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小小的玄鸟书屋,她长的特别慢,小心翼翼地去做一点一点的改进,生怕人为的力量过强而忽略了过程。
作者:吴文冰
首发:玄鸟书屋(公众号)
【秋雨洗过的田野,挂满了晶莹的水珠,云雾后的阳光是银白色的,晃出了人的眼泪,一瞬的注视里领会了谦卑的源头】
1、发现规律遵循规律
这一学期的教学报告对我来说极其艰难。也许是到了某个转折时期吧。删改数次,几乎每一日都在心中打腹稿。每一日都承受着这份观想带来的迷茫与激情。
两年了。教学报告对我来说越来越不再是一份学习内容的清单。有两个力量在交战,一个是大道至简,相信孩子一定会成就他自己的天赋;另一个是一个根深蒂固的理想模型随时蠢蠢欲动——想要快速呈现某种繁盛。面对一个个鲜活的个体,任何教育理论体系都只是某种工具,如何拿捏全凭这个陪伴者的觉察力。也可以说,面对一个个鲜活的个体,我这个人必须准备着时时土崩瓦解。必须坦言,这个土崩瓦解的状态并不愉快。所以,当有人希望我能分享某种“经验”或者“真知灼见”时,会感到非常惶恐。这从来就不是什么谦虚,真实里包含着试错带来的痛苦与无助。让我能坚持下去的不过是因为我已经准备好了接受这个“我这个人可能会时时土崩瓦解”的状态。
社会学家韦伯说:一个志业于学术的人必须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学术一定会过时。当他站在讲坛之上时才可能推动新的生命去超越。
也只有在这个意识状态下才可能做到真正的尊重吧。
学术会过时,开发的课程会过时,但有哪些部分是可以依靠的永恒的真理呢?
追索到后面,会追到信仰。亦即爱。我看到了有“真正”信仰的家庭滋养出来的孩子,那真善美带出的创造力带给周围人生命的活力,这是任何知识体系带不来的。不得不久久观想这份真实的存在。这是更为根本的力量,祂关乎着智慧的唤醒。
在摒弃了所有世俗和方法的依靠时,你向谁祈祷?
唯有那更高更广的慈悲才是源头,才是疗愈,才是力量源泉。
开学前,向迎春兄请教有关教育,他说:“教育是去发现规律,遵循规律,而不是局限于某个教育体系。”
“发现了规律,也好难去遵循啊。”
“那就只能受苦。”迎春兄笑了笑。
包括我在内,有多少人正在受着这份“苦”呢?
【晨曦只有几分钟就变换了模样,接纳里的温暖响起了赞美诗】
2、选择了沉默
很少在朋友圈发言,每天还是会翻阅一会儿。有一个显著的现象让我慢慢选择暂时沉默。
人到中年,眼看着曾经熟悉的朋友们在悄然中各自走上了不同的道路,皈依佛门,出家;修身,修道;追随儒家;崇拜毛泽东;继续走在科学、自由、民主道路上;成为基督徒;成为巴哈伊等等。每条道路都有其敏感点,如果不想陷入消耗式争论最好避而不谈。吊诡的是每个朋友都有他的可爱与真知灼见让我受益良多处,同时也或多或少有让人心生恐惧的一部分。每日就这么默默看着,像看一幅跌宕起伏色彩丰富的生命画卷。
选择了沉默,因为每时每刻不得不触及到一个“我去看的立足点”问题。我的立足点在哪里?无论多么的支持多元文化,一个人必须得有一个根基。一个民族也是。很长时间了,意识到那个“向谁祈祷”的问题是必须诚实面对并作出回答的。因为祂关乎是否能“安身立命”。
面对教育就不得不面对这个根基问题。
人性的种种不完美,并不影响真理的真实性。那么,每条道路的真理是什么?
