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读书

《自由的哲学》中文连载:第四章 作为感知所得的世界 (1/6)

配图:鲁道夫 ·施泰纳

编者注:基于适量阅读的原则(过量的内容不利于消化),我们将长的章节分为几个部分发布(每周五更新一篇),特此说明。本篇为第四章第一部分(更多内容请阅读《自由的哲学》中文版连载专题页)。如果您愿意,请协助传播;如果您喜欢,可以点文后的赞赏链接,请译者喝杯咖啡或清茶。

特别说明:《自由的哲学》中文连载所有内容均由译者授权发布,仅供学习,严禁转载。

专题《自由的哲学》中文版连载
出品:ChildLeaf Studio(子叶工作室)

第四章 作为感知所得[i]的世界 (1/6)

[401] 通过思考,产生了概念与观念。概念是什么,无法用言语来表述。言语仅能使人注意到,人拥有概念这一事实。当人看着一棵树,思考会对他的观察作出反应。他为观察对象附加了一个思维对应体,并认为这个对象与其思维对应体是互属的。当对象从观察视野消失,则仅剩下其思维对应体。后者就是对象的概念。我们的经验越丰富,我们对于概念的累积也就越多。概念绝不是相互孤立存在的。它们会联结成一个有序的整体。比如“有机体”这一概念,就会与“有序生长、发展”等另一些概念联系起来。由其它单个物体构建的概念完全地融合、叠加在一起。我对狮子形成的所有概念,叠加到“狮子”这一总体概念上。任何单一概念便以这种方式联结成一个完整的概念体系,其中每个概念都有其特定的位置。观念与概念在质上是没有区别的,观念仅是更全面、更饱和、更丰富的概念。这里我必须着重指出一点,请大家注意到:我将思考作为我的出发点,而非概念与观念,因为后两者是通过思考才获得的,它们已经以思考为前提了。关于这一点,不能将我之前关于思考具有自性支撑、自性确定的属性之论述,简单地转嫁到概念上来。(我之所以明确地指出这一点,正是因为在这一点上我与黑格尔不同,他是将概念设为首要和本原的。)

[402] 概念无法仅通过观察而获得。这一点可由以下事实得到说明:成长中的人是缓慢地、逐渐地形成对周遭事物的概念。概念是被附加于观察之上的。

[403] 一位当代备受推崇的哲学家,赫伯特·斯宾塞[ii],曾就我们对观察回应时进行的精神过程,作了如下描述:

[404] “当我们于九月天在田间散步时,听到几码远处有个地方在沙沙作响,在传来声响的沟渠边,好似有杂草在晃动,我们很有可能就会转向那个位置一探究竟,到底是什么引起了这样的声响和动静。当我们靠近并看到一只山鹑正在沟里拍打翅膀时,我们的好奇心得到了满足:我们得到了一样被称为现象之解释的东西。请注意,这种解释相当于如下内容:因为在我们生活中曾无数次地经验到,处于静态位置的小个物体的骚动,是伴随着所处其中的其它物体之活动造成的,并且我们已归纳出这种骚动与这种活动间的关系。于是,一旦当我们看到有一个实例呈现这样一种关系时,我们就认定了对这一特定骚动的解释。”

[405] 更为细致的分析表明,实际情况与上文所述大相径庭。当我听到一阵声响,我会首先寻找对应于这一观察的概念。正是这一概念才引领我超越了声响。也有人到此不再深究,他听到了声响并满足于此。但通过我的进一步思索,我很清晰地认识到,我是将该声响作为作用结果来理解的。即,只有当我将作用结果的概念与对声响的感知联系起来时,才促使我超越单一的观察,去探求背后的成因。结果的概念召唤原因的概念,然后我开始寻求引起这一结果的对象,最后我看到了山鹑这一形象。可是这些概念、原因与结果,无论它们涉及多少实例,我是无法仅通过单纯的观察来获得的。是观察引起了思考,而正是思考给我指明了路径,将单个体验相互关联起来。

