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错误的同理,是一种伤害

那一天,我问清楚了事发的经过,这个孩子是在无预警的状况下,被飞奔而来的朋友狂打的,事发的当下,妈妈也吓到了,只是抱着自己的孩子,对着别人的孩子说:“没关系,我知道妳不是故意的。”

我问妈妈:“如果你有一天妳出门有一个曾经的朋友,忽然飞奔而来狂揍妳,妳会不会害怕?会不会恐惧?”,妈妈说:“这当然!一定吓死了!”

我请她想想,如果这时候妳老公把妳救下来却对对方说:“ 没关系,我知道妳不是故意的。”,这样的妳还会爱这个男人吗?

妈妈马上反映说:“当然不会”,我说:“没错,妳想同理对方却伤害了自己的孩子,孩子跟妳一样不但恐惧还感觉被自己的妈妈遗弃,她已经不相信妈妈会站在她这边,也不相信妈妈会在她最无助最恐惧的时候帮她,未来孩子就算遇到什么也不会想跟妈妈求助,现在孩子还需要妳,紧紧的拉着妳,是因为她必须依靠妳才能活下去,她必须靠着妳活着,所以,她拉着妳就像拉浮木一样,恐惧的怕被伤害与遗弃,却对浮木已经没有了信任,如果再大一点,她会学着打回去,因为她认为只要不是故意的,就可以打人,同理对方的孩子也是要看技巧的,背后的价值观,其实伤孩子伤很大。”

于是,我开始教这个妈妈用各种的方法找回孩子对她的信任与安心,毕竟,一个孩子活在一个随时会被打、没有人会帮她的恐慌中,心理就像是一只随时被老虎追赶的羚羊,无时无刻交感神经是被启动的,那种压力启动了身体的防御机制,心跳加速、血压上升,这样的孩子如果没有好好的将心中的恐惧抹去,学会放松,血压上升的防御系统一直高昂,或许没多久,就有怎么降都降不下的血压了。

没有家暴的孩子,却有着家暴孩子的心理创伤,孩子的妈妈对于自己用错方法同理对方而造成自己孩子的伤害,心中莫名的生气,也很气对方的孩子,我告诉她:“没必要生气的!对方的孩子也是没被帮助,当他打人的时候,会被妈妈抱着同理说,一定是对方做了某些事情才让你生气,所以你才打他的对不对?”

这样的孩子被用这种方式同理,只会让那个孩子跟周边所有看到的孩子以为“只要我有理由”“只要说我还在练习,就可以打人”,最重要的是,当我打人的时候,我会被妈妈抱着同理、大人会来帮我说话,孩子以为这就是一个跟妈妈讨爱的方法、吸引大人注意他的方法,一个可以让妈妈爱他的方法,所以问题会一直反复下去,他也很无助,因为从没有人看到他用错了方法跟别人互动、用错的方法讨爱。

过了几周后,我再度看到这个孩子灿烂的笑容,她不再扒着妈妈,眼中多了一点淘气与可爱,不再惊恐, 孩子可以跟长辈相处, 妈妈可以离开她去办自己的事情,孩子也开始信任周边的大人跟孩子,那时候的妈妈才知道,原来她的孩子害羞怕生恐惧与人接触,不是“天生气质”。

有一天,我们大人谈到当初伤害她的孩子名字,小女孩整个人焦躁起来开始烦闷的用手抓着她的背说:“妈妈,我好痒,我好痒!”,妈妈拼命地帮她找哪边痒,孩子还是继续焦躁又想哭的说:“我好痒,我好痒!”,妈妈有点急了,拼命地问:“是这里吗?是这里吗?”

我在一旁,抱着我的孩子,轻轻地告诉她:“不要怕!慢慢说,妈妈会帮妳的!”“妳的妈妈会帮妳的!”“妳的妈妈一定会帮妳的!”,小小孩认真地看着我,看着我如此认真地且反复的告诉她:“妈妈一定会帮妳的!”

孩子心情稳住了,本来在地打滚说痒的她,爬了起来开始玩,妈妈狐疑地看着我,我说:“她听到那个人的名字,还是会有反应,反映在身体上,其实,她只是想知道,妈妈会不会帮她,现在,把妈妈的会帮她的这个信念给她,让她安心与放心就好,等慢慢大了以后再教她自己帮自己。”

那一天,那个妈妈很感叹地说:“原来,这么久都还没补得回来?”

那一天的我,离开的时候想起了这个妈妈的感叹,被打的孩子身心所的受伤怎么可能被一两句“一定很心疼吧?”“回去好好安慰孩子。”这些外表温柔却看不到问题严重性的语言所打发?被打的孩子身心所受的折磨,不会因为对象是大人还是孩子而有不同,就如同,大人被同样高度体重的人暴力以待,所受的身心创伤,还是需要很多时间一一弥补,只是父母有没有办法真的发现,孩子已经身心俱创了?

那时候的我想起了之前那个小小孩的矫正鞋,想起了许许多多想尽办法要来求救的孩子,忽然惊觉,当父母一昧的责骂,跟看不懂孩子需要协助的点时,只是用同理的方式“暂时”把孩子的情绪压下去,忘了背后孩子学到的价值观会让孩子长大以后在社会中反复碰壁,忘了孩子用错方法去讨爱、忘了孩子其实一直过得比大人还紧张,这样的孩子,并没有比较快乐!

我一直在我的部落格中说我如何同理孩子,慢慢的我却看到了很多很奇怪的同理在网络上盛行,在孩子打人的时候抱着同理“你东西被抢了很生气呴!”,却没看出孩子用错方法跟别人相处,协助孩子们用各种的方式一起找出双方都可以接受的方式,只传达给周边所有的孩子这样就可以打人,这样就可以被拥抱讨爱的认知,所以连旁边的孩子也学同侪开始打人,然后慢慢的只能待在那样的团体,因为这样的孩子出去都无法跟别人相处。

明明孩子人际关系卡住了,乱打妈妈生气,还告诉孩子:“我知道妳很生气,一定是吃醋我抱妹妹吧!”,却忘记了妈妈去看懂孩子的困难,也告诉孩子他用错方法跟妈妈表达他的愤怒,只给孩子理解“我生气了就可以打妈妈出气”的认知。

明明孩子开始咬人了,用好几十年前的书的例子来告诉自己“这个年纪的孩子这样很正常”,让孩子以为这样是正确宣泄情绪的方式,却忘记去想,精神正常的大人在那个时候想咬人?在社会上的哪一些人会乱咬人?忽视了看孩子正在满满的情绪中,无法说也孤立无援,只有藉由咬人宣泄那满身的愤怒。

而那个当下,号称爱孩子的大人,在哪里?

于是,我开始懂了,那种错误的同理,说穿了,对孩子来说也只是一种表面和谐的伤害。

愿天下所有的孩子,都如同这首歌一样,都可以让孩子自己有自信的唱出:“阮(编者注:音为ruǎn,既为姓氏,又是一种乐器名,还可解为闽南话中的”我”。)有人疼, 有人用生命保护,阮会勇敢走出每一步。”


【投稿须知】想要投稿?想要发布招生、招聘、培训及工作坊信息请进

You Might Also Like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