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性成熟時, 孩子建構自己的範圍才擴及周身,開始有超越自己身體/皮膚邊界的能力,開始有餘力進入外在世界,也才開始有能力真正去「愛」。
本文由作者授權本站刊發,未經許可,嚴禁轉載作者:陳琪瑩
撰文:2016年5月29日
「性」自然而神聖,不須避諱;事實上,「性」也無諱可避。
「性」吸引力存在,卻不必一定要發生「性」,這是人在「性」上(可以)的自由。
但「性」卻又成為了現代人生活中彷佛唯一的自由,「性」因此被生活與社會變調。不管如何,「性」絕對不應該被窄化成生活壓力或情緒的出口;那樣的「性」,也不是健康的「性」、正常的「性」。
不該為任何理由「亂『性』」,除非你確定那個對象真的是你「『愛』的唯一」,這樣的「性」才帶著對自己也對對方的珍重。
「性」是許多主要宗教的大敵,因為「性」與「宗教」同樣都會教人沉溺;不同的是,「宗教」的主導權在別人(教宗、牧師、師父或僧侶等),「性」的主導權卻可以在自己。因此,「性」對人的吸引遠勝於「宗教」,「性」允諾了現代人枯燥生活中可憐的自由。
「性」雖會讓人沉迷,但卻不必因此避之猶如洪水猛獸。
人之所以會「性」、要「性」,也是要讓自己的內在與外在、男性(原則/力量)與女性(原則/力量)能夠(有機會)整合在一起。有些人瘋狂追求脈輪上的「拙 火/亢達里尼(Kundalini)」經驗,他們追求的不是真正神聖的宗教性,而是性慾上極端高潮的感覺,這樣的「拙火/亢達里尼」還停留在感官的層次; 有「欲」,就仍「動物性」。
縱於「欲」,並不是一種完整;「欲」之後,能升起「神聖的『愛』」,才是「性」之後對「欲」的升華。
「性」因為神聖,所以必須慎重,「你」和「你的『他/她』」會在「性」里經驗一種更深的合一:你放開自己也放掉自己,溶入/融入對方,成為更大的存在。
「性」為的是打破(原有、固有的)自己,而不是放任自己陷溺、沉淪。如果你的「性」中,只有自己,沒有對方,請你離開「性」,因為你還沒有成熟到可以去「性」的程度。
以純摯的愛進入「性」、享受「性」、感謝「性」、神聖「性」——謝謝宇宙成全一個那麼好的人來教導你、完整你,在男女變化的二元極性里。
※附註:關於孩子「性」的教育~
人的發展、入世是漸進的:換齒之後,孩子才擺脫靈性的作用力(之前孩子的身體多半被靈性力量所直接干涉與建構),開始有了自己內在的建構力量。之後,透過呼吸與血液循環,孩子在肌腱上更深地入世,開始用自己的力量長出肌肉並結合、附著於骨骼。孩子由里而外地「緣成肉身」、由中心而周緣地入世。在性成熟時, 孩子建構自己的範圍才擴及周身,開始有超越自己身體/皮膚邊界的能力,開始有餘力進入外在世界,也才開始有能力真正去「愛」。
性成熟的孩子,才有真正站在世界上的能力;而「性慾」也形成在孩子突破自己,與外在世界開始接觸之時。「性慾」是孩子突圍出自己、進入世界產生的「攻擊性」能量。孩子因性成熟而與世界形成嶄新的關係。
〔補充說明:「性慾」在出生之際即與人的本質交纏,只是在沉睡而無邪的狀態;直到青少年期被喚醒,才展露出善惡。在孩子與世界建立真實關係的同時,可以帶領孩子觀察物質世界的律則(如:因果律)來引導、啟發孩子對世界的興趣。〕
青少年性成熟之後,愛的能力開始蘇醒,也因此容易將「愛」與「性吸引力」混淆在一起。青少年期很大的教育份量/比重要放在「性」的工作上。如果孩子的關注始終在自己里,始終自私利己,不曾看向外在世界,將來長成後就比較容易縱慾或成為「『性』的俘虜」,無法擺脫「性」(行為或幻想)的糾纏。然而不幸的是, 現在我們尚智的教育方式,正讓孩子因爭勝而自私,我們培養著一個隱性的「性變態」社會而不自知。
在教育上運用「博愛」(對自然、世界、宇宙的真實關切)來克服「自私」(「只愛自己」或「只局限在『兩性之間』的愛」),就能讓人從對「性」的無度需索中解脫出來。如果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懂得博愛,「性慾」將在日後蛻變為「對『權力』的掌控與慾望」或「好色/情色/性慾高亢」——這些都是目前我們社會上的「平常」現象,也是我們社會混亂的根源;這是教育上「不懂『教育』」的結果。
不該讓孩子為「性」而「性」,忘記了「性」是跟「自己的摯愛」神聖的連結與分享,不是對每一個可能的異性。
「性」非常神聖,所以不能泛濫:「泛濫」是動物性的「性」,是被低等的星芒體驅策出來的「性」;「忠實」、「單一」是人性的「性」,是被自我體升華之後的「性」。
「性」從來不應該被譴責,因為「性」提供了靈性/靈魂得以進入物質實相的機會。如果宗教譴責「性」、詛咒「性」,那麼那些倡議、教導的大師也該是被譴責、 被詛咒的對象,因為他們也是由父母「性」出來的,他們是「性」的產品;但人從來都是被宇宙所祝福的,(人類的)「性」也是。
如果任何的出生都是偉大的、神聖的,「性」就是偉大的、神聖的!現在的人類之所以能承傳、演化,其實是靠著「性」。「性」透過父母的喜悅與痛苦(父代某部分的死亡),賦予孩子新生(子代某部分的繼承與重生)——「性」光明而正大,所以不能用慾望與行為褻瀆。
讓孩子懂「性」、知道「性」、愛惜「性」,知道要在「性」中愛惜自己,也愛惜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