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每个孩子生来就不一样 ——三个孩子带来的领悟(三)

编者注:本文是继《“乖孩子”背后的力量 ——玄鸟书屋2018年春季学期教学札记一》、《兴趣里的坚持 ——陪伴铭宇八年级自主研究(二)》之后的第三篇文章,欢迎阅读。

作者:吴文冰
首发:玄鸟书屋故事(公众号

天生“乖”的孩子没有问题,你无需去做什么力图改变,天生“不乖”的孩子也不是问题,关键是去观察去读懂一个孩子的“乖”和“不乖”所表达的意涵,然后自然就知道该如何去陪伴了。

1

小原

“哇,小原好乖好帅啊!”

2岁多的小原一定会定定地站住,非常坚定地大声吼道:“我不乖,我是坏人!”

有时候玩着玩着,甚至走着路,会忽然停下来,“哈”一声:“现在,我是坏人!”然后很凶狠的样子比划着武打的样子,或者一脚踢开喝完水的矿泉水瓶子。

然后很舒服的样子,结束这个坏人演习。

小鹭

“哇,小鹭好漂亮啊!”

小鹭小时候对见面就这样赞叹的叔叔阿姨从来就是极其愤怒地反馈回去:“不漂亮!”

让对方和我都感到极其尴尬。

如果说小原的反抗是坚定的,那小鹭的反抗就是带着痛苦的愤怒。有一段时间很困惑,这孩子是不是太不会领会别人的表达了?

这愤怒来自哪里?

后来慢慢领会,小鹭是一个边界感很强的孩子,希望得到尊重的需求感十分强烈。而这个忽然蹦出来的“你真漂亮”越界了,打扰到了正在认真走路或者正在聊天,正在看风景的她。即便说的是一句赞美的话,但是那个更本质的正在欣赏风景或发呆的“我”没有被尊重到,因此引来了反感和愤怒。

不是所有的时候小鹭都是这样强烈反抗的。有一些阿姨,在比较恰当的时机,比如正在小鹭渴望交流时,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小鹭好漂亮啊”,就会得到小鹭羞涩的一笑。

表哥铭宇

表哥铭宇虽然没有专属的手机电脑,却是一个技术控,家里基本上与手机,电脑,相机、打印机相关的东西交给他,他都乐滋滋的搞得巴巴适适。

表哥遇见得体或不得体的表扬,基本就是不受影响风吹过一般。

同一屋檐下,三个孩子天生来就很不一样。

2

表哥铭宇在华德福从幼儿园上到七年级,一路都是乖孩子,很安静,不爱运动,有一段时间对相机感兴趣,搜集了好多旧相机,买了各种摄影书,还经常去实体店看相机,最后搞清楚了自己对相机的兴趣超过了摄影。从七八岁开始,他周末和假期自己琢磨着学日语,阿拉伯语,还特意去买了大学教程。就这么混混沌沌到了七年级,渴望自学的愿望明显地呈现了出来,那就从学校课程体系里出来自学看看会怎样吧。终于有了能深入学习的时间空间了,然后他发现他感兴趣的是对学习日语这个过程有兴趣,而不是对日语感兴趣。类推,他对阿拉伯语也是如此。有一位拉丁语教授很想收他为学生,建议他学拉丁语或德语,认为日语不过是次生语言,阿拉伯语不如拉丁语,学好拉丁语欧洲语言不在话下。面对权威学者,他依然淡定地坚持自己的感受,他不在乎哪种语言更有现实价值,他就是对学习日语阿拉伯语的过程觉得有兴趣。我们看到的乖孩子有他自己的坚持,基本上不受权威的影响。无论觉得多么完备的教育体系,如果不观察独特的个体,就很难激发这个独特个体的潜在能力,严重的甚至浪费阻碍这个个体潜能的发挥。

