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靈魂工程師,什麼園丁,蠟燭,什麼鞠躬盡瘁,見鬼去吧。很久很久以前,民間的智慧已經向眾生昭然若示:師父與徒弟「兩不相謝」,不過是「彼此皆扶持也」,最終各修成各的「果」。
編者注:本文原標題為《《玄鳥書屋共修筆記》041:兩不相謝 各自逍遙(教師節祝詞)》,對文冰老師系列文章感興趣的讀者,請直接關注以下微信公眾號:)
撰文:2016年9月10日
首發:玄鳥書屋(微信公號)
今天是教師節。星期六。和下午組的孩子們學習《西遊記》第九十八回。唐僧師徒被接引佛祖用無底船渡河到達彼岸。
行者說出剛才的艄公正是接引佛祖時,「三藏方才省悟,急轉身,反謝了三個徒弟。行者道:『兩不相謝。彼此皆扶持也。我等虧師父解脫,借門路修功,幸成了正果;師父也賴我等保護,秉教伽持,喜脫了凡胎。師父,你看這面前花草松篁,鸞鳳鶴鹿之勝景,比那妖邪顯化之處,孰美孰惡?何善何凶?』三藏稱謝不已。一個個身輕體快,步上靈山。」
好一個「方省悟」「急轉身」「反謝了」。這唐僧經歷九九八十一難,終究成就了一個清明之人啊。天底下這麼愚笨之人依然可以是個大福之人呢。
這段話再三細品,越發平心靜氣。
孔子是我敬仰的老師,然而越是細讀越是高山仰止,尤其是其活脫堅韌的品質時常照見自己的荒疏與不學無術、虛榮懶惰。備感壓力,只好勉強自我安慰:「且行且珍重」啰。
讀《西遊記》卻是另一番風景。就如小組裡其中一個孩子說的那樣,這唐僧的言行,若我是他徒弟不免要看輕他。你看他又嫌獨木橋滑,叫行者另尋路徑。面對無底船嚇得發抖,被悟空推下了船才成事。你看他猶猶豫豫,啰里啰嗦,常常魔佛分不清,憑他是金蟬子轉世也不過是俗物凡胎,糊裡糊塗,只是幸運被菩薩選為了取經人立志西行求取真經,而已。
每每讀《西遊記》不免和唐僧心有戚戚焉。俗物凡胎如我者,有幸喜歡並被選擇了這份被稱為「教師」的工作,有幸有各路神通的徒兒護佑,一路坎坎坷坷,迷迷茫茫,失誤無數,所幸心中的信念始終未變,道路也還算通暢,餘生也只會付與這條路了。無論最後是否取得真經,已是心安。
曾經看到《女教師的祈禱》和魯道夫施泰納的一些話,諸如,你教什麼,如何教並不那麼重要,重要的是你是怎樣的一個人等等,會熱血涌動,激勵起來。結果在一段時間內總會有被燒盡耗盡水土不服之感。
不得不問:力量的源頭在哪裡?
無路可走時,就是到了回頭之時。
回到民族民間的血液里,我感受到了平安。這平安里沒有絢爛光澤,也沒有熱血沸騰的個人英雄主義,只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生不息。才在這民族民間的血液里看到我此生走著的正是那俗物凡胎不免被眾生看輕的「唐僧」之路啊。
什麼靈魂工程師,什麼園丁,蠟燭,什麼鞠躬盡瘁,見鬼去吧。很久很久以前,民間的智慧已經向眾生昭然若示:師父與徒弟「兩不相謝」,不過是「彼此皆扶持也」,最終各修成各的「果」。
反而是師傅最後依然是「稱謝不已」。
所以,所謂的教師節之際,孩兒們啦,謝謝,謝謝你等的「護佑」,願愚師也能「秉教伽持」,看看最終能否托你等福分「喜脫了凡胎」。
最好的還是:兩不相謝,相忘於江湖,兩袖清風,各自逍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