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善用模仿教导孩子,养成参与家务习惯(第2篇)

一起煮饭,增进亲子关系

现今双薪家庭多,许多家庭以外食解决三餐。
但是,在家煮饭却是很重要的一回事,若是自种蔬菜,那就更佳。
外面卖的食物大多是重口味,加了很多化学调味料,破坏孩子的嗅觉与味觉。
张校长指出:“当孩子的这些感官遭破坏,会影响他的‘人我关系’,令他难进入别人的感觉。孩子自小,妈妈便在家中做简单的菜,让孩子吃到食物的原味,就能保护孩子的这些感官。”
说到煮饭,张校长提醒:父母做饭,不要匆忙。
煮饭不是只有妈妈的事,如果爸爸上班比较迟回,妈妈可以跟孩子一起煮饭。
比如说回到家,可以平和地跟孩子们说:“先喝杯水,再把书包放好。谁要先去洗澡?妈妈开始要准备菜了,今天有什么菜,可以煮什么,你们洗个澡后,可以出来帮忙……”
孩子从妈妈身上看到这种不疾不徐的做菜、做家务的方式,看起来就在享受做家务,而不是为了要吃饭,而大家弄得很不愉快。甚至有的妈妈心里会不平衡,觉得自己每天老是忙煮饭,好像女佣似的,而忍不住唠叨孩子,影响亲子关系。

拉拔孩子,一步一步来

孩子的成长与学习,都需要时间。父母与老师要有耐心。
与其凡事诉诸打骂,或许可以换个态度与说法,如:
“没关系,下次你就会了。”
“妈妈昨天告诉你了,你还是做不到,没关系,你做一点吧,慢慢的你就会做得跟妈妈的一样好。”
对偏食的孩子,可说:“没关系,你就多吃一点点,那你就会像爸爸一样,长得那么高、那么壮。”
张校长指出:“要给孩子正向的鼓励,让他相信他自己做得到,他会这样相信,是因为父母与老师都相信他。”
对孩子的错误与不足,也要给予肯定与鼓励:“今天你还是做不好吗?好吧,那就等明天看看你的手有没有更有办法啦。今天妈妈帮你一点,但是没有办法全部帮喔,剩下的你明天要自己做好。”
这些话语,鼓励孩子慢慢来,一次做不到没有关系,可以再尝试。
至于十六七岁的孩子,父母怕孩子的情愫及被骗,也容易构成紧张的亲子关系。
如果父母经常批评孩子的这个朋友不好、那个不好,怕孩子变坏,孩子会对父母反感,觉得父母不相信自己的朋友。
一旦他觉得父母不爱他的学校、不爱他的朋友,他也就不会相信父母是爱他的。


【投稿须知】想要投稿?想要发布招生、招聘、培训及工作坊信息请进

You Might Also Like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