[406] 若我们从“严格的客观科学”这一层面来要求,即,只从观察来获取内容。那么与此同时,我们就必须摒弃所有思考活动。因为正是思考,凭借其本质属性超越了观察。

[407] 现在我们把讨论从思考转向从事思考活动的生命存有。因为正是藉此,思考才得以与观察相结合。人的意识就是一个舞台,概念与观察在此相遇,相互关联。也经由这一点,人的意识被赋予其特性,它是思考与观察间的媒介。只要人观察一个对象,对象看上去就像是被动给到的;而只要他一思考,在他看来自己就是积极主动的。他将对象视作客体,而将自己视作思考着的主体。由于他将他的思考指向观察,于是他就有了对客体的意识;又由于他将思考指向其自身,于是又有了对自己的意识或自我意识。人的意识必然同时也是自我意识,因为它是一种思考着的意识。当思考将注意力投向其自身活动时,它便有了只属于它的本质,即,其主体同时也兼具客体性,能被视作对象。

[408] 然而,一定不能忽视的一点是:我们只有借助于思考,才能将自己确定为主体,并与客体相对立。因此,思考绝不能被视作单纯的主体活动来把握。思考超越了主体和客体,是思考构建了这两个概念,就像它构建其它所有概念一样。当我们作为思考着的主体,将概念与客体相关联时,我们不可将这样的关联视作纯粹的主体性来理解。并非是主体作出了这样的关联,而是思考。主体并非因其是主体,从而才思考的;更确切地说,是因其具有思考这样的能力,其自身看起来才成了主体。所以,作为一种思考着的生命存有,人所从事的这项活动就不仅仅具有主体性,更确切地说,它既非主体性的,亦非客体性的,而是超越了这两个概念的。我绝不能说,是我个人的主体在思考;其实,是我的主体因思考之恩典而存在。就此说来,思考是这样一种元素,它会引领我走出自身,并将我与客体关联起来。但与此同时,它也会将我与客体分离开来,通过使我成为主体的方式,与客体对立。

[409] 人的二元性基于以下两点:他思考,并以此涵盖他自身及余下的世界;但与此同时,他又借助思考,将自己设定为与世间万物相对立的个体。

[410] 下一步我们必须要自问:一直以来只是被我们简单地视作观察客体的其它元素,是如何进入我们的意识,并在其中与思考相遇的?

[411] 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们必须将已经通过思考被带入的一切内容,从我们的观察领域剔除出去。因为,通常我们当下的意识内容,早已以多样的方式与各种概念交织在一起。

[412] 我们来设想一下,一个发育完全的人类智能,源于空无地出现,面对这个世界。那么,在他启动思考之前,他所察觉到的仅是纯粹的观察内容。世界以纯然无关联的感觉客体之聚集,展现在他面前:颜色、声音、压力感、温暖感,味觉与嗅觉,以及愉悦和痛苦的感觉。这样的聚集物,是纯粹的、剥离思考的观察内容。与之相对的则是思考活动,一旦让它找到一个切入点,它就准备好施展它的活动。经验立刻告诉我们确实如此。思考具备条件,将某个观察元素与其它元素关联起来。它能将一些特定的概念与这些元素联接起来,进而将它们带入一种关系。我们已在前文读到,如何将一个遇到的声响与另外一些观察,经由将前者视为后者的作用结果,而将它们关联起来。

[413] 如果我们现在还能记得,思考活动绝不能仅仅作为一个主体活动来领悟的话,那么我们就无法试着去相信,这些通过思考而构建起来的关系,仅仅具有主体有效性。

(翻译:王欣 校对:伍丹)

◂ 未完待续 ▸

赞赏译者

扫码关注ChildLeaf公众号,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和讨论


[i] 第四章德文标题为Die Welt als Wahrnehmung。Wahrnehmung这一德语词汇,在本书两个重要的英译本中(1964年Wilson版和1995年Lipson版),都被创造性地翻译成percept一词,而没有遵循哲学翻译传统,直接与perception(知觉)一词对应。此中用意,源于对书中所论述人之认识过程的精微解剖和各阶段概念的精准把握。该中译本尝试用“感知所得”这一描述性语汇来与Wahrnehmung/percept对应,而没有沿用“知觉”这一术语。“知觉”在汉语中的涵义有时会更广、更杂,可能会引起一些误读。读者若觉得“感知所得”不合适,也可尝试用“知觉”这一概念代入,但请注意它在本书中表达的范畴与边界。相应地,Wahrnehmung的动词形式wahrnehmen(perceive,表感知行为、动作)则译为“感知”。(译者注)

[ii] Herbert Spencer(1820-1903),英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实证主义主要代表之一。

 


【投稿须知】想要投稿?想要发布招生、招聘、培训及工作坊信息请进

You Might Also Lik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