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愤怒没关系,你真正想说的是什么?

这让我想到,现在的校园里,其实不太有机会教导孩子们“如何生气”,多数时候,老师会立刻制止,又或者是用温和的方式谆谆善诱,但多数时候,孩子当下需要的是“表达”而非“压抑”,除非场面即将失控,否则我通常会鼓励孩子继续表达内心的情感跟想法。

作者:张义平(心理咨询师,博客时间:2014年11月8日

受到原生家庭的影响,我从小是个很怕别人生气的孩子,当然,也对于自身的愤怒难以接受,以前常觉得自己该压抑、隐藏、消除自己的怒气,这么做,可以维持住关系中表面的和谐,也免去争吵时的心惊胆跳,然而在书写硕士论文时,我慢慢察觉到,原来愤怒是很宝贵的力量,愤怒得以让我们守护自己,拒绝他人不合理的对待,此外,埋藏在愤怒底下的,或许是深层的哀伤,甚至是对对方的在乎,愤怒,其实没有原本想象中得可怕。

随着与愤怒的关系越来越好,无论在接案、工作坊或团体中,我也遭遇到越来越多学员或当事人表达愤怒的经验,这些表达少部分是针对我,多半则是针对其他学员或生活中的重要他人,换成是过去的我,大概会赶快安抚学员们的情绪,让现场气氛冷却下来,现在的我却刚好相反,选择稳稳承接住他们的怒气,然后把话说清楚。

这让我想到,现在的校园里,其实不太有机会教导孩子们“如何生气”,多数时候,老师会立刻制止,又或者是用温和的方式谆谆善诱,但多数时候,孩子当下需要的是“表达”而非“压抑”,除非场面即将失控,否则我通常会鼓励孩子继续表达内心的情感跟想法,因为我知道,理智功能虽然强大,多数时候可以自我克制,但情感往往才是卡住一个人的关键,情感不流动,在理性的束缚下,或许我们可以拥有很好的社交技巧,却不见得真的“健康”。

还记得在某次团体中,某位成员(还是个青少年)拍桌对另外一个成员大骂,虽然对拍桌成员的反应感到惊讶,但也明白他会这么做,必然有其原因,于是我和缓地说:“我感觉得到你很生气,但我更好奇的是,你想说的是什么?”这个成员滔滔不绝地数落对方的不是,而对方也很生气的反击回去,过程中,还冒出几句脏话,我没有特别处理脏话的部分,而是替他们整理此时此刻的思绪:

“你这么生气,是因为你觉得不被对方尊重”

“你觉得是对方先挑起的,为了气对方,所以你这么说”

透过同理双方的感受,孩子们的怒气稍微下降了一点,但团体的气氛还是有点凝重,于是我继续说:“所以你们真正想对彼此说的是什么?”

过程中,双方免不了要争着讲话,我总是会举手示意说:“你们都会有机会表达,所以当对方在说话的时候,不必急着插嘴,好好听完再响应”在双方持续对话的同时,我也会适时邀请其他成员发言,透过整个过程,我让他们慢慢学着去理解与自身不同的观点,也让他们经验到,有时候即使很生气,还是可以选择好好说话,而且即使过程中有冲突,还是可以维系住关系。

或许是受到华人礼教传统的影响,我们有时会自动地认为“愤怒”是不好的,于是我们常会在有意无意之间,教导孩子们“以和为贵”、“退一步海阔天空”,然而愤怒不仅是人类身上自然流露的情感之一,就像是喜悦、哀伤、兴奋一样,愤怒更替我们带来强大的守护力量,一个完全不会发脾气的人,很可能也无法真实地表达自己,(注1)真实表达自己,就会有与他人冲突的可能性,而冲突有时会引发双方的怒气,因此我慢慢地发现,孩子们需要学习如何建设性地表达怒气,同时不被愤怒控制。

在团体与班级中,会是一个最佳的学习环境,因为在与不同个性的同学相处时,最容易引爆彼此的“地雷”,然而只要老师引导得宜,往往能带给孩子截然不同的经验,他们会透过我们的示范,自然地学到人生中很宝贵的一课:在某些时候愤怒是必须的,但我们不必因此受到愤怒的支配,我们可以强而有力的表达自己,同时又能尊重对方,也不完全失去理智。

透过这几年在校园中辅导、带团体的经验,我发现孩子们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常会骂脏话、人身攻击甚至动手打人,理智上却仍受到师长们的教育信念所束缚,认为愤怒是不好的,然而他们往往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自己真实的情感,只能选择压抑或爆发,然而在怒气爆发之后,却又会陷入深深的自责,告诉自己下次不要这样了,然而更深的压抑,往往带来更强烈的爆发,形成恶性循环,因此我们或许真的很需要在他们口出不逊甚至恶意挑衅时,(无论是对我们或其他同学、师长)稳稳的承接住他们爆发出来的怒火,然后轻轻地说:“我知道你很生气,那么,你真正想说的是什么?”

在接触咨商辅导十几年后,我深切体会到,言教往往比身教容易,但身体力行咨商辅导的理念才是最难的,(亲职与学校教育也是)透过接纳自身的愤怒,我长出了允许孩子们愤怒的能力,我也相信,当我们这些大人逐渐长出温柔承接自己的能力时,也就更有宽广的内在空间,去涵容孩子们不成熟的行为,不是透过教导,而是亲身的示范与陪伴,让他们逐渐在冲撞中安心长大。

注1:

学习心理学或做身心灵修练的人,有时候会以为要把情绪“修掉”,将内在平静与没有情绪划上等号,不过我比较倾向认为“修养”指的是能好好与情绪共存,不被其左右,而不是没有情绪,否则我们没了生气、悲伤,或许也少了喜悦跟快乐,反倒不太像是个“人”。


【投稿须知】想要投稿?想要发布招生、招聘、培训及工作坊信息请进

You Might Also Lik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