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注:基于适量阅读的原则(过量的内容不利于消化),我们将长的章节分为几个部分发布(每周五更新一篇),特此说明。本篇为第四章第六部分(更多内容请阅读《自由的哲学》中文版连载专题页)。如果您愿意,请协助传播;如果您喜欢,可以点文后的赞赏链接,请译者喝杯咖啡或清茶。
特别说明:《自由的哲学》中文连载所有内容均由译者授权发布,仅供学习,严禁转载。
专题:《自由的哲学》中文版连载
出品:ChildLeaf Studio(子叶工作室)
第四章 作为感知所得的世界 (6/6)
[437] 此外,在整个推论中还存在一个缺口。我正处于这样的位置:我跟随自身机体中的过程来到大脑中的过程,尽管当我越趋近大脑核心过程时,我的认定就越成为一种假想。外部观察的通路随着大脑过程而终止,更确切地说,它其实是终止于此处:当我在借助物理、化学等辅助工具和方法来检测大脑时,我所能感知到的。而内在观察的通路则始于感觉,直至由感觉素材构建起的事物。在由大脑过程转变为感觉的时候,观察通路被中断了。
[438] 相对于天真意识的观点,即所谓的“朴素实在主义”{naive Realismus},这里所描述的思考方式,被称为“批判唯心主义”{kritischen Idealismus}。后者犯下了这样的错误:将其中一种感知所得视作图景;而在对待另一种感知所得时,却像其所驳斥的朴素实在主义一样,理所当然地将其接受。批判唯心主义试图证明感知所得具有图景的属性,却天真地将人自身机体的感知所得视作客观确凿的事实。不仅如此,他们还没有意识到自己已将两个观察领域混为一谈,而其间找不到任何关联。
[439] 只有当批判唯心主义以朴素实在的方式,将其自身机体作为客观存在来接纳,他们才能反驳朴素实在主义。一旦当他们意识到,对其自身机体的感知所得,与那些被朴素实在主义者认定为客观存在的感知所得完全一样时,他们就无法再将前者作为其理论的坚实基础了。他们似乎也必须将其主体有机组织视作纯粹的图景综合体。但因此,认为被感知的世界内容是由精神机体引起的这一考量,便不再具有可能性了。我们似乎也必须接受,对“色彩”之图景仅仅是对“眼睛”之图景的一个“修改”。而所谓的批判唯心主义,若不借用朴素实在主义,便无法证明自己。只有当朴素实在主义的自身前提,在另一领域未经验证但仍被视作有效时,它才可被反驳。
[440] 而这一点是肯定的:在感知领域内的研究,无法证明批判唯心主义的观点,也因此无法剥离感知所得的客观属性。
[441] 同样,也不能将“所感知到的世界是我的图景”这一理论视作显而易见,而无需任何证明。叔本华{Schopenhauer}的著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i]是用这样的语句开篇的:
[442] “世界是我的图景{Vorstellung/表象}[ii]:——这是一个真理,对于任何一个生活着和认知着的生命存有都有效的真理;尽管只有人,能将其纳入反思、抽象的意识中。并且,要是人真的这样做了,那么在他身上就有了哲学式的慎思。于是,他就会清楚而确切地明白,他不认识什么太阳,什么地球,而永远只是眼睛,是眼睛看见太阳;永远只是手,是手感触着地球;他就会明白围绕着他的这个世界只是作为图景而存在。也就是说,世界无一例外地只处于一种与“他者”的关系中:“他者”对其进行着图景化,该“图景化者”便是人自身。——如果有一个真理可以先验地说将出来,那就是这一真理,因为这真理就是一切可能的、可想得到的经验所同具的那一形式之陈述。它比其他一切,比时间、空间、因果律等更为普遍,因为所有这些都要以它为前提……”
[443] 这一整段,在我前述事实面前就无法成立:眼睛和手,就像太阳和地球一样,同属于感知所得。以叔本华的意思,并借用他的表达方式,我们可以反驳:看见太阳的我的眼睛,感触地球的我的手,就像太阳和地球一样,都是我的图景。因此,无需更多阐述,就能废除这一理论。因为,只有通过我真实的眼睛和真实的手,才能拥有对太阳和地球的图景——作为自身之“修改”。而我对眼睛和手的图景无法做到这一点。但批判唯心主义也仅能就此进行陈述。
[444] 想要理解感知所得与图景之间的关系,批判唯心主义是完全不适宜的。它无法明确区分,在感知过程中感知所得上发生了什么,和它在被感知前什么东西已必然存于其中[iii]。就此,我们必须辟出另一条路径。
(翻译:王欣 校对:伍丹)
◂ 第四章完 ▸
小通知:因子叶工作室放春假,《自由的哲学》翻译更新暂停两次,分别是3月31日和4月7日。我们会从4月14日开始,继续更新第五章,感谢您的关注和支持。
扫码关注ChildLeaf公众号,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和讨论
[i] Arthur Schopenhauer(1788-1860),德国哲学家、美学家,唯意志论代表之一。Die Welt als Wille und Vorstellung\《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著于1818年。
[ii] 关于Vorstellung一词的翻译,参见第四章(3/6)注释[ii]。
[iii] 见[424]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