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读书

《自由的哲学》中文连载:第四章 作为感知所得的世界(2/6)

配图:鲁道夫 ·施泰纳

编者注:基于适量阅读的原则(过量的内容不利于消化),我们将长的章节分为几个部分发布(每周五更新一篇),特此说明。本篇为第四章第二部分(更多内容请阅读《自由的哲学》中文版连载专题页)。如果您愿意,请协助传播;如果您喜欢,可以点文后的赞赏链接,请译者喝杯咖啡或清茶。

特别说明:《自由的哲学》中文连载所有内容均由译者授权发布,仅供学习,严禁转载。

专题《自由的哲学》中文版连载
出品:ChildLeaf Studio(子叶工作室)

第四章 作为感知所得的世界 (2/6)

[414] 接下去着手要处理的问题,是通过思考性的考量去弄清上述直接被给到的观察内容与我们意识主体间的关系。

[415] 语言使用的歧义,使我觉得有必要与我的读者就后文一个术语的使用达成共识。我将用“感知所得{Wahrnehmung}”[i]这个词,来表述上文曾提到的直接感觉客体{Empfindungsobjekte}——只要意识主体通过观察,对它获得认识。即,这一名词并非指代观察过程,而是指代这一观察的客体[ii]

[416] 我之所以没有选用“感觉”{Empfindung}[iii]这一表达,是因为它在生理学上有特定的涵义,与我选用的“感知所得”这一概念相比要更窄一些。我可以将自己内在的一种感受称为“感知所得”,而不是在生理学意义上将其称为“感觉”。也是经由我的感受,我获得了这样的认识:它之于我是一个“感知所得”。同样的,我们通过观察对思考获得认识,因此,我们也可将思考在意识中的首次呈现称为“感知所得”。

[417] 天真人{Der naive Mensch}[iv]会将在他看来是直接显现的感知所得,视为完全不依赖于他的独立存在。当他看到一棵树,他立马就会相信,朝着他视线投射的方向,他所看到的树是以这样一种姿态矗立在那,各部位有着不同的颜色等等。同一个人,当他在清晨看到太阳似圆盘般出现在地平线,然后跟随这个圆盘的轨迹观察,他会觉得,所有这一切正如他所观察到的那样,自行存在并运行着。他固执地相信这一点,直到他获得与此前经验相矛盾的其它感知所得。一个迄今为止从未体验过距离感的孩子,会伸手去抓月亮,他会将第一印象视作真实,只有当第二次的感知与第一次发生冲突时,他才会去校正。我感知层面的每一次拓展,都需要对我所构建的世界画面{Bild}[v]作出校正。在我们日常生活和人类精神发展中都体现了这一点。古人基于地球与太阳及其它天体间的关系所构建的画面,不得不被哥白尼{Copernicus}[vi]用另一个画面来取代,因为它与早先那些不为人知的感知所得已不相符了。当佛朗兹医生{Dr. Franz}给一个盲人做完手术后,他说,相较术前通过触觉感知,现在病人对物体大小有了全然不同的画面,他必须通过视觉感知来校正他之前的触觉感知。

[418] 为什么我们会不得不持续地对我们的观察作出这样的校正?

[419] 一个简单的思索就能给出这一问题的答案。当我站在一条林荫大道的一端,看着大道另一端的树,相对于我所处的位置,它们看上去显得更小一些,相互间也靠得更近一些。当我改变我的观察位置,我所感知到的画面就会变得不一样。因此,它要实现以这样一种形态呈现在我面前,取决于某个条件,而此条件跟观察客体无关,它只跟我有关,即感知者。无论我站在哪里,对于这条街道来说都是一样的。但由此我所获得的感知画面,本质上取决于我所站立的位置。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人们站在地球上来观察太阳和行星系的运行,它们所呈现的感知画面是由人们的“居所”决定的。感知画面对我们观察位置的依赖性,还算是最容易被洞察的一点。当我们来认知感知世界对我们身体和精神构造的依赖性时,事情就变得更困难了。物理学家告诉我们,在我们听到声音的空间中,发生着空气的振动,并且我们发现,在其声源的物体上也呈现出各部位的振动。当我们拥有一个正常的耳朵构造时,就能将这种振动感知为声音。若缺乏这样的构造,则整个世界对我们来说就变成永恒的静寂。生理学教会我们,有些人无法感知周遭华丽的色彩世界,他们的感知画面仅是不同程度的光亮、明暗。也有些人只对一种颜色盲视,比如红色。他们获得的感知画面中缺乏了这一色调,因此相对于普通人,他们所获得的实际上是另一幅感知画面。我想把感知画面对我观察位置的依赖性称为“数性的”{mathematische},而把它对我构造的依赖性称为“质性的”{qualitative}。前者决定了我感知所得的大小比例及相对距离,后者则决定了感知所得的性质。我在一个红的平面上看到了红色——这种对质的确定——取决于我眼睛的构造。

[420] 因此我的感知画面初看是主观的。认识到感知所得的这种主观特性,会很容易让我们怀疑它到底有没有任何客观的基础。当我们认识到,若没有我们有机体特定的构造,一个感知所得——比如红色,或一个特定的声音——就不可能存在时,我们就容易去相信:若是没有我们这个主体有机体,感知也就不可能存在;若没有感知行为,客体也就不可能以任何形式存在。这种观点的经典代表是乔治·贝克莱{George Berkeley}[vii]。他认为,当人意识到主体之于感知所得的意义时,就无法再相信,一个世界可以在除却有意识的精神体时继续存在。他说:

[421] “一些真相近在眼前且如此合乎情理,人们只需睁开眼来看一看。我认为这一点非常重要:从上苍的合奏到世间万物,简言之,构成这个浩瀚世界的所有个体,除却精神之外,没有任何物质存在。因为物质的存在需由精神存在来感知或认知。因此,只要它没有被我感知到,或没有在我的意识中,亦或没有在其它被创造的精神体中存在,要么它就根本不具有存在性,要么它就是存在于永恒精神之意识中。”(《人类知识原理》)[viii]

(翻译:王欣 校对:伍丹)

◂ 未完待续 ▸

赞赏译者

扫码关注ChildLeaf公众号,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和讨论


[i] 关于“Wahrnehmung/感知所得”这一术语,见第四章(1/6)注释[i]。

[ii] 此处非指代外部客体,而是指观察所得之客体。(译者注)

[iii] 此处的Empfindung意指包括外在感官感觉和内在的感受活动。这一解释与德语杜登词典解释相符。(译者注)

[iv] Der naive Mensch,直译为“天真人”,指后文持“朴素实在主义”世界观的人。

[v] 此处泛指客观世界在人内在呈现的画面,并未严格区分表象、意象、想象等。(译者注)

[vi] Nicolaus Copernicus(1473-1543),文艺复新时期数学家,天文学家,创日心学说。

[vii] George Berkeley(1685-1753),亦译“巴克莱”,英国哲学家,唯心主义经验论的主要代表。(条目引自《外国哲学大辞典》,冯契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

[viii] “Principles of Human Knowledge”,Berkeley著于1710年。


【投稿须知】想要投稿?想要发布招生、招聘、培训及工作坊信息请进

You Might Also Like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