多元文化背后的那个真理是需要看到并遵循的。在多元的更远处,也就到了那合一处。在当下,面对时代环境给出个人的相应回应,这就是所谓个人的使命吧。
玄鸟书屋的立足点在本土文化,在仰望上帝的威严与慈爱的同时,从儒释道的修行修心修身出发,各自成长为自己的模样。
【仰望着松柏枝叶上的颗颗水珠。小原说,妈妈,那是珍珠,他们会掉到各种地方。如果吃下一颗,就会飞起来,变成月亮,照亮整个世界。每次走到这片松林,小原都会展开手臂,妈妈,我们在云里了,你摸摸她,是不是像在飞啊。】
3、碎片化信息与整体人类生态
作为中年人面对朋友们纷纷走上不同道路的场景不免陷入了沉默。而我们的孩子们身处在被各种声光电包围的环境中,心灵的感受又会如何?
时常想起我的《后花园》。想起12岁以前春夏秋冬单调循环的山丘,在看起来贫乏的环境里心灵的那份宁静。18岁,读萧红,读到她的那篇《后花园》小散文时才开始意识到我的“富有”,意识到我的后花园正是我脸上恬静微笑的来源。在那最艰难孤独的18~28岁阶段,所有的乐观质朴也来自于这个后花园,或者说这个“田野的力量”。这个力量里蕴含了“天地人”的整体圆满。从很小就喜欢阅读,那些书籍敏锐了感觉也催促了种种不切实际的妄想,岁月流逝之后,才会看清那真正的底色是什么——不是书籍与阅读,而是那一座座山丘,是手握毛笔蘸着淡淡的墨汁在报纸上一遍遍的书写。
也许生命的后花园真的不需要那么多吧。这个领悟如此真实,它引领我去践行。所以当我读到石头爷爷(约翰内斯 玛提森)呼吁的“整体人类生态学”时,为之一震,这是我多年来一直在探索实践的写作教学法。写作没有办法教,如果不进入这个“天地人的整体王国”。不是说不顾及技巧技术,首先得一遍遍练习进入这个整体王国。这是一个缓慢过程,因为这是一个练习接触整体力量的过程。一旦接触,就会热爱文字热爱写作,因为有很多喜悦自己溢出来,忍不住想要分享给全世界。在这份热爱中,自然就会进入对技巧的琢磨——去找到押韵的那个好听的声音,去找到最好的比喻,找到最贴切的词汇以及故事。常常被专注寻找合适比喻和词汇的孩子深深打动。他们写作的短文或者诗句并不是说精彩到让人惊艳,而是他们的专注与喜悦以及努力的方向让我确信,这些练习是在打通与天地人的整体王国联接而不是阻碍。当然这会很慢很慢。会在生活体验之后。个别头脑信息过多,话多到随时扰烦他人的孩子基本上很难用心灵去想象,很难进入这个天地人的整体王国,也从反面让我更加意识到这个整体的本质性。所有教育行为的前提就是对这个整体性的尊重。
这是我的特质,同时也可以说是我的局限。我是一个站在繁盛(也可以换成碎片化)信息与后花园之间努力达到一种平衡的人,作为一个在时间流中生长变化的人站在孩子们面前。对这个整体性的坚守,看起来多少有些玄乎吧。这是目前我认为最为关键必须面对的问题。
这是玄鸟书屋立足的生命背景。
朋友亚曼的一则微信让我思索良久。对那个驾驶飞机逃离并坠毁在海上的男人,她提出警惕知识和信息的碎片化,没有深入就不会有心灵的广度和韧性(大意)。这就必须回到这个人的童年和青少年他是受着怎样的教育,以何种方式成长的。一个好丈夫,好员工,他心灵飞翔的翅膀是什么时候开始被肢解的?也许知识信息碎片化的视角是一个很好的观察角度。
站在成年人的角度去看我们孩童的生存环境,碎片化无处不在。包括名目繁多的所谓优秀书籍。在每次“观看”这个生存环境时都会升起一股强烈的冲动,情绪里多出一股“麦田守望者”的愤世嫉俗,想要展开双臂把孩子们挡在碎片化花花世界以外。
