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淺談「同感/親融感(sympathy)」與「反感/離斥感(antipathy)」

孩子在換齒(約莫九歲半)之前,因為同感,環境就是孩子的內在,孩子吸收著環境,全然地活在環境里;孩子在換齒與性成熟期間,因為反感,會開始區分/切分 自己與環境/外在,讓自己可以錨定於自己之內。這種由「同感」到「反感」的遊離/游移,會讓孩子心神不寧,無法平衡,但絕非他們的故意。

本文由作者授權本站刊發,未經許可,嚴禁轉載

作者:陳琪瑩
撰文:2016年7月29日

人的心魂生命被拆分為「『過去』的『圖像思想』(生前的實相)」與「『未來』的『種子意志』(死後的實相)」:思想阻擋著意志發芽、成為可能,而讓意志一直處在種子的狀態,無法實現;也因為意志永遠(停留)在我們無法觸及的未來,我們才能真實進入物質性的現在——我們用「反感」隔離了所有的靈性,進入物質性的實存,而以「同感」連結我們死後存在/靈性的輻射,讓我們能與我們的靈性生命一致。

補充說明一:意志是我們之內尚未萌芽的種子,是超現實(super-real)的,是未來、心質—靈質上的實相。思想是圖像,是潛現實(sub-real)/在現實底下潛伏、潛流的,是過去曾經的形成。

補充說明二:人的思想並不存在,除非以圖像的方式出現;思想能夠發生是因為圖像發生了成串的形變,讓圖像不再是圖像、不再止於圖像——思想是圖像形變過程背後的「存在」,思想是我們生前的心像。

補充說明三:人的腦部與神經系統並不參與認知/思想活動,腦部與神經系統是認知/思想活動在物理性/物質性有機作用上的表達——腦是認知/思想活動的排泄/排遺與證明。

事實上,人就生活在「同感」、「反感」的交叉、交互作用里。

補充說明:這種「同感」、「反感」的交互、交叉作用就發生在神經被阻斷的空隙;在這樣的空隙中,我們得以和我們的身體真正連結。

「同感/親融感」,讓我們進入別人、失去自己,是一種親近,被血液與意志推動——同感藉由「呼出」走入宇宙、外在。

補充說明一:血液阻擋/阻撓生命的存在與生長,血液進犯著生命,因為血液具有「生命性」。當生命面對著生命,就會抵觸,無法共容。

補充說明二:因為血液的進逼作用,同感會讓人膚色潮紅/泛紅。

「反感/離斥感」,讓我們離開別人、回到自己/進入自己,是一種厭惡,被神經與認知強化——反感藉由「吸入」回來自己、內在。

補充說明一:神經並不阻擋生命存在,神經從來沒有拒絕過生命存在;事實上,神經提供出空洞,讓心魂、靈質可以有所居。神經保留了空間/空白,讓(外在事物的)光線與色彩能不被扭曲地進入,讓我們能與外在並行同在,而讓心魂得以在其上工作。神經讓我們得以成長與擴展,因為神經呈現著「死亡性」。

補充說明二:因為神經的退縮作用,反感會讓人臉色蒼白/慘白。

同感舒張、全向性,將我們的心魂生命轉化成親近意志的行動/想像;反感收縮、單向性,持續將我們的心魂生命壓縮成思想/記憶——想像從同感中升起,記憶從反感中升起。

補充說明一:思想因我們的反感而形成「記憶」;反感要夠強烈,「異質於我們的」才能以「圖像」的方式「『存在』於我們之內」——我們將「實相/發生」削弱成了「圖像/影像」。記憶是強化(版本)的「反感」,要去記憶,也是因為那在我們之外、太不同於我們;跟我們相同,就已是我們,根本不用動用到「記憶」去記憶。

補充說明二:「想像」必須是種子、存在於未來,「想像」想成為靈性(的),所以創造之後就得被摧毀,稍縱即逝,無法捉摸;「記憶」必須是圖像、存在於過去,「記憶」想成為物質(的),所以可以溶入我們物質性的存在,被保留成「印象」。

補充說明三:人會在思想/死亡中完全清醒,在情感中作夢,在意志中睡眠。

動物眼睛中的血液運動遠比人類多得多,所以具有更強烈與外在環境的同感,同感因此形成動物的本能。孩子因為剛從靈性界下來,也在本能式的同感里;但人如果一直維持著孩子式/本能式的同感,同感會把孩子從人變成動物。

補充說明一:人用腦(以眼睛連結著腦)來思考,動物用眼睛來思考,動物以眼睛取代了腦,所以腦部發展不如人那麼完全。動物的眼睛充斥著開展成扇形的血管,功能類似人體內的肝臟,所以看見外在的同時也看見了內在,而能進行實時而全面的思考;某些動物(如:鷹)的(集體性)心魂就住在眼睛裡。

補充說明二:孩子這種天生同感的力量,來自黃道十二宮;黃道十二宮充滿強烈的動物性力量。

而可以抵擋這種「被動物化」的力量,就來自「反感」;若非反感,人無以人性(化)——同感可以形成人之內的動物(性)本能,讓我們過度受環境牽制、擺布;反感才能讓我們學會抽離、脫離環境而能獨立、自由。

