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优律司美及活力农耕工作坊体验(一):人智学基础

问题,问题,问题。每天的工作坊老师都会强调好几遍,希望帮助我们重新建立对问题和困惑的关系。我们过去的教育总是引导甚至逼迫我们去找到一个“具体的答案”……但生活是一个开放的谜题,不是吗?一个健康的孩子可以理解和接纳生活给自己的谜团,并且能够持续地在成长中不断丰富自己的认识,接近真理。学习人智学,也需要热爱“暂时没有答案”的问题。

本文由作者授权本站刊发,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作者:伍丹(博客撰文:2014年6月11日

回到成都的半个月,分别在都江堰花溪农场和成都华德福学校前前后后参加了8天的工作坊,每天跟着Cynthia老师学习优律司美超过了1小时,前几天甚至有2~3小时之多,而Harald老师活力农耕的课程则是第一次能如此高质量高密度学习,弥补了上学期园艺课时没好好上的遗憾。因为大多时候在担当翻译,没有机会详细记录,但整个过程却是非常滋养的,感觉自己一边翻译,一边吸收。也许是因为老师所讲的内容太美了,我也翻译得很陶醉,而且因为翻译时所处的精神状态很不一样,尽管每天说了很多话,喉咙却一点都不难受,好像那些话都是不费力气说出来似的。

这里分享一些我的收获。但越写越多,只能把每个主题分开了,这篇博文主要分享有关人智学基础的内容。

人智学基础

无论是优律司美还是活力农耕,亦或是华德福教育,没有人智学的基础几乎无法无法理解它们的内涵。在两个工作坊中,两位老师都花了大量的时间帮助我们理解这几大“果实”的精神“根系”。很多朋友自己阅读人智学的书籍可能会感觉到“难以下咽”,我在学习中也体会到哪怕是在智识上有所理解,也不代表在感情和意志方面真正吸收了精髓,能内化这些灵性滋养并通过生活流向他人和世界。如何把人智学的基础讲清楚,又同时能被我们真正吸收内化,是我很好奇也很困惑的地方。Cynthia老师学习人智学三十多年,并在优律司美上有很深的造诣,让她能够用一种很不同的方式讲授人智学。优律司美的一个特点是要让自己完全处在当下,尽可能地去全身心觉知自己的每一个律动,可以说是一种动态禅。长期接受优律司美熏陶的老师不仅体态非常灵活优美,更为重要的是,她可以用她的身体,眼神传达出语言之外的信息。逻辑的语言同学们不一定瞬间能反应得过来,再加上又隔了一层语言关,更是困难,但老师用她的身体律动,用她的生命体在传递信息,同学们也能用自己的生命体感受到这部分信息(或者说,师生有一种“气”的沟通)。很多时候我看到同学们听课的状态是既入神又带着困惑,下来聊天,大多都觉得自己学到了一些东西,虽说不是完全通透了,但又能感觉到很美、很重要,而之后的几天,之前存留的困惑似乎慢慢又通了一些,总之很动态的一个过程,很有意思。

人智学的内容之多,几天的工作坊该从何入手,是很考验老师的。回顾Cynthia老师的思路,我发现她总是从“灵性––物质”之间的关系开始给我们构建一个大的图景,而这个图景也不是抽象的描述,而是结合一个小宝宝的诞生。当同学们,特别是妈妈们回顾自己孩子的出生、成长经历时,更能理解老师所说的:人出生伊始更接近灵性世界,也不太适应自己的小身体,但渐渐的,孩子逐渐掌握了自己的物质身,也更加融入这个物质层面的世界,但越往后,人内心会开始重新看向灵性的世界,只不过这时会出自自己的努力和自由,找回内在的真性。也可以说是“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又是山”三种境界。更有意思的事,当老师在此处又同时把大家拉到人类文明的发展上时,我们又看到每一个个体的成长其实也反映人类及文明从其“幼年”到“成年”的各阶段特点,人类整体的图景在每一个人身上得到重复和体现,每一个人有着人类文明从古至今的烙印,也承载着人类未来的不同可能。

