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孩子艺术的童年来自哪里?

正因为我不知道故事未来的发展,于是变得更有创造力。从提出问题到得到答案之间的这一小片段空隙里,正是创造力得以发展的时刻。而一切的努力,也就在于激发这个创造的时刻,并且使它达到最大的可能性。“缺少了‘虚’……包含着韵律和颜色的线条便无法发挥它的潜在性。”程抱一在他的著作《虚与实》这么写着。“虚”,对于一切的创造行为或完成的作品,都是不可缺少的养分。因为它必须让那想了解它的人在其思考活动中预留出必要的空间。(P80)

每次见到一些艺术家的“履历表”,总会有一种目眩神迷的感觉,特别是有关学历、经历、师承影响的记载。我自己的情形与他们完全不同。他们大多数受到名门师傅——某些大艺术家或者大潮流的影响。而他们表现出来的那种幸运的姿态,似乎使他们看不见童年的重要性,也看不到一些不属于文化知识领域,却长年对我们起教化作用的熟悉、共有的图像。我指的是,我们视线所及的一些景物,例如:广告牌、手帕上的刺绣、面条或小肥皂的包装等等。如果必须将这一切图像一个个分隔,对我来说会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P103)

孩子与大人对事物的概念、想法是有差异的。我并不特别排斥廉价的艺术品,对孩子们来说,风格高贵或粗俗的问题并不存在。但是我们时常为了避免让孩子们接触以及沉缅于一些庸俗的作品,而进一步宣扬审查的必要性。这种做法有必要吗?孩子们就是有本事得到他想要的东西。我认识一个孩子能够籍着幻想骑着有翅的骏马飞翔。我还晓得,在马拉喀什的阿拉伯市场,一个最黑暗的角落里,有一个在锅匠店里当学徒的少年,只要用一把螺丝起子和剩余的铁皮,就能切割出漂亮的动物图形。那些小动物的造型看起像是来自远古时代,可是它们的主人却说:“这些都是米老鼠。”就像沙林洁小说里的那位屠夫,孩子们对于图像可以拥有广泛的爱,可以同时喜欢林布蓝特和迪士尼。(P105)

后来的吉斯蓝小姐,也有另一项功劳(为了这个原因,我深深地爱慕着她):她会利用潮湿的海绵擦,在擦黑板的时候,举着手大笔大笔地在黑板上挥洒,画上一幅海市蜃楼,水迹一干,画作随即消失。不过,相信我,那绝对是皮埃尔 苏拉杰式抽象画的始祖或先驱。然后,有一天(那是很重要、对我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天),她成就了一项奇迹。不知道什么地方来的灵感,我觉得那像是一种窃窃私语的心灵交汇。而那些美妙的时刻,总是在一些严肃的课程之后开始。)她用粉笔画了起来。我们当时才8岁,没有人知道什么叫作地图绘制术。

经过吉斯蓝小姐的详细解释,我们才明白,眼前直向铺展在黑板上的,正是我们所居住的整个城区!这里画的是秋天时我们的玩耍之地——圣热纳维爱芙教堂和它周围的栗子树,那里有诺菲尔街和运河、我们的学校及学校另一端我住得巴当罕街。(P110)

绘画是一种魔法。拿出一张纸,由一端到另一端,横向画上一条线,你已经将陆地与海洋分开了。

中国人说这第一笔,就是创造宇宙的开端。而任何一个孩子都会很乐意地说,那里是沙滩和海洋。加上一个逗点,这幅风景画上就多了一只小鸟。这是何等奇妙?我可以向你保证,这些和真实的自然,却无丝毫相似之处。重要的不是宝物模拟本身,而是观念的呈现。然而,我们也都可以信誓旦旦地说,我们眼中的宝物看起来就是那样子。

“轮廓”并不存在于自然界,但是孩子们看见线条勾勒的图形,却能够立刻就辨识出来。也就是说,孩子们有能力将线条构成的图形,看作约定俗成的一种模式。那么应该如何解释这种天赋的本领呢?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P123)

有一天晚上,一个由单亲妈妈抚养的小男孩,要求我和他一起编故事。他编的是一匹马的故事,小男孩一边说故事,我一边就着他的“魔术写字板”画插图。那是一匹爱好历险的马,是一个小男孩所拥有的,小男孩和马一起游历了欧洲与美洲。当我们开始觉得他们的游历有一点冗长的时候,故事突然以一种令人意外,但也是最为幸福的方式结束了:有一天早上,小男孩从梦中醒过来,发现马儿在夜里变成了爸爸了!(P145)

当我跟孩子们接触的时候,由于种种原因,以及自己在孩童时代的记忆(有些人不曾征询我的意见,便擅自用他们的手指头搔弄我的下巴),除非孩子们明白地表示,我从来不会去碰触他们的身体。

基于相同的原则,我对于故事里所创造出来的角色也尽可能地置身事外。我不会加上自己的感觉,而是让读者自己去体验。我觉得,当我尊重故事觉得的完整性,不任意加以侵犯,也就同时保障了孩子人格的完整。一个人内在的一切,只属于他自身所有。孩子的体会和想法(除非他自己自然地说出来)。只属于他自己,不该受到侵犯。

同时,我深深相信,孩子们最富有表现力的想像,是那些没有说出来的部分。但是,从他说出来的部分也可以窥见端倪。而这一点是成人很难了解的。成人对一些自己认为简单的东西,已经没有办法自然地去体会它背后的意涵了。我并没有要说服成人的意图,成人不是我的优先对象,我只是利用这种方式去接近孩子们。如果大人也能够共鸣,自然最好。那是不是一种顾左右而言他的方式?”有时候我在书里提出魔术般的结局,一些成人会有这样的疑问。而且这些受到期待的“魔术”,确实有它存在的必要性。它是故事主人翁,也就是“孩子”自己的创作。这种魔力可以让孩子了解到,只要他自己乐意,困难和解决的办法都在于他自己。但是如果事先透露答案,孩子就只能看见故事表面的意思,而无法探入深层。没有人能够预见孩子的将来,不过,我们却可以尝试帮助他们注入信心和希望,帮助他们感知自身内在的无限资源,只有这样才能够帮助他们面对现实生活的种种。在过去,那些传统童话故事也不断地向我们证实这一点。有些时候,这些故事所发挥的作用会比我们的老爸老妈更有帮助呢!


【投稿须知】想要投稿?想要发布招生、招聘、培训及工作坊信息请进

You Might Also Like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