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學校
《階梯》④經常會向畢業生們提出的一個最簡單、實際上卻是最重要的關於學校的問題是:學校給予了你什麼?這當然是最重要的問題!要知道正是在這個問題的答案中體現出了「No.1060華德福學校的學生」這一稱謂的意義所在。這一稱謂將在日後指導著家長做出決定,這一稱謂將深深鼓舞著老師們,這一稱謂也會一直縈繞在學生的腦海中,即使多年以後仍會讓畢業生們心潮翻湧。(對於我本人來說也是這樣,內心根本無法平靜)
適逢學校周年紀念日,我在為畢業生們填寫表格時又看到了這個問題,於是我又陷入深深的思索。說實話,我努力地想回憶起過去發生的一切,加以分析,找出重點。可這是多麼複雜的一件事啊!我對於學校的記憶就好像華德福一年級小學生的畫作一樣,有著色彩鮮明的點和形狀,在這輪廓之中是曾經有過的最幸福最難忘的事:我們一起製作小板凳,為燈籠上色,一起織用來售賣的小羊,給自動售貨小吃店腌白菜,一起裝扮我們的教室,一起裁製衣服,我們的戲劇上演時,我們就一起唱啊,唱啊,唱啊…… 還有遊學,那麼多次的遊學!還有一塊過聖誕節,演奏木琴,唱歌,一起過降臨節⑤,藏禮物,排演戲劇,巡迴演出,一起唱歌,畫畫,學習優律司美,做設計圖,跳探戈,還有一起栽樹。所有這一切,都是屬於我的,都深深地留駐在我的心裡。
那學習呢?學習的場景也同樣在我心裡,不曾忘記,一切的一切我都記得……這不,我首先想到的總是我的雙手曾做過的那些事情,我的奇思妙想,我的努力,我的期待,我的痛苦,還有我的那些小小輝煌……思緒走到這裡,我的腦中突然閃過一個想法!所有人,不管怎樣,都會一致認為我們的學校給了我們很多,而這也是事實。那其它的好學校呢?任何一所好的學校都會給予學生很多東西,只是需要我們去選擇。我不止一次地問我的大學同學,他們的中學好不好?學校是否讓他們學習到了許多東西?幾乎所有人都回答,是的,學校給了我們很多:深奧的知識、優秀的老師,還有許多次的出遊和節日慶典。但當我問到他們畢業後是否會經常回母校時,他們都驚訝地問:為什麼?如果你上的是一所好學校,你畢業時就會收穫豐富的知識和至交好友,這兩樣東西都是不會離你而去的。與朋友聚會隨時隨地都可以。
那學校怎麼辦呢?我如是問。
學校是什麼?學校就是一個家,一座圍牆,如果你幸運的話,這個家會是舒適的、令人愉快的,聰明學生的任務就是最大程度地獲取學校所能給予你的東西。
聽起來,這些話都沒錯……但是朋友們,華德福人們,難道我們的學校是這樣的嗎?難道我們回到學校,是因為我們沒有別的地方可聚?有沒有人會理智地說一句:我從學校獲得了最大限度的東西,現在我要接著走自己的路?有沒有人會把我們的學校稱為獲取知識的圍牆?那麼那些我們留在學校的東西呢?那些我們不可能簡單帶走的東西呢?我就是突然想到了這一點。
學校給予了我們很多,這當然很好,然而除此之外,我們的學校還懂得接受。有沒有人想到過這一點?我不知道,但是我突然醒悟,母校就是這樣的,這就是我們的學校與其它眾多學校的本質區別。這是一所會給予,也同樣會接受的學校。這是謬論?不,當然不是!這實在是一種非常難得的特質。你是否還記得,學校會為我們每一個人提供這樣的機會,有時甚至是強加給我們這種機會(學校也因此才成為學校),讓我們奉獻出一小部分自己,奉獻出自己的勞動、自己的努力,感知到自己存在的意義,讓自己參與到周圍的世界中來,讓我們去創造、去感受、去緊握取得的成果,並把他們與眾人分享。我相信,我們每個人,無論是在校學習的還是已經畢業的,無論是老師還是家長,當你走過校園時,一定可以找到一些自己曾參與創作的東西,無論是有形的還是無形的。即使因為時間久遠什麼也找不到了,我們仍然會記得,並且知道它曾經存在過,不會消失得無影無蹤。你一定還記得除了學習和必須參加的星期六義務勞動外,我們還不知疲倦地一起烹飪、畫畫、塗色、妝扮教室、一起突發奇想、一起排練、一起建築房屋、修補和採購,我們把自己的精神都投入到這一切工作中來,某人投入得多些,某人投入得少些,某人經常參與,某人偶爾為之,某人出於自願,某人受人之託,無論如何,每個人都投入了哪怕只是一小部分自己,因為我們懂得,這不是對自己未來的投資,也不是在往學術知識的儲蓄罐里添加什麼新東西,而是在為公共事業、為所有人、為我們的學校付出時間和勞動。