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不只美国是个“大熔炉”。整个世界成了一个文化和种族的大熔炉。在这个世界上,很难找到一个地方,那里没有多样文化的聚集。这给我带来了很多的思考和问题。民间精神何在?他们是否旅行,他们是否互相同化?比如说,北美的民间精神是什么?人真的会投胎转世吗?如果这是真的,正如斯坦纳所言,我们的前世也许曾经生活于其他的种族和文化。也许这是我们今生不断学习共同生存的一部分?当然了,我们无法清楚地知道我们的前世,但也许会在灵魂深处有所意识。我们从不同的故事中体味不同的文化,体味故事来源的那个地区的文化。我们是否在进一步地感知他人的情感,以求感同身受?我们开始品味别的文化,很快感觉其实并不是别的文化,而是越来越像我们自身的文化。
我们称之为童话故事的,其实是精神世界的真理。童话故事运用语言智慧,穿着多姿多彩的外衣,和我们人类的心灵交谈,刻画我们个人的心灵成长。精神世界的真理,或神圣智慧(索菲亚)通过民间精神化身为地球文明。这是个普遍的真理,通过不同的语言文化被表现出来。没有一种文化可以垄断真理。也许你可以说某个地区的语言(比如英语)在讲童话故事时,听起来更美,但是也许我们要更加努力去吸取其他语言的智慧,通过美妙的翻译。
每听到一个故事,你都会想这个故事适合孩子吗?故事必须适合孩子的年龄。故事里主人公的任务有多难?坏人有多坏?这个故事是真的吗?特别是,讲故事的人和故事有怎样的渊源?首先故事里的画面要让我们自己觉得很舒服,就像是我们生活的场景一样。
我们还需要看看童话故事,传说,神话故事的区别。童话故事讲人类的心灵成长,主人公代表着我们基本人性的方方面面。传说呢,夸张点说,会将人类的人性挖掘到极致。神话故事讲人类的发展,世界万物由何而来。童话故事最适合幼儿的意识水平。
我们必须经常问自己,“孩子的梦幻意识呢?”孩子正在发展的意识水平是我们衡量故事是否适合孩子的标准。低幼期的幼儿正处在逐渐唤醒期,从梦幻意识到自我意识。这是一个逐步的化身,从孩子的生物体开始,在家人中,在家中,在一个特定的地点。孩子逐渐觉醒,意识到自我,七岁左右开始上学,我们开始引导孩子认知世界,一个更广阔的世界。幼儿首先是个人,只是逐渐地被文化环境塑造。你可以说-幼儿首先化身为一个人,然后成为一个世界公民。随着幼儿意识水平的发展,在父母老师的引导下,他们对世界的认知也会恰如其分地拓宽。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来说,他们的身体,他们的家,后花园,邻居,这一切一切就是他们的王国。
幼儿活在自己的梦想世界里,幼儿园老师通过言传身教指导他们。我们的目的不是唤醒孩子,而是给予他们足够的支持,支持他们逐渐地自我觉醒。所以,我们不是直接传授孩子抽象的知识。比如,开始讲故事前,如果我说:“这是玫瑰公主的故事,这个故事来自于德国的格林童话。”这样的开场白很抽象,等于无情地过早唤醒孩子。让故事本身呈现必要的信息,这更有利于幼儿每日变化中的生活。在我们讲述多元文化故事时,比如,非洲,亚洲,德国,北美,南美等等,故事的起源和文化背景只不过是一些抽象的知识。孩子们不需要这些信息,他们只需要故事本身滋养他们的生命。幼儿园的孩子不需要抽象的知识,能够触动他们的小小的心灵就可以了。我们可以通过包含视觉元素的偶戏来讲故事,当然,问题马上就出现了,主人公该是什么颜色的脸,什么颜色的身体等等。这个问题也许毫无意义,如果故事本身说明了小木偶有红的,蓝的或紫色的脸。不同颜色的脸代表了不同的精神面貌。是的,故事的重点是心灵的成长,而非物质身体的成长。
也许老国王,老王后是紫色的脸,着金装。傻瓜,笨蛋会是红色或金色的。这样的话,作为观众的父母或孩子可以想象他们为什么选择这样的着装,他们想表达什么。
什么地方?什么时候?任何地方,任何时候,都可以。故事开始了……
哎呀呀,我居然没有耐心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