上学期用了两周每天一个小时去了解义务教育学校教材,当时的初衷是想孩子们也可以了解一下在祖国大地上其他的同年人都在学习些什么。孩子们觉得还挺好玩的。作为老师的我却更加确定整一本包括各种知识碎片的教材很难带来心灵力量。就语言的质地与美感和经典也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于是从去年的冬天,7岁到15岁的孩子和童话故事《金雀》在一起工作,一直工作到多雨的今年夏天。这个决定的背后包含着我的祈祷,祈祷我们的孩子无论遇到何种情况都能像老三沙以贤一样有勇气去寻找幸福。这个流传千年的故事,我们用绘画,写作,创作歌曲,纸影,歌剧,以及一年的时间去玩味。通过艺术,尤其是时间让心魂有去深化的可能性。
第一年24节气爬同一座山。第二年24节气在同一个菜园去做植物观察。第三年每个24节气风雨无阻我们准备在同一个地方露营和登山。在这个信息繁盛碎片化的时代,以宁静重复的方式或许能获得一些平衡吧。
这个小小的玄鸟书屋,她长的特别慢,小心翼翼地去做一点一点的改进,生怕人为的力量过强而忽略了过程。曾经听过很多新创学校关于资金的苦恼,尤其有十多年前卢安克的一席话,一开始就决定让这个书屋不受金钱的影响,从真实的现实出发,即便没有校舍,在两丛高大腊梅树下也可以学习一个学期。需要我学会承受的不过是克服虚荣心——不怕这份简陋袒露在朋友们面前。两年来的确很少受到金钱的影响,即便我们简陋如此,甚至也一直在接受学费部分减免的申请。到现在有新朋友们的加入,我们的环境越来越整洁有序柔和。而那几个伴随玄鸟书屋成长的孩子,他们目睹双手带来的改变,用两年的时间观看体验,这是不可设计的课程,它最珍贵的部分是它经历的时间流,可遇不可求。说不定这最为破旧简陋的小屋最后会成为某些孩子心灵的后花园。不是她有多优美而是在时间里的每一点生长,她的艰难里蕴含着的力量喂养了孩子的心灵,每个孩子在这个力量中长出自己的后花园。这学期开学第一周的周五,我们的泥路跑道修好了。所有的孩子们都兴奋异常,立即奔跑起来。“我们有跑道了!”孩子们把它命名为越野跑道。跑道穿过树林,穿过独木桥,穿过攀爬网,穿过竹林再绕回来。这些坐着宝马、奥迪、奔驰、特斯拉上学的孩子会为一条简陋的泥巴路跑道如此兴奋。也许她是简陋的,但是对于小小的玄鸟书屋来说是一次巨大的成长。首先她诞生于鑫鹏哥哥的关爱,他说要为孩子们设计瑞士跑道。然后等待鑫鹏哥哥第二次探险环岛骑行新西兰回来,再等待合适的工人出现,然后在一片工程状态中开学,目睹一些阿姨婆婆叔叔们的细心工作,终于拥有了一条完整的跑道,从无到有,目睹愿望和双手的创造,怎么能不兴奋呢。
施工中的校园,她的生长带来的真实力量是无法设计的。而这个生长的力量还在继续,老师和孩子们的双手还会继续美化整洁跑道的周围环境。这些蕴含时间的生长能不能多少平衡到信息碎片化的环境呢?
一退再退,退到一片田野之中。退到泥泞道路的深处。一退再退退到金钱无法局限的简陋。在简陋的深处,信任的力量生长。我们的厨房在竹林边屋檐下,全部朝外开放,其实我们整个院子也是开放的,她考验了我们的信心——对这个世界的信任。因为本来就没有需要隐藏的财富所以无须紧锁。即便遗失就当是布施。无有恐惧,自然有一份完整,这份完整或许可以抵抗信息碎片化带来的恐惧不安吧。
【每个节气,风雨无阻走在仙山小径,剪一段时光融入一座山,守候童年的纯净安宁。】
4、在整体之中认读书写运用字词
一直在积攒勇气,看看多久可以过渡到小组自主学习。意识到字词以及运用的重要。有时候就不免急躁起来。在孩子的现实基础上发展出方法熟悉字词认读书写和运用。然而如何在整体之中学习这些字词?一是大量朗读经书形成语感文气。二是注重书写。可以慢,但是那个重视的氛围会一直在。在足够玩耍运动保证的前提下,如何日日精进,每天5个字,10个字20个字地推进积累?
