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台灣「擇校世代」來臨:實驗教育法三讀通過,華德福,另類學習將進入公校體制

編者注:教育改革,亦然是大陸的社會關注熱點,台灣的此舉改革,可供觀察。

新聞源:親子天下(網址作者:張益勤

昨天(11月4日)(編者註:台灣)立法院三讀通過「實驗教育三法」中的《學校型態實驗教育實施條例》(以下簡稱:學校型態)、《高級中等以下教育階段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實施條例》(以下簡稱:非學校型態)兩個新法案。公立學校將有更多彈性和空間導入實驗教育,也讓在家自學有正式法源。學校經營將走向多元化,特色化的趨向。對於家長來說,實驗教育法的通過,也預示著「擇校世代」的來臨。

學校型態的法案的通過,代表未來公立中小學可改制或是新設立實驗教育學校,招收六至十八歲的學生,但學生總人數不得超過四百八十人,每學年學生不得超過四十人,專任教師對學生人數比則不能低於一比十。該法案同時也限制,同一教育階段的各縣市公立實驗學校數量不能超過五%,情形特殊報教育部核准,最多不能超過十%。

而在非學校型態的法案中,也提供高中以下學生家長更多在家自學的法源依據,團體自學每班以三人以上、三十人以下為限;機構自學則每班學生不超過二十五人。家長可以提出實驗教育計劃,「自己的孩子自己教」,課程內容不受課綱限制,每年提供成果報告,並接受教育主管機關不定期訪視,只要實施自學一年半以上,就可以獲得實驗教育證明。

高中自學期間,政府也將退還「免學費」政策的補助,每學期撥允五千元到三萬三千元不等的學費。此外,學生只要參與實驗教育滿三年,或是與體制內高中職就讀時間合計滿三年,即能參加同等學力鑒定,報考大學。

可預見的是,二法案提供教育更多的想像空間,也帶來四個影響,值得關心與注意。

影響一:學校經營特色化,有特色的學校才能吸引人就讀

少子化的衝擊,讓公立中小學普遍面臨招生困境。台北市在103學年度國小減班242班,高雄市也減少176班;但有特色的學校,如宜蘭的慈心華德福中小學,不但沒有招生不足,還面臨年年增班但校地不足的困擾。另一方面,十二年國教招生制度的變動,也讓諸多十二年一貫的私立學校水漲船高,雙語教學/師資彈性等特色,更讓私立學校成為中產家庭的優先選擇。更讓公立學校面臨弱勢化的窘境。

實驗教育法案通過之後,公立學校獲得辦理實驗教育的法源支持,得以發展特色與彈性教學的生機。換言之,學校可以不再和傳統名校搶學生,反而可以走一條不一樣的路,靈活運用實驗教育的理念與做法,替學校找出路。

實驗教育的開放,提供家長更多比較與選擇的機會,也勢必對傳統公校形成壓力。為了招生,學校的樣貌也將不再像現在「一樣米飼百樣人」,而要強調特色的學校,才能吸引學生就讀。

影響二:多元師資培育不足,教師教學面臨挑戰

台灣實驗教育機構聯盟秘書長魏坤賓強調,法源通過後,部分家長對短期內出現更多華德福或另類學校的期待,恐怕會落空。主要是因為實驗教育所需要的多元師資,求過於供,來不及培育。不過實驗教育或許也是年輕有熱情的流浪教師的另一條出路。

開放實驗教育進入公立學校體制,也將影響教學現場長久以來「重學科、輕能力」的環境。

實驗教育強調孩子的自主性,也給予孩子不同發展階段所需要的養分。和十二年國教的理想一樣,多元學習成為趨勢,考試成績不再是人生勝利組的保證,再再都強迫體制內的教師解構教學內容,重新思考,甚麼才是孩子一輩子帶著走的能力,讓傳統的教學方法和內容都面臨挑戰。

影響三:大學選才的眼光改變,特殊選才管道開放

自學教父陳怡光在實驗教育法二讀階段,即應自學家長要求舉辦講座,說明未來的改變。講座上,清華大學教務長也蒞臨會場,推銷清華大學與其它十一所學校的「特殊選才」管道。

這項特殊選才管道,不再像過去強調「通才」,反而要「偏才」,就連台大也以火星人計劃,號召數學偏才。

這對實驗教育無疑是一項利多。實驗教育強調孩子學習自主性以及發展孩子的專業科目,再加上自學生可以自己調配學習時間,正好符合特殊選才的養成條件。

因此,隨著實驗教育獲得正式法源,大學的選才制度的改變,也將讓家長與學生重新思考學習的方向與可能性。

影響四:實驗教育需要更合理的監督

長期推動實驗教育立法的陳怡光表示,實驗教育二法的通過雖然值得欣喜,但是監督機制卻仍以公立學校的「訪視」與「成果報告」為主,恐流於形式,也有立委擔心宗教勢力的介入。

實驗教育提供家長不同的教育想像與選擇,甚至可以脫離課綱,讓孩子多元學習,然而,更值得思考的是,要如何在體制內外都保有孩子的受教權與公平性,避免實驗教育法案受到有心人士的利用,走向盈利性質的私人投資。

法令的鬆綁,未來可能有更多公部門把辦學空間釋放給民間,真正普及教育選擇權。然而如何將另類教育的成功經驗導入公立學校,並且有效管理實驗教育學校,都值得持續的關心與觀察。


【投稿須知】想要投稿?想要發布招生、招聘、培訓及工作坊信息請進

You Might Also Like

發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