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选择体制外的学校,不是因为害怕课业压力,是因为我对我的孩子有更高的期待。世界何其大,对于有旺盛求知欲的年轻人值得追求的事物千千万万,考上好学校只是人生阶段性的目标之一,不需要将之无限上纲成中学六年的唯一目标,以致压缩人生自我成长与生活追求的其他所有面向。看看台湾现在国中生的每一天,你觉得那是一个青春少年或少女该有的生活质量吗? 那些对知识没有好奇,对生活没有感觉,对生命没有热情的青少年,真是令我感到害怕。
我相信我的孩子在这些理念学校,透过良好的师生关系与正确的教学环境,可以进一步发展他们对学习的热情,并培养足够的学习能力,我希望他们永远对生命有一股热情,对世界有一份好奇,热衷学习,同时有一颗美丽而富正义感的心,能够关怀别人。
四 弟弟的华德福教育
我们家弟弟从三岁就读华德福幼儿园。今年要上小学,在我们确定读体制外理念学校,而且也不搬离台北等条件下,我们考虑种籽或华德福共学团体。暑假时弟弟有去种籽试读五天,第五天由校长老师们介绍种籽,我也有一些朋友的孩子就读种籽,但这次就读经验的确让我更明白华德福与台湾其他理念学校的差异。
相对于其他教育理论的世俗性格,华德福非常重视孩子身心灵的健康与自由,强调意志、情感、思考的平衡发展与灵性的力量,我觉得这是它最独特的地方,也最不容易为外人所理解。基本上,华德福的世界观就很不一样,我们的主流价值是将整个宇宙、整个大自然视为人类要加以利用的客体,甚至连人本身也都被物质化、工具化,强调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只功利地强调理性和知性的开发,而忽略人作为一个整体,身心灵各方面的平衡。可是在华德福的眼里,人与宇宙大自然同为一个整体,人与他所属其中的世界是有连系的,有情感归属的。所以人与世界万物的存在,除了这个物质环境,彼此间还有精神的存有。
华德福教育的创始者施泰纳对孩童的发展有所谓七年发展图像,0-7岁主要透过身体活动来发展意志力,7-14岁是透过心灵感知的经验来发展情感能力,14-21岁则是透过之前的情感基础来发展理性思考能力。他认为人的学习方式不是只有透过理性思维,除了身体操作以外,还有心灵感受的力量。孩童在各个人生阶段中渐进发展出不同的能力来理解这个世界与自我。可是我们的社会价值观都倾向让孩子提早学习理性思维,在孩子能力还不足的时候,不断对孩子说教,要孩子讨论与思考,反而让这个时候要发展的意志力与情感力都受到了伤害。
台湾体制外的理念学校已经有将近20年的历史了,当年成立之初,台湾刚解严不久,整个社会运动蓬勃发展之时,为了翻转以往填鸭教育的威权与压抑,他们都特别强调孩童的自主发展与思考判断能力,孩子很有主见,个个棱角分明。可是自从这几年我接触华德福之后,当我观察这些理念学校时,我特别在意他们的孩子是否有一颗温暖的心? 我并不希望我的孩子只是那种思考清楚,言词犀利,可是内心却很冷漠的人。我的想法是,虽然这些理念学校的老师都很温暖,也很重视孩子心中要有别人,可是如何让孩子心中要有别人呢? 除了老师做为典范外,这些学校的方式是「讨论」,「不断的讨论」。可是华德福在这个阶段的情感教育,不是靠言词讨论,不是用理性思辩,而是用图像式的心灵感受,用整个课程设计教育环境来滋养孩子内在的灵性力量。透过大人典范、透过故事、透过艺术活动、透过接触大自然等等,整个教育环境都在滋养孩子对人、对大自然有一颗温暖、谦卑、与感恩的心,这种情感的力量会向上发展为思考的力量,也会向下撑起意志力的行动。说个浅白的例子,假设他以后是个学者,因着他对自然对人群的关怀,会支撑他深入研究的热情,而他所研究的内容会是与这个世界有连系的,甚至化为实际改善这世界的行动,不会光只是在研究室发表一些对这个世界完全没有意义的报告。
我曾经和一位在学术圈的朋友聊天,她的孩子也就读体制外理念学校,我提到「谦卑感恩的心」,她的反应是,孩子小的时候,她不会要求他有礼貌,因为等孩子长大自然就都会跟人打招呼。但其实我所谓的「谦卑感恩的心」与他所理解的「礼貌」,这两者绝对是不一样的心灵层次。可是,对很多习于用理性思维的朋友而言,假如他又没有宗教信仰的话,他们很难真正体会什么是内在灵性的力量,什么是面对生命时谦卑而感恩的心灵感受,但这股力量却是与我们如何面对自己、如何面对世界的态度息息相关。
我当初带孩子进入华德福学校,单纯是因为他们重视艺术与自然,就像一位华德福艺术老师Christopher Guifoil所说的:「好美,你看到就会爱上。」可是,三年多下来我深深感受到那种因为规律的简单生活、美好的艺术活动与接近自然山林,所滋养出来的灵性力量--那种如同温暖的烛光,对人心灵的滋养,不仅给孩子,也给我自己内心一股稳定的力量。在这惶惶人世,那正是我们所需要的从容与笃定。
五 结语
人生何其广阔,可是孩子留在我们身边的期间却如此短暂,在这短暂的期间里,但愿我能给孩子足够的养分,让他们把根扎深,将来长成枝叶繁茂的大树时,才有足够的勇气与力量,挺住风雨;才有真诚的温柔与关怀,分享绿荫;才有清楚明白的方向,迎接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