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堂课开始,则在讲我们在这个世界的发展历程:从怀孕、出生、学前、学龄期,到自我诞生迈向成熟、中年、老年,以及面对死亡。这一次从头说起:“出生与三岁前的生命”。
系列连载页:「从人智学谈生命传记」
此为连载第三篇,由作者授权刊发
【上课笔记】
哇塞~有人记得自己3岁前的状况吗?
为什么我会成为现在的“我”?成为现在的“状况”?
佛法说整个世间都是虚幻不实的,圣经说世间万物都是神所造的。
如果是虚幻的,我可以虚幻成为○○○、△△△、□□□……吗?虚幻为“我”的目的是啥?虚幻为○○○、△△△、□□□……的目的又是什么?
如果是虚幻的,依有无目的(这是前提、假设),有几种可能:
一、有目的:虚幻的有作用、有道理,也就是借虚幻来完成一些目的,比方:经由虚幻来领会、体悟一些事情。
二、无目的:虚幻的没啥道理,莫名其妙、不知为何需要虚幻出这个世界。
三、有目的+无目的:
(1)有些有目的,有些无目的。
(2)认为有目的就有目的,认为无目的就无目的。
(3)有目的中有无目的,无目的中有有目的。(好像在绕口令)
四、不是有目的,也不是无目的,不能用有无目的来看。
我个人目前比较倾向虚幻的有目的,也就是借虚幻的世界来修行,修啥?修可以一直延续下去的“真实”。
如果是神所造的,那我还是“我”吗?我拥有自由意志吗?其实不用追究到根源,就认知心理学来讲,大脑比你先知道(书),也就是我们以为是自己在下决定,但大脑其实在自己意识到时就已经做了决定,只是大脑让你以为是自己在做决定。但大脑不是也是自己的一部分吗?只是自己可能没有意识到那个在后面指挥大脑的“我”,如果要体悟那个“真我”,就要一步步修练了。
另外一个对自己的观察是“习惯”。不假思索就认为应该这样想、那样做,这样算不算“自由意志”?
好,前两堂课,在“前世经历到生命蓝图”中,我们知道了人的组成有身心灵3个部分,每个部分也各有其内涵。同时也了解从死亡至重生入胎的不同阶段。这些跟我们一般的认知真是大不相同!
而在“人类生命与宇宙进化”中,我们认识人类的演进及人生发展与整个宇宙、地球演化的关系。哇!阅读过程有没有感觉自己与整个宇宙一起呼吸与脉动!
从这堂课开始,则在讲我们在这个世界的发展历程:从怀孕、出生、学前、学龄期,到自我诞生迈向成熟、中年、老年,以及面对死亡。这一次从头说起:“出生与三岁前的生命”。
“前世经历到生命蓝图”提到,我们在灵性世界准备来到这个世界时,权天使会拣选适合这个时代的灵,大天使会协助你组合星芒身并选择适当的民族及地区,守护天使则帮助你寻找适合的父母。
一、怀孕到出生之间:
(1)当父母精子与卵子结合后,星芒身包裹自我体撞击受精卵的乙太身,进入受精卵,刚开始时自我体在周边,之后再进入。
受精卵先长膜鞘后,开始胚胎发育,约第三周妈妈才有感觉。
40天左右,可测得心跳,器官初胚已长成,但外观仍是一团。之后开始分化,先长头,再长身体、四肢。(参考:从受孕到诞生全过程)
整个怀孕过程,是重现地球Polarean至Atlantean的景况(参阅“人类生命与宇宙进化”)。
(2)胎教有没有用?胎儿在母亲体内,所以作用是在妈妈身上,只要妈妈这个环境好,对胎儿就有用,所以妈妈的心情是最重要的。
(3)流产与早产的状况:
胎儿在怀孕期间是睡及梦的状态,守护天使会在梦中帮胎儿补课,传讯息给胎儿。怀孕5个月前,胎儿灵魂可决定不继续,也是最易流产的时期。5个月后,自我体与胎儿才真正结合,就不易流产。
如果胎儿无法在妈妈体内顺利生长,就容易早产或流产,早产目前医学是用保温箱,但通常之后身体状况会较差。
(4)自然产与剖腹产的差别:
胎儿想出生时,会发出意念讯号,刺激妈妈产生激素,于是阵痛、羊水破、子宫口打开,子宫挤压出胎儿。本来胎儿在羊水中,类似无重力状态,一旦羊水破,开始感受重力,再加上子宫、产道挤压,开展触觉经验。
选时间的剖腹产则让胎儿缺乏上述过程,较易让胎儿无安全、界限感。
