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幫助西方走向根,讓科學理智可以探尋到靈性源頭?又如何幫助東方開枝散葉、開花結果,將靈性實踐於物質?就是東西方民族分別的功課。
本文由作者授權本站刊發,未經許可,嚴禁轉載作者:陳琪瑩
撰文:2016年8月8日
東半球是地球的新陳代謝—生殖系統所在,所以高密度的人口都集中在亞洲,而且亞洲的文化離不開「吃」,也講究「吃」。
西半球是地球的頭部—神經感知系統所在,所以死亡性/物質性的知識都從歐美髮軔。
〔補充說明:所有目前科學、醫學等發展出來的,甚至宗教,全都是死亡性的知識,只在物質層面狹隘地探討,或只拘泥於文義,因為現在學院、教育的死亡,讓原本活著的知識也死亡了。〕
而中歐是地球的心臟—胸腔系統,進行東、西半球的平衡。
南半球比北半球以太很多,所以無須平衡就能平衡,反而是北半球的物質體需要刻意平衡。
赤道是地球的脊椎,是以太與物質的分野,所以赤道的文明並不熱衷於物質追求。
東半球很講究「心」,東半球流行的宗教,通常是富豪、權勢起家的宗教,所以完全不在意外在的富有,因為那種富有不求自來——東半球的宗教信仰於是在民間發展成了「外在貧窮、內在富有」的形式,但這種「內在富有」會在不經意之間成為「頭腦的『以為』與『訴說』」。
東半球大半是農業,對土地的「根植性」很強,因此反而想要儘可能不切實際地脫離,但這種「亟欲脫離/離苦得樂」反而讓人更觸及不了靈性——靈性無法與物質切分;事實上,所有的物質都從靈性而來,否定物質,就等於否定了靈性的創造。
東方在物質層面很土相、水相。
西半球很講究「身」,西半球的生活,追求著感官上的速度、舒適與享樂,不像東半球的「勤儉持家」、「堪用即可」;西半球流行的宗教,多半是貧病起家的宗教,所以追求著外在的富有/儀軌,反倒忘了走回內心——西半球的宗教信仰於是在民間發展成了「內在貧窮、外在富有」的形式。
西半球漁/獵、牧、林、礦比較發達,比較需要徙移與追尋,所以與大地定點的連結不深;西方人追逐著外在的豐盛與富饒,也炫耀著這些,所以強調身質上的享受、物質上的追求。
西方在物質層面很火相、風相,讓當中的民族急功近利到無法有自己、無法主宰自己。
〔補充說明:東方不是不功利,只是東方會功利在看不見、無法捉摸的地方。〕
東半球的土相、水相,讓人民安土重遷,即使落葉,也要歸根,注重傳統與宗脈。由於覺得外境繁華不過一現,所以追求著個體的「長生不老/不入輪迴」。宗教的作用在穩定、支持、自製,是生命的根莖;人民也用忍耐、刻苦(因為相信來世的長久),以這一世的不幸,來換取來世的小確幸。
西半球用「犧牲」、「給予」、「愛」來達成共同/群體性的富饒,所以是生命的葉、花與果。西方重視小範圍的個人與群體,但卻不如東方那樣在意歷史與流脈,所以侵略、佔領、掠奪、囤聚/并吞,無所不用其極;乍看之下彷佛富饒,但擁有的背面仍是虛空、無法滿足。
根、莖是生命與角度的收斂與堅持,葉、花、果是生命與角度的擴張與詮釋;根、莖目的性地回溯、承繼著過去,葉、花、果目的性地計劃、拓展著將來。所以當面對困境,東方人比西方人有更「絕處逢生的『韌性/勇氣』」與「明哲保身的『怯懦』」——東方走向集中性、群體性;西方走向分別性、個體性。東方人不太敢宣稱自己(及自己該有的權利)。
東方的行動是「面」、是「網」,相互支持;西方的行動是「點」、是「線」,單打獨鬥。在個人意志、行動展現上,東方遠遠不如西方。
西方向外開展,東方向內蜷縮;西方走向外在,是夏天,在奼紫嫣紅中流連忘返;東方走向內在,是冬天,在灰飛煙滅中品嘗孤絕。
如何幫助西方走向根,讓科學理智可以探尋到靈性源頭?又如何幫助東方開枝散葉、開花結果,將靈性實踐於物質?就是東西方民族分別的功課。
伊斯蘭世界/回教世界以「一直在自己里」來形成向外的擴張,所以文化上講究不斷的規約與重複/複製——伊斯蘭世界的狀態限制了自己的成長,卻也允許了、穩定著自己的成長;伊斯蘭世界調和著東方與西方,是自己,卻也因此不是自己。伊斯蘭世界是莖,也是葉,卻始終走不向花果、回不了根。
非洲則是根,也是果實:非洲清楚知道自己與土地的連結一直都在,知道自己離開土地將無以生存;也知道若無自己的存在,大地將不再是大地,大地將在文明中失去意義。
非洲有種對生命與存在的篤定與信任,所以很在「當下」。外境再怎樣摧折、險惡/厄,只要根還在,就有重新發芽的機會;只要種子還在,就有突破、新生的能力——只要自己願意。
氣候也會影響人們的集結度與團結性:愈熱帶,就愈散放(四肢性);愈寒帶,就愈緊密(頭顱性)。
地理是物質體/身體的放大、延伸與外顯,歷史是自我體的鏡映、遞嬗/流變與內省/內隱——地理、歷史都是「我」,是空間的我,也是時間的我,都是「我」選擇的參與與創造。
自我體改變著物質體,物質體限制著自我體;歷史改變著地理,地理卻也限制與改寫了歷史——而我們,能在地理與歷史的多重性中,成為我們、成為現在的我們,要多麼珍惜這種「千載難逢的『一次性』」!
〔補充說明:每一個人都當過南半球、北半球,東半球、西半球,歐洲、亞洲、非洲的人……,所以不應該以狹隘的地域性限制自己,而要以「地球人」自居。〕
珍惜你的文化、珍惜你所在的地域、珍惜你的出身、珍惜你所是的一切……因為若非這些,你無以成就今生極大值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