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地“倾听”这个家庭的故事,好好的去“看见”这个家庭、好好的让自己完全的处在当下,用诚恳、真诚、敞开的心,打开自己、真实而完全的跟每一个家庭相遇!
编者注:本文刊发时,我们对原文部分标点做了纠正,去掉了文尾资源的网页链接(大陆读者请自行搜索有效资源)。
本文由作者授权本站刊发,未经许可,严禁转载作者:姜佳妤
原载:小魚媽的部落格
讲到华德福的面谈,首先,每一间华德福学校的运作方式不同,每一间学校或共学团体的入学方式也很不同,有的学校入学的方式是由迁入户籍先后排序、有的学校是户籍是基本条件,但再加上积分的排序才抽签、有的则是用面谈来决定入学。
之于面谈的时机,每一间学校也是不一样,有的是确定入学了之后,再跟爸妈面谈,彼此了解,有的则是会在确定入学意愿之前,面谈来了解彼此的教育理念是否一致,然后来进行抽签或者是由校方决定是否入学。
但是,我要特别先说明的是,我自己虽然已经毕业十多年,也因为公费分发在公立学校任教了数年的时间,但是,在华德福教育之中,我还是第一年任教、非 常嫩的新手教师,所以,我在竹北照海华德福这个共学团的经验,不能代表所有人的经验,也不能代表所有教师的立场,只是很纯粹的我经过这一轮面谈后,对于一 些面谈的感触、还有感想,分享给大家而已……
(而且,如果真的是按照华德福老师理想中,要一次从一年级带到八年级,大家要等我第二篇的面谈经验分享,可能就要等九年之后了……哈!)
我们学校的入学方式,跟许多华德福的共学团体、教育机构或私立小学差不多,
首先,会先办“招生说明会”,让有兴趣了解课程内容和特色、收费、学校经营理念与方式的家庭,可以透过说明会来先初步的认识。
再来,家长如果有入学的意愿,就要填写一份“入学申请书”!
老实说,这份入学申请书根本就是已经超过了“老太婆的裹脚布”的等级了,如果硬要我比较的话,我觉得爬玉山登顶前那考验每个人意志力的要花数小时 “之字坡”还比较容易,这份入学申请书,从如何认识华德福、为什么想要入学、怀孕的过程、生产的经过、小孩每一岁的生长过程、到家庭教养的理念……非常的落 落长!
我都戏称,这个是入学的“第一个门坎”,因为要花很久的时间填写,想当年我家小小鱼要入学的时候,虽然他们是即将插班二、三年级,我则是已经确定是下一届小一的老师了,但是还是要填写……
(我:“大家好同事?我可以直接把网志贴给妳,老师看一下这样就好吗?”、同事:“这位妈妈,你也要乖乖写喔!这样才可以面谈喔!” 我:“好……(乖乖离开)”)
但是,写得好就保证入学吗?有没有什么填写的标准答案呢?
写这个入学申请书,一方面是让爸妈可以好好的回顾这个孩子的生长过程,而在回顾的过程中,好好地思考自己曾有过的教养方式、并且检视自己这个家庭适不适合走这种体制外的华德福教育,毕竟这是一条比较少人在走的路、面临的挑战还有外界的压力可能也比较多。
在填写的过程之中,其实是一个跟自己内在对话的机会,去思考、去察觉,身为家长的自己,究竟希望孩子能够接受怎么样的教育?希望能够如何长大、如何被对待、如何被教育?
所以,在填写的时候,其实没有标准答案,就是每个家庭如实地把自己家庭的生活方式、孩子如何被养育长大真实的描述出来即可。
而对我而言,家长当然写得越详细越好,这样可以帮助我了解这个家庭、这个孩子,也可以从中看见孩子可能有哪些挑战、或者找到在之后面谈需要进一步了解、或须藉由沟通彼此确定的部分。
但是,华德福的入学申请书不是一种“笔试”,所以,我自己的话,并不会因为入学申请书的内容来评断一个家庭,或者是就因此而拒绝哪一个家庭,申请书 会让我有一个模糊的初步印象,但是就我自己而言,我认为每一个家庭来报名的家庭,只要有意愿想要参加和入学,都值得老师好好的、不带成见的、非常认真的花 时间坐下来,一起聊聊孩子的!
送出入学申请书之后,就是“面谈”这个重头戏了!
其实,很多人对于这个面谈,可能都有不同的猜想或者是假设。
我就曾经遇过一个家庭,在面谈的时候,爸爸坐下来的第一句话就是:“老师,为什么要面谈?这是面试吗?”
结果,我当场笑了出来,挥了挥手,说:“这不是面试,所以爸爸你不需要太严肃,这只是我们互相认识、了解的一个机会!”
对我而言,面谈最重要、也是最首要的地方,就是:“好好的跟每一个家庭真实的相遇!”
因为我这一届的申请入学的人数,比实际可以入学的数量还多,所以,其实在这些面谈的家庭里面,我很清楚可能到最后可以变成一起工作的家长,只有其中的一半左右,而剩下的,很有可能这是我们第一次见面、也是最后一次见面。(没有入学家庭可能就会去其他的华德福学校就读了)。
对我而言,不管收或不收,我觉得我能做到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就是给予他们尊重!
好好地“倾听”这个家庭的故事,好好的去“看见”这个家庭、好好的让自己完全的处在当下,用诚恳、真诚、敞开的心,打开自己、真实而完全的跟每一个家庭相遇!
所以,在面谈的当下,我不会开始对每一个家庭打分数,也不会想着“喔!他这样说,所以我是要收、或不要收他”!
