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相當靈性的存在——過去曾是、現在也是、未來更是——只是現在的人選擇了遺忘,也傾向於遺忘。人之所以有群性傾向,是因為要克服自己內在對自己的蒙 蔽,重新發展出「人性的『愛』與『了解』」。而社群生活,就是「人性之『愛』與『了解』」之所恃,社群生活讓「人性之『愛』與『了解』」成為可能。
編者注:本文是系列文章的第二篇,建議從第一篇開始閱讀(地址)。
本文由作者授權本站刊發,未經許可,嚴禁轉載作者:陳琪瑩
撰文:2016年7月16日
人必須帶著原生性的反感,才得以進入世界、形成自己。
人因反感而將自己與宇宙推離,才能讓自己獨立而自由。這種反感,會以「恨/敵意(hatred)」的方式存在於血液循環里,以「冷漠/無情(coldness)」的方式存在於骨骼里。
過去,人曾經擁有的內在靈性導向/傾向,被歷史形塑成為了現今社會的傳統、制度、禮教/教條,因為靈性,所以讓人依賴與模糊;在傳統與教條里,我們能愛,卻無法自發、自主。
唯有基於「對『人性』的了解」,而衍生出對人類的「博愛」與「相互了解」,才是真正的「人性之『愛』」——這是在社群範圍下運作的靈性驅動力。
為了要讓人學習從「為/因(處在)『愛』(中)(被感染)而(不得不)愛」走向「因(知道/了解)『恨』而(能)(選擇)愛」,地球才存在。
靈性並非抽象(概念),靈性一直都在。「靈性」是一種活生生的存在現象。「靈性」活在所有物質性的表現里。
人是相當靈性的存在——過去曾是、現在也是、未來更是——只是現在的人選擇了遺忘,也傾向於遺忘。人之所以有群性傾向,是因為要克服自己內在對自己的蒙蔽,重新發展出「人性的『愛』與『了解』」。而社群生活,就是「人性之『愛』與『了解』」之所恃,社群生活讓「人性之『愛』與『了解』」成為可能。
血液容易沸騰,可以愛也可以恨;但血液中的靈性力量一直想要突破、飛升,不讓自己束縛於物質界。如果要讓血液「流/留」在血管里,「氧」就必須以「恨」的 方式殺死血液中過度澎湃的靈性力量,讓人願意待在地球上、讓心魂願意待在身體里。因此,沒有「恨/敵意」,血液將無法再是血液——「恨」根植於人的心魂: 血液中的「恨」,讓人無法再去了解別的人,血液讓人在「彼此了解」中迷途。
[補充說明:「自我(體)」必須透過血液來表達,血液的物質性本質就是「自我(體)的表達」。血液的溫度是古土星期殘留下的余火;血液中的火/溫度,呈現 了「『太陽性的存在』已然進入了『地球性的個體』」,雖然混同了路西法的黑暗與溫暖——當自我(體)的力量愈強,自我(體)能夠克服自身的力量也愈強。]
骨骼能架構出形式(form),以一種「將『礦物性物質/元素』升華成為『火以太/溫暖以太』」的方式,讓更高的靈性層界得以在火以太中介入、干涉;這樣的干涉形成了骨質/骨頭,所以骨骼源起於靈性。
[補充說明:現代科學不承認靈性,是因為現代科學缺乏靈性的眼睛——沒有看到的能力,自然看不到——靈性是所有事物與現象的底蘊;所有事件都事出有因,沒 有「或然」與「例外」。所以,凡事皆有意義。所有物質界的定律與以太界的自然律,都是靈性世界的書寫;但只要被書寫,格局就受到了限制。]
骨骼是一種堅硬、抵擋,一種自我的宣說;當人太溫暖、熱情、太同體於外在,就無法形成自己。「冷漠」能幫忙形成自己的界線,幫忙人進入「對『自己』的專 注」。骨骼之所以只能成為骨骼,是因為骨骼厭惡著碳酸鈣(calcium carbonate)與磷酸鈣(calcium phosphate)的礦物性狀態,而強烈地將自身抽離、急遽收縮,讓自己成為與之不同、另外的存在狀態。
人所有的有機作用中都有(短暫/暫時性)固態、堅實、立體的特質,而這樣的特質需要「『道德』上的『冷(漠)』」。靈性力量若須鎔焊出完整的有機(個) 體,道德上就一定得冷漠/冷酷;太有道德,無法形成個體,個體(存在)需要「擁有」與「佔據」。社交上,人只愛物以類聚,排斥異己;這就是道德上的冷漠感 在作用著。
人內在會與生俱來地「恨」,是因為我們內在必須有血液循環;血液要在體內維持循環的限制,就無法免除「恨」。
人之所以能有物質性的結構/身體,是因為本質中就有著「恨」與「冷漠」的存在--不排斥無以獨立,不專註無以成形--人若要去「『人性』地『愛』」、 「『道德性』地『溫暖』」,首先必須克服自己內在原生性的本質:「恨」與「冷漠」;也就是說,當人只承認軀體物質性的本質,也只願如此看到——這其實是智 性主義/理智主義(intellectualism)與物質主義(materialism)的危機——「人性的愛」與「道德性的溫暖」就會消褪、泯滅,丟 失而無從復得。
[補充說明一:如果不是人本質上在無意識層面被「恨」與「冷漠」所驅動,人無法離棄他的軀體而死亡、進行下一次投生。「恨」與「冷漠」是人固有的自然力。 「恨」與「冷漠」這樣的自然力在人具有生命力時,會完全覆沒在以太體與物質體之中;但當自我體與星芒體在死亡之際撤退,就會把這種/這些接觸到心魂的、對 他人的「恨」與「冷漠」帶向靈性界。透過死亡作用,人類因此帶著很多的「恨」與「冷漠」回歸,而大幅污染著靈性界;然而,這些卻屬於物質界的殘留,應該留 在以太與物質層面運作,以(以太/物質)屍體的方式化散,不應帶回靈性界。當人在死亡時帶著太多的「恨」與「冷漠」,下一次的轉世,就無法進步。人的很多 轉世,彷佛都重複著相同的模式,停滯而不見進展,就是這個道理。〕
[補充說明二:當人正確死亡時,最低階三層的天使,會幫我們馱負我們攜帶進入靈性界的冷漠;中間三層的天使,會卸除我們的恨意,讓人得以順利回歸到靈性 界;最高階三層的天使,會內在性地完全摧毀、殲滅我們,我們才能進入重生/新生。所以,人類的功課,就是天使的功課與負累。]
當我們以無私的愛克服自私的恨,以心魂性的暖熱克服了物質性的冰冷,我們就學到了「愛」的功課。
〔補充說明:自私的愛也是恨。〕
人之初,「性/質」本「惡/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