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远古中国人的思维特点之二:其鸣自叫

编者注:需要提示的是本文作者不是人智学者,而是以自然科学的法则、以理性的逻辑和实证来解读《山海经》,并从中寻找远古中国人的思维特点,不同的视角,会给我们不一样的启发,也可以成为我们从其他视角,比如精神科学和人的意识发展来看待中国文化时的互证。

本文由作者授权本站刊发,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作者:華强(博客撰文:2009年6月

让我们再研究一遍上文引用的精卫填海的故事:

“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名自叫(注:在《山海经》中为“其鸣自訆”);是炎帝之少女名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石以堙于东海。”

其中的“其名自叫”,珍藏着远古人类思维的第二个特点。“其名自叫”在《山海经》里用得非常多,但是无一例外地写作“其鸣自訆”,这一字之差在原始思维研究中可谓天差地别,我将在本文最后作分析。在《山海经》中“其鸣自訆”主要用于对动物和鸟禽类\鱼类的描述。下面简单引用几例:

“令邱之山……有鸟焉,其状如枭,人面四目而有耳。其名曰颙,其鸣自号也,见则天下大旱。” 《山海经•西山经》

“灌题之山……有鸟焉,其状如雌雉而人面,见人则跃,名曰竦斯。其鸣自呼也” 《北山经》

“跂踵之山…有鱼焉,其状如鲤而六足鸟尾。名曰××(鱼旁加合)之鱼。其鸣自叫” 《东山经》

“廆山……其中有鸟焉。状如山鸡而长尾,赤如丹火而青喙。名曰鴒鷂。其名自呼,服之不眯。”  《中山经》

这一类例子在《山海经》各经中记载很多。研究这个“其鸣自叫” 可以发现我们的远祖在思维进化的初级阶段,思考问题和我们今天是不一样的。“其鸣自叫”从字面上理解就是这种鸟或者鱼“发出的叫声是在叫自己的名字”。好象我们今天向别人介绍自己时说“我叫张三”“我叫李四”一样。这里面涉及的思维特点大不相同:是鸟的叫声告诉别人自己的名字,还是人为了辨别的需要根据鸟的叫声为他们起了不同的名字。无论从客观上还是从逻辑上都应该是后者。

但是在《山海经》中所有类似动物鸟禽的记载用的都是“其鸣自訆”或者“其鸣自叫”或者“其鸣自呼”。就是说在远古大约是大禹时期前后,人们还是普遍认为,鸟叫的声音是在呼唤自己的名字。这在思维研究中是一种先入为主的思维定势。其基本事实是人们按照不同的鸟(或其他动物)叫的不同的声音给鸟取了名字,目的是为了今后在生产生活中便于交流。因为那是一个没有文字的时代,人们靠口口相传来传承原始文化,所以到了若干代以后人们只知道某一种鸟叫精卫,某一种鸟叫鴒鷂。每当听到鸟叫的时候,他们会循声音找到这样一只鸟,其原始思维的反应就是:啊,这只鸟是在叫它自己的名字啊。

因果关系在原始思维中因为鸟叫的先入为主被倒置了。人们按照鸟的叫声为鸟起了不同的名字,但是鸟叫声使处在思维低级阶段的远古人类认为名字在先,鸟叫在后。在远古人类的思维中,鸟(或其他动物)早已有了自己的名字,所以它不停地发出叫声是在叫自己的名字。因为它就是这个名字,为了告诉别人,所以它才这样叫。这是一种很直接,很幼稚的思维方式。但是在人类思维的发展中确实经历过这样一个阶段。你可以随便翻一翻《山海经》,就会发现这样的思维在当时是多么普遍!

深入研究这类现象对我们研究远古语言和语音非常有帮助。首先,我们知道远古人类为鸟兽取名的基本原则是:根据鸟和兽的叫声为他们命名,所以我们根据现存鸟和兽的叫声可以反观远古。比如:发出类似“精卫”这种声音的鸟到底是什么鸟?它现在还存在吗?有专家说“精卫就是我们现在的雌性海燕”。那我们就可以去听听海燕的叫声是不是“精卫,精卫……”。同样根据现存的鸟禽和动物的叫声,我们可以判断它们古代名字的读音是什么。比如上文中鴒鷂是什么?如果它现在还没有灭绝,我们就可以根据它的叫声判断远古“鴒鷂”两字的发音。这样的原始材料可以唤响“远古的回声”。是比考古遗址和化石更为珍贵稀缺的远古史料。

现在我们回到开头的那段话,我们发现它的“其鸣自叫”被写成了“其名自叫”。很显然,这里是在后世的流传中人们按照其当代思维改动了。“其名自叫”的意思是“这种鸟的名字就是它叫的那个声音”。虽然改得我们比较能接受了,好理解了,但是也改掉了它的原始含义,消灭了一种原始的思维状态,令人非常地痛心疾首。若干年以后,我们的子孙研究《山海经》时,面对“其鸣自訆”,会大伤脑筋,幸好我们及早发现了这个情况。虽然已经是《山海经》问世几千年以后了,但是比至今没有发现要好。

远古中国人的思维特点之二:先入为主,直线思维


【投稿须知】想要投稿?想要发布招生、招聘、培训及工作坊信息请进

You Might Also Like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