小鹭从小就爱画画。多动,对一切都很好奇。凡事喜欢较真,要强,有极强的规则感和边界感。基本的社交没有问题,但会有很大的精力消耗在了较真上。晚上睡眠不是很好。上了小学一年级,几乎每天都有噩梦。7岁智性开始发展,生活中的自相矛盾困扰着她。比如老师说了的规则,有同学违背但老师却没有去处理或者宽容,她就会很难受,有莫名的愤怒无处可表达。在二年级结束,离开了同龄大班级来到几个混龄孩子的小团体,经过几次情绪大爆发,情绪越来越平和,晚上也睡得很安稳。自由画画的时间也多,用各种材料尝试创作,以她本来的样子往前走。和表哥很不同,小鹭10岁才开始独立阅读文学作品,一读就热爱与沉迷。表哥六岁半就自己学会了认字并开始独立阅读,但对文学作品的内容没有呈现出着迷,随着时间推移阅读热情在减弱,大部分时间和热情逐渐被其他方面的学习占据。表哥不善于画画,尤其让他自己构图创意,基本上很难,看了哥哥五年级临摹的埃及亡灵书,小鹭都笑了,哥哥的画像一年级小朋友的。小鹭喜欢画画,尤其喜欢自己创意,比如十岁这年,随手提笔,在各种纸片上画了各种生动有趣人像。但对于音乐和数学不敏感。非常喜欢运动,也喜欢书法,尤其喜欢茶道。表面看运动和书法茶道一个动一个静,但其中都有一个很强的规则性,都是通过反复练习找到那个身心合一。这符合小鹭规则感极强的本性,因为运动和书法茶道能很好的满足那个规则感,她能在一次又一次练习中做她自己,体会身心合一那个本然的样子。所以,她会表现出极大热情。在对小鹭兴趣爱好的设想中从来没有想到过她会对茶道有迫不及待的兴趣,而且越专业越严格的老师让她越觉得有力量。说不定茶道中的“克己复礼”练习,最后她就迁移到了社交中,自然就突破了自己的局限?这就叫顺其自然吧。

小原身上有股野性,有着超乎寻常的自信。比如在2岁开始,被人问他几岁了,他基本上都说8岁。这个8岁背后的潜台词是:我长大了,我有力量。他有着超强的观察力和模仿力。他说他8岁是有道路的,他能说话之前,经常和姐姐一起出门,姐姐经常被问到多大了。姐姐回答8岁。当他能说话时,他的回答就是“我8岁。”这是对姐姐模仿的结果。有一天,他认真刷牙了,他说:“妈妈,我刷得和姐姐一样干净了。”小原对一切都好奇,会想办法去玩各种东西,经常伴随着破坏性。有时候想搞破坏了,会先宣布“我现在是坏人了”,“砰”把纸箱踢得飞落。基本上不受教。有一天和爸爸聊天说,不喜欢妈妈,因为妈妈要让我乖。我喜欢爸爸,爸爸不让我乖。他对“乖”这个词理解得很清晰。要让他顺从的乖,他一定反抗。但他知道乖还有另一个意思。有时候又会温柔地抱着妈妈说:“妈妈我是小乖乖,我是小狗狗。你是狗妈妈。”家里如果一会儿没有声音了,一般就是他拿了一堆绘本书坐在姐姐房间的垫子上翻,可以安静一两个小时,直到累得不得了。如果中间想让他停下基本上不可能,再惹极了会大发脾气来述说自己的态度。他的专注不容打扰。一天,我在读盐野七生的《文艺复兴故事》,小原爬到我腿上来说:“妈妈,读给我听吧。”我就读了一段关于佛罗伦萨经历战争后的一小段。小原听了一小段后从腿上下来,说不听了。在地上走了两步,忽然说:“妈妈,死亡怎么咬人呢?“嗯,在生活中咬人,咬死了又活了。”走了几步若有所思又说“在生活中旅行,就会遇见死亡的危险。”当时把我惊住了,虽然小原经常说出用词准确贴切的话,但这次实在是太出乎意外了。小原的记忆力惊人,能记住一岁多前的事,而且在不到2岁就开始说“我想”,“我要”。鉴于小原的天性,他很难总是服从一个整体的节奏。为保护他的专注力和野性,最后我和他爸决定不送他去幼儿园。就让他在玄鸟书屋的野生院子里摸爬滚打,中午就回家吃饭睡觉,一觉醒来差不多姐姐和妈妈就回家了。

3

卢安克说,他没有什么教育理念,他做的就是观察孩子,根据孩子的情况生发出课程来。

我的十年经验教训也是如此,观察观察,在观察的基础上形成课程。教育其实很简单,也很有趣。天生“乖”的孩子没有问题,你无需去做什么力图改变,天生“不乖”的孩子也不是问题,关键是去观察去读懂一个孩子的“乖”和“不乖”所表达的意涵,然后自然就知道该如何去陪伴了。

要能观察,首先要放下自己的成见。比如你脑袋里装着“一个人就应该读大学不然以后社会阶层堪忧”,你就看不懂那些不热衷竞争的“乖孩子”,觉得他这个样子太没用了。或者看到孩子有好强性格,就忙慌慌地把孩子往前推给父母挣得一个个看起来亮铮铮的“荣誉”,等等。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将在这个世界上奉献出自己的能量。世界因他们而丰富多彩。

2018-7-15


【投稿须知】想要投稿?想要发布招生、招聘、培训及工作坊信息请进

You Might Also Like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