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平安度过两周——山田班简讯之三

IF

我们还讨论了如果万一孩子发生意外,这责任谁来承担?如果是看守户外的老师,老师会承受不了这份压力。如果是家长,也不合理。家长把孩子交给了老师,也就是监护权给了老师,发生意外,难道要家长承担全部责任?有家长说,如果在老师已经尽责的情况下,孩子发生意外,他愿意承受后果。有的家长说,还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无法表态:孩子发生意外,家长后果自负。

安全意识怎么强调也不过分。我请家长们看看周边的环境,一起来发现安全隐患,一起来为孩子创设安全的环境。

另一个重要的议题是,多少家长真正做到了让孩子每天洗全家碗、扫一次地,晚上六点之前回家。平时我在班级问孩子,这次我直接问家长。有位家长说,开始他很认真地要求孩子做到,时间一长就放松了。有位家长问孩子不愿意做,一定要求孩子做,是否在强迫孩子?她难以认同强迫孩子去做事情。

有一天我去一位孩子家吃晚餐,正好看到孩子在拖地。我分享道,这是一个孩子应该的样子。他作为家庭成员之一,到了一定的年龄,理应分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将来这个孩子会成为社会的一员,会有自己的家庭,他也要承担社会的责任和家庭的责任。如果孩子小的时候,我们就开始培养他承担责任的品质,将来他一定会成为富有责任心的人。

我们的教室,每天都必须有孩子值日才能保持教室的干净整洁,不能因此说我们强迫孩子打扫卫生吧?世上有很多的事情,不是凭着兴趣去做的,比如扫地、洗碗、做作业,而是凭着责任心去做的。许多年前,我曾经遇到一位二年级的家长,在冬令营期间,她的孩子参与活动,经常难以坚持到最后。妈妈说她特别的后悔,在孩子小的时候,她只知道要尊重孩子,如果孩子不愿意,就不强求他,完全凭着孩子的兴趣,想怎么做就怎么做,想做多少都可以。结果到了上小学阶段,她发现孩子在家无法完成作业,无法坚持做完一件事情。

德国的一位华德福老师,她说她坚持每天做一点木工,直到作品完成,就是要让孩子知道,这是每天必做的工作,不是出于兴趣,想做才做的。

我三番五次提醒家长要督促孩子做到,打电话、发微信、写在简讯里,把每周做家务的统计结果归纳后发给大家,还把相关的文章发给大家,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家长还是做不到。我不奢望一呼百应,但这样“苦口婆心”还是无动于衷的话,我觉得没有力量带这个班级了,我筋疲力尽了。督促家长让我感到自己的无能。

也许有的家长感觉自己去做远比督促孩子去做容易得多。可是家长不能永远代替孩子去做,家长的督促也是孩子成长的需要。孩子不仅需要我们提供衣食住行,需要温暖的家庭氛围,还需要我们的引导,需要我们的管理。

家长会之后,周五统计哪些孩子没有做到,人数大为减少。

遵守规则

我一直想就这个话题,专门写一篇文章,但深知这个问题太艰深和广泛,我恐怕难以驾驭。

就说说我们班的规则吧。去年9月开学的第一天,我立的第一条规则是别人说话时,其他人要保持安静。这条规则并不是我事先想好的,而是课堂上出现了问题,现场制定的。在我反复的强调下,孩子们基本上能够遵守。我们班有位孩子,说话声音比较小,口音不太清楚。开始每当这个孩子分享时,别的孩子就不耐烦倾听,说起话来。但我几次要求后,每当这个孩子发言时,班级是最安静的时候。可是毕竟他们是小孩子,我没有要求他们做到绝对地遵守。比如新闻分享时,遇到感兴趣的话题,比如狗、狐狸等,孩子们会兴奋得说起来。午餐也是如此,比如飞进来一只虫子,孩子们议论纷纷,这时,我会等待,而不是立即要求他们安静下来。

2012年12月我应朋友的邀请去了温哥华,在当地的华德福学校观摩课堂教学。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优律诗美课,以往我在国外看到的是老师需要花精力去维持课堂纪律。而这位老师非常严格,她下达一个指令,孩子必须照着做。比如下一个指令是脱鞋,如果孩子提前几秒钟脱了,不行!必须穿上!个别孩子发出一点声音,老师马上让他到一旁罚站。我观摩的是一、二年级的优律诗美课,按理是最难管理的年级。但老师不需要花时间去维持纪律,我观摩之后赞赏不已。可是几天后,学校的一位家长告诉我,有的低年级孩子害怕上优律诗美课。这让我非常的震惊,那么好的老师,会有孩子感到害怕!我联想到老师的课堂管理,尽管有效,是否过于严格?

当我自己亲自带班的时候,我提醒自己要找到中庸之道,不能严格到孩子害怕上课、害怕我。又不能松散到课堂没有纪律,像一盘散沙。因为是中庸之道,我需要反复经常地琢磨,到了什么火候该做什么了。我自信到目前为止,班级没有孩子害怕我,害怕上我的课。但另一方面,是否给予到足够的纪律要求?

