校的場地規劃建設及課程開發。期間曾在日本的自然學校研修了2個月,較全面地學習了日本自然學校從課程設計、活動開展、運營、人才培養到區域網路建設的方方面面。
現回到廣東惠州家鄉紮根創建田園邦耕讀學苑,發起成立食農教育研修生項目,希望帶領一批有志於實踐有機農耕與自然教育的夥伴們,將多年的田園夢想付諸實踐。
胡偉和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biodynamic
代表研究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