从孩子们的写话练习中产生的生词,练习,听写,做成字卡,然后设计游戏玩字卡;
从团体学习的故事,相当于我们的教材中产生出生字词。在倾听老师讲述故事之后,在复述和讨论和绘画故事之后,一遍遍教读,齐读,分组读故事之后产生出生字,练习,听写,做成字卡,玩字卡游戏;
试用过两周的《千字文》暂时放下了,选择了还是从生活中,从实际运用中开始和字产生联系。9岁以前的孩子,主要的重心会是字词的认读写以及运用。不过这一切的学习在一个整体之中,那就是经典民间童话、四书、诗经、古诗(唐诗为主)。
自主探索的热情,前提是要有足够熟练的工具。足够熟练才会产生出深刻的链接与感受,在这个基础上产生出的思考才会是鲜活的。
且,这一切皆在整体之中。
5、小组团体学习
当我把玄鸟书屋和“自主教育”联系在一起时,有一个强烈的好奇,我们的孩子到底什么时候可以实现和开始这个自主教育?需要些什么前提条件?老师在他们的这个自主研究中究竟占据什么样的位置?老师需要什么样的素养才具备有效陪伴能力?
两年来,没有一天放下了对此的观察思索,一路尝试过很多种方式,其间难免急躁和沮丧以及自我怀疑。在此处的这几个词,它不仅仅是几个词,它蕴含了两年时候中的每个清晨和黄昏,包含了喜悦与歉疚。作为一个初步尝试者的种种笨拙与稚嫩,无需回首,它们历历在目。所以我无法在教学报告中历数这些笨拙与稚嫩的实践,然后只叙述其中产生的力量而忽略其中的偏差和有待考察的部分。
两年了,终于看到了一条隐含的线索:字词量,阅读习惯一旦建立,有时间规划管理意识,就可以过渡到小组团体学习。老师也只是这个团体中参与热情研究讨论的一员。经过了两年,到第三年,几个9岁到11岁的孩子终于可以组成小组团体学习。让孩子浸润在经典作品中,然后生发出各种活动。在经典浸润基础上引领。这时候老师更多作为那个整体合一存在的通道,引领孩子的权威不再是老师,而是那个整体合一的存在。你把它叫做佛,上师,还是道,上帝都可以。
“道阻且长”值得期盼。
6、思考金钱
《石头歌》还没有成为成都华德福的校歌时就很喜欢,就像卢安克说的“想到了就去做,就会实现”。于我而言,不仅仅是唱了六七年的校歌,且是真正奉行了这一思想。这也是我自信的来源,和最喜欢自己的地方。2004年读到卢安克的《与孩子的天性合作》,给他用毛笔小楷荣宝斋信笺写了一封信,感谢他让我看到了教育可行的方向。卢安克称这是一封“美丽”的信。其实我的毛笔小楷非常拙劣,不过饱含诚意而已。然后我就决意要去了解那个叫“华德福教育”的东西。2005年见到卢安克时,他用他柔软缓慢的中文对我说:“我没有做华德福教育,我只是在做教育研究。这里,城市,太吵了,各种说法、念头,做研究不需要这些太吵杂的东西。”当时我们坐在葡萄藤下。卢安克说他不会留在成都。也许以后也不会再来了。这里太吵了。好多年都没有完全理解他话里真正的意思,好长段时间还以为卢安克过于脆弱了,做华德福教育需要更勇敢些,而他缺乏顺应社会需求的能力。然而他的话和他整个人的生命气息一直鲜活在那里,即便深处热潮之中在心田的某个角落一直安静清泉般地存在着。
卢安克还对我说了一个观点:“钱帮助不了教育,孩子不需要钱的帮助。”我问了为什么。但是卢安克保持了沉默——让我当时略感尴尬的沉默。这沉默表示出他不愿意讨论这个话题的决心。
在实践华德福教育体系的那几年,在热潮中渐渐冷静下来时,卢安克的生命气息和话语日益显目且生动起来——“我没有做华德福,我只是在做教育研究”“钱帮助不了教育,孩子不需要钱的帮助。”