学习人智学的朋友很快就会接触到“物质身”、“以太身”、“星芒身”、“吾身”这四个基本概念。但干巴巴的、抽象的理解无法进入内心。我观察老师在讲授这部分内容的时候,会从“矿物界”、“植物界”、“动物界”入手。一块矿石,一株植物,一只动物,大家多少都有感性的认识。矿对比矿石和植物,我们能感受到后者除了有物质和结构之外,还能成长、死亡,还有一种我们可以称之为“生命力”的东西存在着,而动物虽然也能生长死亡,但比起植物,又多了些什么东西,它们能感觉,能移动。可是为什么动物会“动”呢?动物比植物多了什么,会促使它们能够主动移动去寻找更适合生存的地方,寻找繁衍后代的对象?是“生存本能”吗?那植物也要生存,但为何没有这的“本能”去摆脱大地的“束缚”?而人也有“生存本能”,但人却并没有动物那种对环境的天然敏感,二者之间又有什么重要的不同?等等等等。像这样的问题大多数人怕是从来不会问自己,可真一琢磨,又觉得背后深奥有趣得很,哪怕没有答案,也会通过问这些问题而让自己一种鲜活的状态去感受这些人智学的基础内容。等对矿物、植物、和动物三界有了一些基础性的认识,再看人,就发现人有着这三界的特点,矿物对应着我们肉体的所有物质元素及其有序的组织方式,植物对应着我们的生命力/气,动物对应着我们的感觉/情感能力,但扪心自问,自己难道就是一架精密的仪器,一种更高级的动物?在三界之外,人界还有什么不同之处?这样的问题开启了我们对“吾身”的认识。

问题,问题,问题。每天的工作坊老师都会强调好几遍,希望帮助我们重新建立对问题和困惑的关系。我们过去的教育总是引导甚至逼迫我们去找到一个“具体的答案”,对于我们所不知道的,我们希望立刻就获知答案。现在的生活方式也在加剧人们这种“即可满足”的倾向,所以面对人智学学习中一个接着一个的问题,很多朋友难以忍受。但生活是一个开放的谜题,不是吗?一个健康的孩子可以理解和接纳生活给自己的谜团,并且能够持续地在成长中不断丰富自己的认识,接近真理。学习人智学,也需要热爱“暂时没有答案”的问题。在工作坊中,老师给出了一个练习,让大家从一开始就把自己特别想问的问题留在心中,观察自己如何与这个问题相处,又如何通过每天的学习一点点增加自己的理解。而我们之所以要热爱问题,是因为万事万物都不是静态的,都不是单一面向的,而是时刻存在变化的。如果我们所找的不过是一个答案,那么在知道答案的瞬间,我们就停止学习了,而停止的那一瞬间,我们所知的一切就属于过去时,属于“死亡”。我们需要的是一种“活的思考”或者“有生命力的思考”(Living Thinking and Living Knowledge),能在问题当中保持开放、不断探索不同的面向,而不是用“死的思维”堆积一个又一个“死的知识”(Dead Thinking and Dead Knowledge)。鲁道夫·施泰纳说他不会去“下定义”,但他会从不同维度去“描述特性”,二者之间正是“死”与“生”的区别。

Cynthia老师在此次工作坊的人智学基础部分教授得很勇敢又很智慧。她大胆地“冲击”了我们很多固化的思想,打开了很多大门,又智慧地帮助我们学习与问题相处,学习独立思考,而不至于沦陷于“拒不相信”和“盲信”两种极端。鲁道夫·施泰纳多次劝诫他的学生不要去“相信”他的话,而要去发展自己的灵魂能力——思考、感觉和意志——进而去体验真理。现代人已经很难再去“相信”什么了,因为我们总叫嚷着要“证据”。但证据总得过了我们自己这一关,而不会单纯来自他人。过去人们可以通过单纯的信仰接近真、善、美,接近灵性的家园,现代尽管仍然有人能如此,但大多数人却需要在自己的“质疑”中重生,通过自己的自由意志去获得对真理的体验,经过自由火焰的历练,重生。


【投稿须知】想要投稿?想要发布招生、招聘、培训及工作坊信息请进

You Might Also Like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