孩子在換齒(約莫九歲半)之前,因為同感,環境就是孩子的內在,孩子吸收著環境,全然地活在環境里;孩子在換齒與性成熟期間,因為反感,會開始區分/切分自己與環境/外在,讓自己可以錨定於自己之內。這種由「同感」到「反感」的遊離/游移,會讓孩子心神不寧,無法平衡,但絕非他們的故意。

補充說明:不要(光)用口頭/嘴巴教育孩子,概念/觀念對孩子完全無用;老師、父母是孩子的整個世界,老師、父母必須活出「『個人性』的道德/被自己風格化了的道德」,讓孩子在老師、父母的權威下,生出自然、正確的同感、反感。

意志是一種延伸,讓我們願意進入與對象(物、目標)的融合;認知、思想是一種切斷/阻斷,讓我們與對象(物、目標)保持冷靜與距離——意志中,我們同感;思想中,我們反感。

事實上,若非反感,我們不會形成頭顱——頭顱是我們隨身型/可攜式的宇宙;當我們創造出了自己版本的宇宙,我們就有了真實脫離宇宙的本錢,因為我們已經擁有,所以不怕失去。

人用反感來離斥、離開人的動物性,而離斥來自認知上的良知與道德。只要是道德,就脫離不了「禁慾/禁慾」,「禁慾/禁慾」是對抗動物性的練習與努力。

補充說明一:認知如果要成為「良知」,就不能太「客觀」(冷硬),也要顧慮到「主觀」,照顧到雙方的私人(性)情感/情緒/感受。判斷如果在情感/情緒/感受之外,就只能客觀,卻忽略主觀,這樣的偏向也會導致判斷無法精準、正確。

補充說明二:「藝術/美學」是道德的基礎,「藝術」的養成也在有意識地「重複(練習)」里,而且有種專心致志的優美,可以形成正確的紀律與記憶。「重複(練習)」是一種意志上的鍛煉,卻也是一種生命上的享受、喜悅,因為你在重複之中內化也突破了自己。

補充說明三:「道德」無法用「告誡」、「訓導」的方式培養,那樣的道德訓誡/勸戒只會造就出一群害怕、懦弱而神經質的人,無法真正深入行動、深入生命、深入存在——但可惜的是,這正是很多教育與宗教在對人做的事。「道德」要從「藝術(性)」中(升)起來,從對生命的感激、喜悅與享受中(升)起來。

如果對某種特定環境有很深的同感,人就會對任何能想起那種情境的事物有特別的癖愛——氣質雖在以太體上,但卻被星芒體染色/著色;以太體雖未依賴星芒體,卻讓自己展現在星芒體那裡,讓以太體假裝著星芒體、成為著星芒體。

人,不能過度同感於過去、逝去的自己;這樣的人,只有昨天,沒有明天——人,必須同感於未來、反感於過去,才能活出越來越進化的自己(但人也不能過度同感於未來,而忽略了當下)。

補充說明:有些靈魂被社會、環境制約的形象給俘虜了,這樣的人就不(算)是真的人!人要活出自己內在最神聖的心像,不是活出外在給出的框架。

從「幼年期的『情感意志(情感性的同感)』」發展到「老年期的『情感思想(情感性的反感)』」,就是人心魂上獨立的學習、過程與一生——人從不完整中練習完整自己,練習出真實的自己:人為了自己,以反感征服了外在的真實,而以同感形成了自己個人性的真實/實相。

補充說明一:孩子的身體能接收到生命智慧的所有,也在身質上肯定著自己,所以孩子無法明確區分身、心、靈;老人的身體完全失去了接收這種智慧的能力,在身質上否定了自己,所以老人完全區分了身、心、靈——孩子物質,卻非常宇宙靈性;中年人心質;老年人靈質,完全失去宇宙靈性,老年人必須發展出自己「個人性」的靈性,而非倚賴外來的靈性。

補充說明二:孩子在情感上會先與意志脫離來形成與連結自己新形成的思想/認知,教育就是讓孩子內在的情感能正確脫離過去的意志以準備正確的未來。

補充說明三:真實並不存在於外在、現象之中,而是透過我們一次次征服自己、克服自己而獲得了我們自己的真實,真實才願意向我們揭露自己。確切的真實會在我們通過死亡的門坎之後,沒有保留地讓我們知道。

同感、反感能彼此規律地消長、作用,人才得以整體,才是正確的情感、正確的呼吸。

曾經看過一場感動著我的優律司美表演,僅以這首多年前我寫的心得詩,為同感與反感批註:

【內與外】 2012年4月 by 陳琪瑩

我看見世界,我回到自己。
我感受著外在,我覺知到內在。
我走向世界的繽紛,我回到自己的沉靜。

我在變化中看到世界,也看到自己;
我在收斂中看到自己,也看到世界。
我展放:展放自己進入世界,以春夏的盛放;
我沉潛:沉潛世界進入自己,以秋冬的回歸。
我進入世界之中的自己,也進入自己之中的世界。

我在周緣,也在中心。
我是宇宙,宇宙是我。


【投稿須知】想要投稿?想要發布招生、招聘、培訓及工作坊信息請進

You Might Also Like

發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