要知道學校是真地懂得接受這一切的。學校的接受讓我們想再次付出,學校的接受讓我們的勞動成果不會被漠然視之,學校的接受讓我們感受到了被需要和被重視的幸福,這促使我們不光去索取,同時也去付出。難道孩子不是在年幼時就該被教導,家就是一個索取與付出相互交換的地方,我們在享用別人提供的東西的同時也要去做對別人有益的事嗎?如果像多數人認為的那樣,我們是生活在一個由消費者構成的社會中,難道最重要的不是讓孩子從小就學會均等的索取與付出不只適用於家里,還應適用於社會嗎?難道在聲名狼藉的全球化浪潮下,讓人們從孩童時就意識到,在這個諾大的世界上他有權獲得自己獨一無二的位置不是非常重要嗎?因為他可以也願意為這個世界的美好貢獻自己的力量。對於我們中的大多數人來說,學校就是第二個家,因為在真正的家庭中所有人都是平等的,沒有單純索取的人,也沒有單純奉獻的人。我還記得,對於我們這些在成人誘導下養成了只知道吸收信息,不知道交換信息的習慣的小孩子來說,能夠意識到我們親手做的一些東西突然間被需要被重視是多麼重要的一件事。比如我第一次織的小羊羔,還有朋友們的小羊羔,在那次聖誕集市上有人提出想購買(哇!這說明我們織的小羊羔很漂亮!即使你覺得小羊的頭和腳沒有什麼區別)。我還記得學校旁那些我們一起製作的長凳,記得禮堂里紅色的帷幔是用我們六年級時在小吃店打工賺的錢做的,還有我的那幅點綴了展覽會的裱框畫作,在學校雜誌上發表的文章,還有我們在奧地利的比賽中獲得的勝利,觀看完我們無數次的戲劇演出後觀眾的掌聲和眼神,記得看到我們為他們做的聖誕螺旋後小孩子的臉,記得當我唱起《瑪利亞致她的小耶穌》這首歌時老師眼裡的淚水,那是他教我唱的,記得看到我跳歐里狄克⑥時媽媽的眼淚和微笑,記得當我們離開學校時老師們的眼淚和微笑,其它還有許多許多……還有,你知道嗎?今年春天我發現我們的栗樹上長出了第一個花房,這代表著以後肯定會結果兒的!一定會!看,這就是我們與學校互相給予的。
這張清單每人都有一份,每個人都可以細數無數的事情……而最有意義的是,正如你所見,學校會把所接受的一切加倍返還給我們,她把那些難忘的瞬間永遠刻畫在我們的記憶中,教我們區分何為標,何分本。我們因此而成就了自己,學校也因此,在眾人多年的努力下,成就了她自己。現在母校已經20歲了,許多東西一去不返,她的面貌也有諸多改變,我不知道現在的教學大綱是怎樣的,但我絕對知道,母校那留取我們所有希望和努力的天性永遠不會改變!因為是我們創造了這樣的學校,這種魔力會一直延續下去。夥伴們,小朋友們和大朋友們,家長們和老師們,熱愛我們的學校吧!不要羞於、也不要吝嗇將自己的時間、精力和天分貢獻出來,你們的付出將得到百倍的回報。也不要試圖從學校榨取儘可能多的東西卻不拿任何東西來交換,學校不該是這個樣子的。也許,您在這裡不可能學到所有的學術知識,但一定會學到施受相與的道理。施,不會讓你有所缺失,只會讓你更加富足!智者說,世上所有的一切都是由能量流動而成,如此說來―― 正是施受相當在維持著生活的正常運轉,讓我們生而為人,並成為幸福的人。
時光遠去,我無法再分辨出學校所有樓層里的學生們的臉,也已經習慣了路遇素不相識的老師……但我並不會以此為窘,因為,只要有學校在,我就永遠有地方可去。我們曾為她付出的一切成就了她,讓她彷彿充滿了活力。她就像老家,會成為我們一生源源不斷的力量、支持與愛的源泉,無論是在現實中,還是在記憶里。
全文標註:
① 現在俄羅斯的教育體系中,初等和中等學校教育分成三個階段,共11年:4年初級普通教育(小學)、5年基本普通教育(初中)以及2年中等(完全)普通教育(高中)。因此,俄羅斯的華德福學校沿用了這一體系,將華德福中學的最高年級定為11年級。
②俄羅斯傳統的中學畢業生(9年級和11年級)的節日,時間一般在5月底,所有科目學習結束後,畢業考試未開始前。節日的象徵意義是為多年的學習生涯划下句點。
③聖誕節前舉辦的集市,最初誕生於德國和奧地利,後又在其它國家流行起來,成為了聖誕節的傳統活動。
④文中未作具體說明,譯者根據上下文理解為學校內刊名。
⑤聖誕節前的四個星期為降臨節。
⑥希臘神話中歌手俄耳甫斯的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