有一天,当我一转身离开了华德福学校,想到了就去做,蹒跚着走过两年之后,终于领会了卢安克的这些思考。“我只是在做教育研究”“钱帮助不了教育”。甚至有些故作姿态矫枉过正——没有丝绸,鲜花,天然木材用品,没有有机建筑没有金钱,可不可以帮助到孩子?两年来竟然从来没有被金钱困扰过,稍稍透支又被下一学期的学费支撑上了,而且还可以接受部分家庭学费减免。我没有神话卢安克,他有他的生命道路和使命,我只是从他的独立真诚践行的思想中获取了领悟和支持,走上了属于自己的研究实践道路。有朋友说,我在做先锋探路。赶紧摇头——我只是在做教育研究。这条路不可复制,每个人要去做自己的探索,就像卢安克的道路不可复制,也复制不了,也无需复制,有人对于安静贫穷的环境感觉自在,我对于在城市边上的一片野竹林很满足,有人对在公立学校的某个教室里进行实验探索觉得又平安又热情,这样不是很好吗?参差多态里藏着幸福的奥秘。
问题并不在于金钱,而是如何面对金钱,运用金钱。
有一个朋友,她把差不多一切都捐给了寺庙。很长段时间都不太理解,为什么她就不给自己居无定所的孩子留一些最基础的物资呢。越是去思考越是敬佩她的广大慈悲。对于更广大众生的慈爱,更彻底的舍,对她的孩子来说,这份爱却是更为真实和有力量的,这一段看起来居无定所的时光反而会是孩子更有力量的成长。金钱里藏着的精神在一个人对待它的态度中显现了出来。
另一个反面,有父母总说不能亏待了孩子,要把最舒服,最好的让孩子去享受,结果却换来一个只顾自己的孩子,把一切获得当成理所当然,把索要一切自认为更好的东西都当成理所当然,得不到就大发脾气。如此,这份富足的金钱帮到了教育吗?
面对金钱,不断去认识自己,去了悟,是一个至关重要又永恒的问题。
7、LESS IS MORE
很多年前,英语很烂的我读到“LESS IS MORE”时竟然有触电之感。也是从那时候开始转换视角,从外在的繁华回收,慢慢体会这个“LESS”,然后,我把它翻译成为“越少依赖越丰美”。或者说这是一个“去自由”的过程。自由是一个动态,而非一个结果。在越来越少的依赖中,自由成为一个可能的状态,圆满和平安是它的模样。于是又回到了“向谁祈祷”的问题。
目前,我选择了“祷于天”,祷于上帝。祂成为唯一的仅有的依靠,有力量源源不断流淌出来,滋养出生命的丰盛。
这一份报告很少部分涉及到了教学的内容,却提出了一个最为敏感的问题,这也是我犹豫了整个暑假以及整个九月的原因。因为这是一个教育的前提。没有这个前提,所有的教育行为不过是舍本逐末。并不是说要把孩子带到信仰里,而是家长活出自己的立足点,孩子在这份立足点之中接受不言之教,经过成长找到属于自己的立足点。
一个学生,他提前毕业进入了维也纳音乐学院。十八岁的他在异国生了场大病,在生病期间他获得了一个领悟,没有那个更为广大慈悲的仰望,仅靠自己无力独自面对整个生存重压。也许这个领悟像一束光在被觉知的一瞬间就已经疗愈。他的妈妈是佛教徒,曾经有过努力想要他更多了解佛教,他反感地拒绝了。而命运自有轨迹。当这个孩子平静从容地坐在我的面前,说起他的那次领悟,我的心也触碰到了那股清泉。几个月后他发来了信息,说“老师,第一时间向你汇报我被维也纳国立音乐学院录取了。”
致敬已经找到自己立足点(或信仰)的家长同仁们。正是你们和孩子的状态让我确信这个立足点是一切教育的前提。
成年人只要活出自己的立足点,而非直接向孩子宣教,有了立足点,方法和路径的丰美会自然呈现。
请原谅我触及到了这个最为敏感的话题,无意要冒犯谁,只是作为教学思考分享我的领悟,也把我自己袒露给大家,以便于大家好判断是否合适这里。玄鸟书屋接受一切状态的孩子,就像有些朋友说的,“文冰真是什么人都敢收“。但家长也有义务和责任了解清楚玄鸟书屋的主要陪伴者目前的心灵状态,避免在不必要的方面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