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有那么多的困难,仍甘愿投入,为了所爱打死不退,会启动深层的力量与智慧;走到绝境,反而是脱胎换骨的时刻,外在的情势也终将产生意想不到的变化。
编者注:怎么说呢,文字不多,深意不浅。我以为,若打定主意,需要力量、需要智慧,但是力量和智慧何来?才是重点,正视现实,深藏感性,寻到理性,耐心耕耘,才是根本。
作者:成虹飞(FB)
撰文:2017年5月21日
过去这些年,拜访许多发展中的华德福学校,听了许多第一线教师的故事,以及家长的心声。似乎,每一位投入华德福发展的伙伴,都必须辛苦地因应波折不断的变动,遭遇困顿,面对自己的极限,寻找意义与前进的方向,获得暂时的平衡与深刻的觉知,感受内在的成长,然后,勉力向前,迎接下一波的考验,经历下一个螺旋试炼。这几乎成了每个追寻真善美教育者的共同命运。
此共同命运映照出台湾华德福实验教育的处境结构,也成为每位参与者的成长功课。此结构包含以下特征:1)选择投入华德福实验的教师,往往怀抱高度的理想与自我期许,会投入整个生命能量全力以赴,充满追寻完美的热情。2)台湾华德福运动历史尚短,华德福教师的童年多未曾经历华德福教育的洗礼,只有体制教育的经验背景,自身的受教经验与华德福的理念模式有极大落差,容易陷入观念的矛盾与实践的彷徨。3)华德福教师在台湾所受的华德福师资培训仅限于基本导入的阶段,欠缺足够的见习、实习与实务辅导的预备,有的教师甚至才刚开始上师训便须提枪上阵。4)目前国内的华德福本土课程仍需在地研发累积,每位教师所能获得的课程资源有限,需花费大量时间与心力备课,牺牲下班后时间与假期来备课变成生活常态,生活中健康的呼吸节奏成为奢侈。5)华德福实验教育的家长往往对于孩子的教育抱着高度的期待,有些家长还自发上过华德福的师资培训课程,甚至要承受经济与家族压力,才能将孩子送进华德福学校。6)华德福学校的理念是要照顾每位孩子的身心灵,自然容易吸引在身心灵上需要特别照顾的孩子,因此在班级的学生组成上,需要特别照顾的孩子比例偏高失衡,造成班级经营的困难。7) 台湾华德福教育照顾特殊需求孩子的疗愈教育资源,仍相当匮乏,人力与专业均不足以支持教师面对众多特殊孩子的需求。8)有些学校教师除了教学外,尚须承担繁重行政工作,形成蜡烛两头烧的局面。9)我们受的教育只强调考试竞争,不知道如何面对处理团体内部的冲突,华德福教师团队也不例外,需要重新学习,在冲突中仍能坦诚对话,沟通协作。
基于以上因素,华德福家长与教师往往都需经历理想教育图像与不理想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当家长感受学校教师准备不足或做法不当,没有照顾到自己的孩子,不符华德福的理念图像时,自然希望教师与校方能检讨改进,但是又要顾虑教师的承受力与亲师关系的维护,不知是否该介入还是耐心等待,还是该尽早转出?因此陷入天人交战。家长的角色,变成一种挣脱不了的符咒,变成教师的压力源,成了恼人的客诉者。除非,这位家长能够把对自己孩子的关心爱护,往所有孩子身上挪移,以及往教师的身上挪移,成为真善美教育的共同生产者,而非消费者。
另一方面,教师面对教学处境中的各种挑战,包含课程发展、班级经营、个别照顾、亲师沟通、团队冲突等,经常疲于奔命,若有错漏,还要面对外部的责难与不信任。而且,教师更要面对内在的挫败感与自责,希望有人救援,却不可得,因为其他革命伙伴也多是自身难保焦头烂额。寻不到奥援,只好孤军奋战,直到弹尽援绝,越发陷入自我怀疑,情绪不稳甚至沮丧绝望,免疫系统失调,身体病痛,精神焦虑,一一涌现。
我们不得不问,实现华德福教育(或真善美的教育)这样困难,问题这么多,还值得去投入吗?我的观察是:不要勉强。就如同爱,不能勉强。我们只能去选择我们所爱的。选择去投入我们所爱的,就算艰难,也终能走过。如果不爱,一点点困难也会把人难住,也觉勉强。
另一个问题是,面对这么多困难,我们该怎么办?想来想去,答案跟上面是一样的。知道有那么多的困难,仍甘愿投入,为了所爱打死不退,会启动深层的力量与智慧;走到绝境,反而是脱胎换骨的时刻,外在的情势也终将产生意想不到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