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Peter Schmidt老师带来的华德福教学感悟

一个三圈,再一个三圈,再一个三圈。。。

开始时觉得活动简单,传声谁不会呀。可是老师让大家开始倾听声音的流动,渐渐的,声音流畅起来,可以从每一个人的拍手中看出他的个性:脾气急的,拍的很快;脾气慢的,慢悠悠;顾及他人的,总是跟随整体的声音;活在自我中的,不太领会整体声音的变化;投入的,跟的很紧;走神的,半天才醒过味来。

换组时,明显的感到每个人融入集体程度有所不同。

一个简单的活动,做了近一个小时,大家从中间都深受启发。

“以前也做过类似的活动,没有这么多感受呀。”

领悟到,这就是华德福教学中的“品质(Quality)”。华德福教学强调以少的元素,多角度、深入的品质,图景化的描绘使得学生从多角度,深入的学习一个素材,这,也许就是Peter老师想告诉我们的。

3)关于对错和好坏——教学中的氛围

关于对错和好坏,Peter老师说:如果老师在教学的时候把注意力放在好坏对错上,会令孩子“收缩”,紧张,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身上,而无法把注意力放在所学的东西上。

华德福的主课时间有120分钟,许多老师要花40分钟的时间做开始的颂词和律动、音乐等活动,为什么呢?

如果把孩子比喻成植物,那么当植物在舒展、放松的时候给他施肥,是最容易吸收的。这40分钟的律动时间也就起着这个作用。

通过40分钟的活动,愉悦、放松的气氛使得孩子们的情绪舒展开来,和老师建立了亲密的联系,这时候,老师给他们一些新的东西,他们很快就吸收了。不必花时间一遍一遍的重复,填鸭式的让孩子硬“吃”下去。

如果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过分强调对错和好坏,孩子们的注意力都回到自己身上,他的情绪就会“收缩”,进而与外界隔离,好比一扇门被关上了,由此,孩子们就无法吸收新的东西。

这并不是说在华德福教育中不教好坏对错。在0~7岁时,孩子们是以老师、家长为典范吸收“好坏对错”的东西的;在7~14岁时,孩子们会吸收自己喜欢的人的观念;到了14岁以后,就会把孩子当成平等的朋友,一起探讨好坏对错。

“万物皆有时”,我们需要给孩子的保护不仅是身体上的,还有心理上的。

4)没有竞争的教育

现在,我们总是有意无意的让孩子们争第一,比输赢,好像第一是好的,赢了是好的。可是,第一只有一个,赢家也只有一方。得第一的孩子有压力,因为保持第一不容易;没得第一的孩子压力更大,因为爸妈盼着,自己内心也希望自己是最好的。在强大的压力之下,孩子们顽强的“撑”着,却失去了童年的天真与舒展。

必须承认,现代的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人们需要适应“竞争”。但是,真的要在孩子那么小的时候就需要他们知道吗?也许可以放到14岁以后?

Peter 老师带我们做了一个没有竞争的游戏:一段丝绸,加上几个铃铛。丝绸被舞动起来,飘逸,美,铃铛被敲响,不需要超凡的技术,快速的指法,丝绸下的人感受到了沉静,与自己的链接。

想来,游牧民族是一个“共生”的民族,羊儿吃草,每年还要“养草”,狼吃羊,大雪封山,却要给狼留一些羊,这样狼可以控制野羊的数量,保证家里的羊来年有足够的草吃。这样一个“平衡”状态的竞争,使得大自然周而复始。

我们对待竞争如此的重视,如此的恐惧,如此的非活即死,非好即坏,是否是在自己吓唬自己呢。这种不安全感,是否来源于我们民族的苦难呢。只要清醒的意识到这一点,我们就可能摆脱自己的困境,减缓“需要竞争”带来的压力,以舒展、放松、开放的心,去迎接更多的挑战。


【投稿须知】想要投稿?想要发布招生、招聘、培训及工作坊信息请进

You Might Also Lik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