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德福教育創始人魯道夫施泰納在他的著作「<節日及其含義>說到:「節日不只是紀念偉大的歷史事件和基督教傳統,而是揭示一年的精神,揭示精神的事件、季節和自然的節奏,承載著人類意識演變、發展、深化的過程和意義。」
作者:張俐老師(博客)撰文:2014年12月4日
前段時間,當我在微博上說我在加拿大幫助一所幼兒園幫助準備聖·尼古拉斯日的活動,有朋友問到這是什麼節日?也有朋友問到冬至節到了該如何準備深冬花園的慶典? 這些深冬花園到底是什麼活動?和聖誕節有什麼關係的?我們作為中國華德福幼兒園老師能模仿嗎?能用嗎?還是一味地排斥?這些節日活動是否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慶祝中國傳統節日?
因為華德福教育是基於對人的認識,對自然宇宙的關注,對人的意識的研究的基礎之上的,所以華德福幼兒園和學校非常注重節日慶典。但是當我們要籌辦各種節日活動時,首先需要追溯到這個節日的本源,深入地去理解這個節日背後深層的精神意義,找到人類和自然的關係,以及那個特點時刻人的心靈意識特質。從這個角度出來,就能研究和辨識出我們該慶祝什麼樣的節日?什麼內容?什麼方式了?也就可以思考是繼承傳統的節日慶典方式,還是進一步創造出更加適合當今孩童和人類的節日慶典。
waldorf學校的最顯著的特點之一是它的節日慶祝活動。華德福教育創始人魯道夫施泰納在他的著作「<節日及其含義>說到:「節日不只是紀念偉大的歷史事件和基督教傳統,而是揭示一年的精神,揭示精神的事件、季節和自然的節奏,承載著人類意識演變、發展、深化的過程和意義。」
「節日是一年的結點,使我們與宇宙的精神鏈接」—-魯道夫『施泰納
由此看出,節日是在一年之循環規律中,人和自然、和宇宙之間的節點,也是一年中的時間節點上,人的意識發展的呈現。所以,世界各個民族文化中的節日在最初的時候,一方面是源於人類對天地的祭祀,是對自然界的敬畏和感激而產生的儀式活動,是向外的活動。另一方面,節日的緣起和方式也是人的意識狀態在某個時間節點的特質,是向內的的活動。這兩個特質都和時間,空間有著密切聯繫的,所以節日也是最能體現當地、當時的傳統文化特質的活動。當然,在某些文化中,這些特質又和宗教思想融合,成為一個具有宗教特質的節日。
眾所周知,聖誕節在西方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日,而西方華德福學校對聖誕節的慶祝雖然是一個例行的傳統活動,但因為華德福教育的認知,這些慶祝活動從意義和形式上在很大程度上已經超越了傳統的宗教範疇。 從12月1日到12月24日聖誕前夕,在西方傳統中被稱為Advent time,在華德福學校也會有很多慶祝活動,但活動內容卻具有了自己的特色。如:Advent garden(深冬花園),還有在Advent的那四個星期里,每一周都會多點亮一根蠟燭,並把一個新的元素帶入到季節桌、故事和手工活動,第一周是礦物,第二周是植物,第三周是動物,第四周是人類,象徵著每一個世界的依次降臨等。當然還會有一些傳統的活動,如:三個牧羊人之劇,天堂之劇等,即便是延續了傳統劇目,但多多少少也會有一些改編。
從人智學的角度來看,聖誕節是一個時間和人類意識的轉折點,從冬至那天開始,外在的自然中,黑夜開始縮短,白天開始變長,光明越來越多,自然開始慢慢蘇醒。可儘管如此,但整個世界還是被冬天的黑暗和寒冷籠罩著,對我們的內在世界來說,這些深冬的黑暗和寒冷,也象我們遠離精神世界,在物質世界中的黑暗和寒冷一樣。這時的我們就需要一盞明燈來帶領自己穿越黑暗、恐懼和寒冷。 施泰納認為這盞明燈應該是我們每個人自己的意識覺醒,而非外來的,當然我們還是需要幫助,但最終是應該由自己內在的明燈去照亮自己和世界。施泰納也認為基督的入世為人是一個偉大的精神自我到人世間的入駐,他給人類帶來光明、智慧和勇氣,更重要的是給予整個人類一個典範和指引,讓每個人認識到自己也是一個獨立的精神個體,也是由精神世界而來的,自己的意識覺醒就如同一盞明燈需要被點亮,然後去照耀自己和世界,讓原有的本性和神性成為自己身體和心靈的主人,而非被物質世界中的慾望和低層次的力量所控制,就好像是每個人都可以成為菩薩和佛,關鍵在於每個人的意識和修為。
我們人類是由四元構成的,和礦物界分享的物質身體,和植物界分享的生命體,和動物界分享的情感體(星芒體),第四個是最核心的,那就是屬於人類特有的,來自精神世界的「我」,那是每個人獨一無二的精神個體。一個人的成長其實就是自己獨一無二的精神個體逐漸進入和作用於慢慢成熟的身體、生命體和情感體的過程,讓那個「我」成為自己身體和心靈的真正主人。從在這個意義上再來看聖誕節,就會發現,這不僅僅是一個傳統的宗教節日,而是呈現整個人類意識演化的歷程,是一個人的意識入駐的呈現,因為在地球上每個角落,人們都是以這樣的方式成長著,成熟著。所以在Adevnt期間,老師們或家長們希望通過季節桌、故事或手工把礦物、植物、動物逐漸地呈現出來,最後是人,象徵著在黑暗和寒冷中一個精神個體的降臨。
Advent garden(深冬花園)也是在這個認識基礎上的一個創造。 1926年,第一所華德福學校的治療輔導教師卡爾·舒伯特博士在人智學的啟迪下,採用大量的螺旋運動作為一種針對節奏和感覺系統的治療形式,幫助那些有需求的孩子。後來,為了深化Advent期間的節日慶典,他從一種來自巴伐利亞自傳統中的苔蘚和樅樹枝修建的花園得到靈感,創建了一個用苔蘚和常青樹枝搭建的大螺旋,並把一隻點燃的蠟燭放在螺旋的中心,讓每個人握捧著插有蠟燭的蘋果沿著螺旋走到中心,點燃手中的蠟燭,再從另外一個方向沿著螺旋走出去,並把點燃的蠟燭放在螺旋小徑邊,每個人一根蠟燭,直到整個螺旋花園被照明。這樣一個走進螺旋和走出螺旋的過程象徵著每個人都在人生旅程中前行,都會走進黑暗和寒冷。然而這個過程中,總是有一個永恆的光明在那裡,幫助每個人能點亮自己內心的光明,照亮這個世界,並完成這個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