上半年资深的华德福老师本(Ben)来听我的课,在语文版块中,我在黑板上写古代字,孩子们猜猜是什么字的环节,教室里总是比较嘈杂,有的孩子是因为猜字在说话,也有的孩子不是。我想过这时也该要求孩子安静吗?下课后我问本老师的意见,他说不用。孩子写字的时候,要求他们保持安静即可。是的,每次孩子沉浸在写字时,教室里是一片宁静。不能要求孩子整节课都保持绝对的安静。我可以那么做,但要付出代价。一节课也要安排得有张有弛,该让孩子有点闹的时候,就闹一会,反正是在老师的掌控中即可。

在小白楼时,有好些家长来听课,有的家长建议新闻分享时,对孩子要求再严格一些,一个人说话,别人要保持绝对的安静。孩子好说话,部分原因是小白楼的环境所致,部分原因是我的要求还不够严格。

离开小白楼后,我强化班级规则,无论是上课讲话或下座位,累计3次,放学后打扫卫生,如果累计5次打扫2个卫生间。这个处罚,班级的孩子是认可的。我说我不愿意这么做,是否能找到更好的方式?如果没有的话,暂时就这样了。上课遵守课堂纪律是为了所有的人。

自从到了新教室,第一周有6、7个男孩接受打扫卫生的处罚。到了第二周,有2、3个男孩。只有一个孩子几乎每天都被留下来打扫卫生。

我非常推崇《给孩子立界限》一书。书上说道,如果孩子达不到父母的要求,就让他承受一个他更加不愿意的结果。比如一个孩子总是在别人说话时插嘴,提醒几次无效后,就告诉他如果再做不到,今天他不能参与谈话。或者,家长告诉孩子3点前必须把房间收拾好,全家出去玩,如果做不到,就留他一个人在家。

有人认为给予孩子的处罚要和他的错误有关联,按照这样的处罚原则,孩子上课说话或下座位,应该罚孩子静坐。可是这样的孩子本来就比较好动,我想让他们打扫卫生是否是更好的选择?他们的行为影响了班级,要为班级做点事情。如果在每天早上保持安静的2分钟,不能做到安静,这样的孩子,我会留下来静坐几分钟。

有时我也会利用惩罚的机会,让一个孩子教其他孩子吹笛子,教的和学的都是被罚的孩子。坚持认为给予孩子的处罚要和他的错误有关联的人,对我的意见可能更大了:把吹笛子作为一种处罚方式,会让孩子失去对音乐的享受。如果这些人在班级每天和孩子们相处,就会感受到,不但没有影响到孩子对笛子的享受,有的孩子通过这样的方式,慢慢学会了吹笛子。而帮助别人学会笛子,会让他感到愉悦。每次我都会谢谢这样的“小老师”。

孩子的错误层出不穷,我做不到为每个错误的行为找到和错误相关的处罚。把打扫卫生作为处罚的一种方式,不排除可能会让孩子产生劳动是处罚的观念。但比起对孩子的任何胡作非为,老师不做任何处罚来说,在我看来前一种做法的弊端就微乎其微了。后一种做法的弊端更加严重。一年级时,一些人对我的课堂管理是有意见的,觉得不该罚孩子打扫卫生,甚至不该有惩罚。意见听多了,弄得我也束手无策。毕竟我也是第一次带班,我也不知道自己这样做真的是对的吗?有更好的方式吗?不处罚孩子,用故事、画画、多一些的律动,真的能代替处罚吗?我感到非常的困惑,也因此难以信心十足的去约束孩子的行为。

暑假我读到一本书社会学的名著《道德教育》,作者涂尔干认为,处罚是为了维护良知。孩子们深知我为什么会惩罚他们,不是因为违背了我的权威,而是为了一个更高的原则。

孩子小的时候,我们给予的规则,慢慢会内化为孩子内心的规则,甚至建立起他内在深层的安全感。一位年轻的女孩告诉我,她和男友经常吵架,苦恼之下,她去咨询了心理医生,心理医生告诉她,原因在于她缺乏安全感,安全感的缺失来源于小时候家长给予的规则太少。女孩告诉我,她的妈妈总觉得孩子与人为善,品行端正就可以了,生活中的细节哪些需要遵守,妈妈也不清楚。

对小白楼的回忆

huiyi huiyi2 huiyi3回到学校上学的第一天,我请孩子们回想一下在小白楼的快乐时光,然后画一画。

形线画和古代字

10月27日是语文版块的第一天,我们延续了前一个数学版块的内容,再次画了九宫格,里面填上1至9的数字,让每行每列三个数之和等于15,对角线上也是如此。一年级上学期练习时,数字是按照河书洛图填的,我让孩子们每行每列加一下,发现规律。这次我让他们自己去填,使得每行每列的数字之和为15。“哪个数字应该放在最中间?”在我的提示下,孩子们终于完成了九宫格里的数字。


【投稿须知】想要投稿?想要发布招生、招聘、培训及工作坊信息请进

You Might Also Like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