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開始,孩子們學習植物,觀察與臨摹是重要的手段,為什麼五年級開始?因為五年級孩童的自我在三年級較明顯呈現後,五年級得到加強。自我是具有主客體兩分性質,觀察者和觀察對象之間必然是兩分的,否則觀察者沒辦法進行真正的觀察。觀察者必須把主客體之間保持一定的距離,客觀地觀察,如歌德所倡導的觀察法,即嚴格地區分對對象的客觀描述和主觀感受,為尋找現象與意義之間的聯繫提供了路徑。
觀察的下一步是尋找意義,思考現象與本質之前的關聯。這裡需要做的是大量抽象的工作。六年級孩子開始現象物理學,運用聽、看、觸、聞等辦法進行對現象的把握。七年級生理學的學習,天文學的學習,也是同樣的辦法——通過人的基本體驗和觀察尋找現象後面的意義。
有了基本的體驗和觀察作為基礎,科學定理和定律的推出就有了確實的意義。同時,也提供了孩子發現和創造的可能性。現代科學的發展是靠需求推動,當孩子掌握了基本的理解和技能後,他可以根據社會生活需求,通過背後的意義去找到現實的解決辦法。
還有一種可以叫做觀察的辦法——閱讀。通過文字進入到內在思想與生活世界。這種觀察是用思想去觀察,用思想覺(the sense of thought)去直接關照他人世界。孩子學會用概念,判斷等手段去「觀察」觀念世界,並學會客觀地觀察觀念世界,從提供的不同觀點出發。另一方面,是看到如何一個觀點、觀念,衍化出一整套的邏輯系統,比如十一年級以上,特別是十二年級,孩子必須學習觀念世界的存在於特質。
思想覺與思考本身有什麼關聯與不同?思想的覺知過程與思考的邏輯過程是不同的,是一種直覺性的思考。
另外談一點施泰納反覆強調從人出發的意義,人是萬物之靈光。我們所有接觸、思考的一起都是從人出發的。在華德福教育中觀察天文現象為什麼一開始不用天文望遠鏡?如果你一開始就用天文望遠鏡去看,你根本就不知道你在看什麼,也無從體會斑斕星空的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