而是,百分之一百的把自己存在于当下,去看见每一个来自不同家庭的孩子、以及有着不同教育期待的爸妈,不带任何的预设立场,单单纯纯的感谢有这个机缘,让我们在宇宙的这个时间、空间里,可以相聚在这边,互相了解,说不定以后有机会一起帮助孩子长大,就这样而已!
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会许就是因为这样的相遇是如此的难能可贵,所以我用一种谨慎、珍惜的态度来面对每一个家庭,就算之后许多的家庭,可能都不会有 机会再见面,我也希望他们能至少感受到“啊!我有被好好的看见了!老师有好好地听见我们家的故事、也仔细倾听过我说的话了!”这是我的诚意,也是我对每个 来申请入学的家庭的尊重!因为每一个家庭都值得好好的、仔细地被看见!
再来,关于一些面谈的细节,其实我们学校面谈是要“父母亲、孩子一起出席”。
曾经也有妈妈问我,小孩可不可以不要来?一定要父母亲一起出席吗?
关于孩子在面谈扮演的角色,我觉得就是让老师跟这个孩子小小的相遇一下,有的学校会利用这个机会,做一些身体的基本检测, 像是看他有掉几颗牙?(掉牙在华德福教育里面是一个孩子成长的重要里程碑)有没有办法 用右手往上弯曲摸到左耳的耳垂?(这跟孩子四肢的生长比例有关)用游戏的方式检测哪边是他的惯用手?或者是孩子的平衡、站姿、更或者是会请孩子画一张 “人、树、屋”的图画(这是有其特殊意义,以后有机会再说明)。
至于孩子这些动作能不能做到、或者是人树屋在画的时候有没有标准答案,会不会影响入学,我觉得这就取决于每位老师!
假设一个孩子,可能他某些发展比较慢,又或者在某些的肢体上、心理上有需要工作成长的地方,但是可能他遇到的老师有相关的背景、带过类似发展的孩子,也或者是觉得这样的孩子放在班上很适合,那么,老师可能就会觉得入学没有关系!
但是同一个孩子,也可能有老师在衡量班上整体的情况、班级动力、或者是自我的能力,那么他可能会觉得这样的孩子可能超出他的能力范围,所以最后可能会没有入学。
没有老师是完美的、也没有孩子是完美的,每个老师、每个孩子都有其需要努力、改进的地方,每一个老师也有他专长的地方,而每一场的相遇的结果也不会是一样的,所以,它非常的取决于当下相遇的每一个老师以及家庭!
至于为什么会希望爸妈一起出席?
因为华德福毕竟是一种在其他人眼中的另类教育,跟主流的教育体系比起来,父母相对需要付出、在家里面需要配合的地方、以及孩子接受到的对待方式,都很不同!
如果爸妈没有一定共识的话,其实家长、孩子、老师三方都会面临到一定的挑战。
举个例子来说好了,有的爸爸可能认为孩子就是要“不能输在起跑点上”、可是华德福教育崇尚“慢学”,跟一般体制比较起来让人感觉好像是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点上”,这样在亲师沟通、以及孩子学习的过程之中,可能会产生一些影响。
再或者,有的妈妈可能会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名列前茅”,但是华德福教育没有考试、没有排名,像我们班的孩子,有一次遇到邻居的孩子因为隔天要考试 所以没有办法一起在中庭玩,结果他回家问了妈妈,说:“妈妈,什么是『考试』啊?”,如果只有爸爸支持,但是妈妈却有不同对孩子的期望,这也很辛苦!
当然,要遇到“父母双方都非常了解华德福、非常支持华德福、也非常支持老师”的这种家庭,其实不多,也很难得!(光是一班遇到几个,都只能说老师上辈子可能烧了好香、或者是祖坟冒青烟了!)
有些家庭是“妈妈很积极,爸爸不支持、但也不反对”……
有些家庭是“爸爸很积极、也去上了很多的华德福课程,妈妈持观望态度”……
我也曾经听过一个老师跟我分享“妈妈非常坚决、而且强烈的支持,但是爸爸反对”,他其实觉得“过去几年,一直要去说服这个孩子的爸爸,长期下来沟通是很累的…..”
但是不管如何每一对夫妻的立场、或者是老师的选择,我觉得如果能让老师在面谈的时候,了解一下父母双方的立场、以及在教育上面的想法,这对于老师之后与家长的沟通还有对话、以及在思考如何帮助孩子成长上,都会有很多的帮助的!
我自己是不认为,有可能在短短的面谈的期间,去改变任何人的立场、或者是“开释”、“教育”任何的爸妈,我觉得能有基本的了解、彼此真诚的交流、透过沟通彼此回答一些心里的疑惑,就是一件很难得的事情了!
但是,我是强烈的推荐,爸爸妈妈们在送孩子进华德福学校之前,对于华德福教育能够有一些基本上的了解、或者是在家庭教养上有一些契合的地方,这样比较可能会促成佳偶、而不是怨偶!
毕竟,“不认同体制内的教育”,并不代表“华德福就是适合自己的教育体制”,因为华德福自有一套教育的方式、课程的设计、还有教学的进程,也不一定每个家庭都可以接受的!
在这边也推荐一些华德福相关的书籍、和影片,给有兴趣的爸妈参考!
- 地球上的天堂: 全球发展最快的华德福教养方式,给孩子最优质的童年
- 在家也能华德福
- 简单父母经:现代父母养育子女必备经典
- 给彩虹桥上孩子的见面礼:培养7岁前孩子的12种感官,掌握学习优势
- 华德福的幼儿教育
- 病是教养出来的:孩子的四种气质(第1集):一位中医师从教育与疾病的因果,看华德福教学
- 华德福的学前教育
我们下篇再聊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