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

9歲,自我意識覺醒

所以,父母怎麼跟孩子一起度過9歲這個人生重要轉折時刻?

  1. 多了解她正在經歷的階段和心情,對身為父母的你和孩子都有很大的幫助。父母或老師站在孩子的立場,了解她的實際需要,這樣可讓孩子的身心保持平衡。還有,要有耐心,一切都都會過去的!過了9歲危機時刻,青春期又尚未到來,她在10歲這個夾縫時期會處於很合諧的狀態,直到下一次自我意識更強時刻來臨。
  2. 讓她保有自己的內心情感世界,不要去「糾正」它。尊重她的隱私。當她突然對妹妹很不耐煩,在抱怨發牢騷時,就讓她發泄吧!當妳發現妳們之間有距離時,也試著去接受忍受,妳和她的關係正在改變,但當這些變化趨於穩定時,關係會改善的。妳只要隨時在她身邊,了解她、讓她知道她是被愛著的,就好。
  3. 跟她分享一些非關日常生活瑣事的想法。但不要提供「答案」或下定義,因為這樣在她以後面臨到或被問及關於像上帝或死亡之類的問題時,會箝制住她的想法。留空間給她,讓她以後自己去找答案。
  4. 對她有信心,相信她在度過這個階段時有能力自我療愈。讓她盡情接觸她有興趣的藝術活動(像寫詩、寫日記、畫畫、音樂)。
  5. 培養她對周遭世界和生活的興趣。多實地從事如農場體驗、種植園藝等這些現實生活。在她還未進入其實比較適合青少年的科技世界前,讓她盡情多接觸植物和動物,或享受從事一些單純又簡單的創造性活動。華爾道夫課程透過蓋房屋、農作、及研究植物和動物世界等,這些與「人」息息相關的習作,而不是計算機等抽象科技,將世界介紹給孩子。
  6. 她對大人的權威有新看法,不再像年幼孩子那樣盲目接受權威。妳應該鼓勵並認同孩子跟老師或他身邊的大人建立新的相處模式。Steiner說「最要緊的是,在這個時刻孩子有個人(不管是一個人或幾個可能不頂重要的人都好)可以帶領她」。妳和先生可以是這個人,當出現管教問題時,一起坐下跟孩子討論。(單親家長可能需要與老師或另一位成人一起較好)

想想看,7歲孩子和12歲孩子有多大的差異! 就可以更了解9歲孩子正在經歷的變化。7歲的孩子很浮躁,始終在活動,她用手和腳摸索(時時在接觸、在操做、在行走等),頭部在外觀比例上看起來還是偏大,思想仍似夢如幻,也才剛剛開始長恆齒,她的情緒很容易受到外在影響,很容易這一秒笑下一秒就哭。12歲,則有很清楚的思維,手長腳長有時甚至好像不知該往那兒擺,她有豐富的(有時甚至過度強烈的)內心情感世界,越大的孩子會有更多的情感經驗,身體也隨著孩子進入青春期性器官開始成熟。

而九歲,就處在幼兒和青少年的世界中間,她的身心都在變化。因為她的內心世界不斷擴張,產生強烈自我意識,而帶來巨大轉變。了解這個變化,我們才能好好陪她的成長。

她開始覺醒到自己之於這個世界的意義,這個自我意識為她的生命帶來了新境界:她了解現實世界的日常生活,但卻又同時渴望和超現實的東西維持親密關係。作為父母和老師,我們的工作就是當孩子心中的關愛大人,跟她分享真實世界的點點滴滴,及我們自己的內心想法。


【投稿須知】想要投稿?想要發布招生、招聘、培訓及工作坊信息請進

You Might Also Like

發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