老一辈的人或者印地安人将刚出生的婴儿紧紧包住,其实是有其道理的,都是在协助婴儿发展触觉经验。
目前医院的冷气也易让胎儿受寒,如果胎儿的眼底偏蓝,表示有寒气入侵,而胎儿出生后产生的发烧,其实是在排除寒气,如果贸然退烧,反而让寒气继续积蓄在体内,以后会产生更严重的病痛。
二、逐渐长大的不同姿态:胎儿出生后,会经历下列不同阶段:
(1)植物阶段:观察大自然的植物,有日夜不同状态,会往上生长。所以胎儿出生后40天(约5、6周)内,最主要是日夜规律的养成,需16小时睡眠,手也会往上举,但脚还不能动。但现在人工灯光、声响,会影响婴儿日夜规律的养成。
(2)鱼类阶段:会翻身,开始发展平衡觉,约第2-3个月。
(3)鸟类阶段:会翻身后,头会开始想抬起,约第4-5个月。发展颈椎。
(4)爬虫类阶段:手开始会爬,但脚像蜥蜴尾巴,肚子放在地上,平面移动,约第6个月。发展胸椎。
(5)四足兽类阶段:脚能撑起,膝盖着地,肚子撑起,可爬高爬低、左右移动,约第7个月。发展腰椎,晚期发展下肢,到1岁差不多会站起来。
◎爬的功效:脊椎渐渐变硬;平衡系统渐渐建立。
三、人类姿态与自我的进入:
(1)直立、行走:经过前面五个阶段,脊椎由颈椎、胸椎、腰椎逐渐发展变硬,内部器官跟着逐渐发展,下肢也发育好,再加上内在力量,人才能垂直地面站立起来。由只能翻面、水平上下、到前后左右、然后直立行走,这是很不简单的过程。
但如果脊椎发育未完成,过早使用学步车,则会造成脊椎侧弯,影响内脏。现代医学也发现,学步车造成的伤害,反而让后来使用更多的医疗资源。
(2)说话:人之异于禽兽者几稀,发展出说话、语言觉是几稀其中之一。从爬虫类阶段的称呼语,到四足兽类阶段的粗浅表达,再发展为一连串有意义的声音,是之后发展思考、概念的重要基础。如果不能说话,就要另找途径发展思考。
但小孩学说话有个重点,必须是现场人声,才能让小孩的语言区及喉咙神经系统同时发展,透过电视、广播、电脑……等机器发出的声音,则无法让小孩同时发展语言区及喉咙。
3至3.5岁前,小孩头顶的囱门尚未闭合前,睡眠时,自我与星芒体回到灵界,在梦中,守护天使会不断帮小孩补课。3至3.5岁后,囱门关闭,守护天使退居幕后,小孩开始出现“我”的用语,之前则是会用大人称呼他的名字来称自己。3岁前的小孩也不适合在外面趴趴走,因为这个时期会看见灵体。
◎ 发展阶段的称呼:1岁前:婴儿;1至3岁:孩童;3至7岁:幼童;7岁之后:学童。
四、不同教养方式的差别:
(1)前面已经提到包裹与保暖的重要,小孩生长过程需要各种挑战来长意志力,可以说小孩是透过生病而长大。所以小儿发烧,是自然地把不适合的烧掉;拉肚子,也是把不适合的排出。如果不烧掉、排出,就会继续积蓄,反而未来会酿成大病,比方:癌症。另外,疫苗虽然能引发人体产生抗体,但如果很多种合在一起,小孩身体有时可能也会受不了。而疫苗虽然也是让小孩接受挑战,但是是经过削减的,该面对的还是要面对,总是会有变种或他种病毒来挑战。
(2)学步车的缺点已如前所述,会对小孩的动觉及平衡觉造成伤害。
(3)电子产品的感官污染:
①过早及长期接触,结果发展成只能听到电子装置发出的声音,在电子声音的背景下,听不到人声或自然界的声音。
②过早及长期接触,手机(即使是3D呈现)会让小孩的立体感、视力变差,反而真实世界的景色无法观看。
(4)母乳与断奶:并不是吃越久母乳越好,吃到1岁左右较适合。如果超过越久,与原生家族牵连的业力会越深。而母乳与妈妈的健康状况有关,乳房与心脏最接近,如果妈妈的情绪起伏太大,可能婴儿会没办法承受,所以妈妈保持心情愉悦很重要。
以上即是“出生与三岁前的生命”的上课笔记整理。虽然我们大概都没办法想起3岁前的事,但从上述这样看来,人的发展真的很不简单,我们都是经过重重挑战才活到现在,而且妈妈真是太伟大啦!
◎ 功课:意识到自己的状态,了解原因,才能做调整,所以我们可以问问妈妈:
一、怀孕过程有什么情绪?
二、自己母乳喝多久?怎么被带大的?
三、有坐过学步车吗?疫苗打过那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