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讓我想到,現在的校園裡,其實不太有機會教導孩子們「如何生氣」,多數時候,老師會立刻制止,又或者是用溫和的方式諄諄善誘,但多數時候,孩子當下需要的是「表達」而非「壓抑」,除非場面即將失控,否則我通常會鼓勵孩子繼續表達內心的情感跟想法。
作者:張義平(心理諮詢師,博客) 時間:2014年11月8日
受到原生家庭的影響,我從小是個很怕別人生氣的孩子,當然,也對於自身的憤怒難以接受,以前常覺得自己該壓抑、隱藏、消除自己的怒氣,這麼做,可以維持住關係中表面的和諧,也免去爭吵時的心驚膽跳,然而在書寫碩士論文時,我慢慢察覺到,原來憤怒是很寶貴的力量,憤怒得以讓我們守護自己,拒絕他人不合理的對待,此外,埋藏在憤怒底下的,或許是深層的哀傷,甚至是對對方的在乎,憤怒,其實沒有原本想像中得可怕。
隨著與憤怒的關係越來越好,無論在接案、工作坊或團體中,我也遭遇到越來越多學員或當事人表達憤怒的經驗,這些表達少部分是針對我,多半則是針對其他學員或生活中的重要他人,換成是過去的我,大概會趕快安撫學員們的情緒,讓現場氣氛冷卻下來,現在的我卻剛好相反,選擇穩穩承接住他們的怒氣,然後把話說清楚。
這讓我想到,現在的校園裡,其實不太有機會教導孩子們「如何生氣」,多數時候,老師會立刻制止,又或者是用溫和的方式諄諄善誘,但多數時候,孩子當下需要的是「表達」而非「壓抑」,除非場面即將失控,否則我通常會鼓勵孩子繼續表達內心的情感跟想法,因為我知道,理智功能雖然強大,多數時候可以自我剋制,但情感往往才是卡住一個人的關鍵,情感不流動,在理性的束縛下,或許我們可以擁有很好的社交技巧,卻不見得真的「健康」。
還記得在某次團體中,某位成員(還是個青少年)拍桌對另外一個成員大罵,雖然對拍桌成員的反應感到驚訝,但也明白他會這麼做,必然有其原因,於是我和緩地說:「我感覺得到你很生氣,但我更好奇的是,你想說的是什麼?」這個成員滔滔不絕地數落對方的不是,而對方也很生氣的反擊回去,過程中,還冒出幾句髒話,我沒有特別處理髒話的部分,而是替他們整理此時此刻的思緒:
「你這麼生氣,是因為你覺得不被對方尊重」
「你覺得是對方先挑起的,為了氣對方,所以你這麼說」
透過同理雙方的感受,孩子們的怒氣稍微下降了一點,但團體的氣氛還是有點凝重,於是我繼續說:「所以你們真正想對彼此說的是什麼?」
過程中,雙方免不了要爭著講話,我總是會舉手示意說:「你們都會有機會表達,所以當對方在說話的時候,不必急著插嘴,好好聽完再響應」在雙方持續對話的同時,我也會適時邀請其他成員發言,透過整個過程,我讓他們慢慢學著去理解與自身不同的觀點,也讓他們經驗到,有時候即使很生氣,還是可以選擇好好說話,而且即使過程中有衝突,還是可以維繫住關係。
或許是受到華人禮教傳統的影響,我們有時會自動地認為「憤怒」是不好的,於是我們常會在有意無意之間,教導孩子們「以和為貴」、「退一步海闊天空」,然而憤怒不僅是人類身上自然流露的情感之一,就像是喜悅、哀傷、興奮一樣,憤怒更替我們帶來強大的守護力量,一個完全不會發脾氣的人,很可能也無法真實地表達自己,(注1)真實表達自己,就會有與他人衝突的可能性,而衝突有時會引發雙方的怒氣,因此我慢慢地發現,孩子們需要學習如何建設性地表達怒氣,同時不被憤怒控制。
在團體與班級中,會是一個最佳的學習環境,因為在與不同個性的同學相處時,最容易引爆彼此的「地雷」,然而只要老師引導得宜,往往能帶給孩子截然不同的經驗,他們會透過我們的示範,自然地學到人生中很寶貴的一課:在某些時候憤怒是必須的,但我們不必因此受到憤怒的支配,我們可以強而有力的表達自己,同時又能尊重對方,也不完全失去理智。
透過這幾年在校園中輔導、帶團體的經驗,我發現孩子們雖然表面上看起來常會罵髒話、人身攻擊甚至動手打人,理智上卻仍受到師長們的教育信念所束縛,認為憤怒是不好的,然而他們往往不知道該如何表達自己真實的情感,只能選擇壓抑或爆發,然而在怒氣爆發之後,卻又會陷入深深的自責,告訴自己下次不要這樣了,然而更深的壓抑,往往帶來更強烈的爆發,形成惡性循環,因此我們或許真的很需要在他們口出不遜甚至惡意挑釁時,(無論是對我們或其他同學、師長)穩穩的承接住他們爆發出來的怒火,然後輕輕地說:「我知道你很生氣,那麼,你真正想說的是什麼?」
在接觸咨商輔導十幾年後,我深切體會到,言教往往比身教容易,但身體力行咨商輔導的理念才是最難的,(親職與學校教育也是)透過接納自身的憤怒,我長出了允許孩子們憤怒的能力,我也相信,當我們這些大人逐漸長出溫柔承接自己的能力時,也就更有寬廣的內在空間,去涵容孩子們不成熟的行為,不是透過教導,而是親身的示範與陪伴,讓他們逐漸在衝撞中安心長大。
注1:
學習心理學或做身心靈修練的人,有時候會以為要把情緒「修掉」,將內在平靜與沒有情緒划上等號,不過我比較傾向認為「修養」指的是能好好與情緒共存,不被其左右,而不是沒有情緒,否則我們沒了生氣、悲傷,或許也少了喜悅跟快樂,反倒不太像是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