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發展和一個人的成長發展都有一致性規律的。首先要學會生存、生活,建立關係,然後是文化思想等的學習和傳承。所有的學習也是遵循一定規律的,先都是通過身體感官體驗和口傳身授,聆聽和講述,然後才有文字來記載和閱讀的。幼兒剛剛來到人世生活,她們首先需要的是學習如何照顧自己的身體,運用自己的身體獲得自由和達成願望,同時通過大量的感性體驗,慢慢形成圖景化的認知和思考,進一步發展到邏輯性的思維和認知。
文字是人類最初在口口相傳和圖畫記錄之後,慢慢由形象圖景演化為抽象符號的,具有一定的邏輯性和思維性。中國的漢字雖然是象形文字,具有豐富的圖像,但也是一種演變的符號,具有邏輯性和思維性的。
記得我們小時候都喜歡玩、聽故事、看小人書,然後再慢慢看字認字,讀文字書籍的,這是人類發展的規律:從四肢到頭部,從圖景到文字,從感性到理性,從形象思維到抽象思維。對於幼兒來說,最好的學習就是透過大量的圖景化的說話、兒歌、童謠、詩詞、故事、歌曲、偶戲、遊戲、繪本等獲得文化和思想的體驗,而不是過早通過符號化的文字達成。隨著孩子的思維能力的發展,學習識字和閱讀將是一個天然而成,水到渠成的事情。
雖然華德福幼兒園不直接教授孩子讀寫,但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就教授讀寫計算了。不過,低年級的學習是通過由老師主導的大量身體的參與和藝術化活動來達成,不是單純的頭腦記憶和思考。這樣能保護孩子們的生命力,以及對學習的興趣和主動性。一般來說,到三四年級之後,學生的閱讀量會飛速提高。到五六年級的時候,有些孩子甚至開始閱讀道德經、論語之類的了,更不用說其它文學類或科學類的書籍。華德福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和歷史的興趣和熱愛是很濃厚的,是興趣盎然的,而非僅僅是記憶或是為了考試的工作而已。到了六七年級,學生們普遍會非常喜歡寫作,還定期出版刊物。
萬物都有時!任何好東西都需要在適當的時間,以正確的方式給予孩子,否則就會成為一個不消化的,會造成疾病的有害物質。幼兒一天的時間和生命力有限,讓孩子多做一些屬於童年該做的,喜歡做的事情,成為一個愛玩、愛動、愛做事、愛探索、愛聽故事、愛唱歌、愛畫畫、同時也愛看書的健康孩子吧。
以下為小編整理的來自台灣華德福社群對此文的評論:
黃凌蘋:太棒了!這解答了之前的疑惑。因為我家很多書,大人也愛看書,孩子自然就會模仿,從小就愛看書。一位華德福前輩建議我不要在孩子面前看書,讓我覺得很不能接受與疑惑。「自主閱讀也是意志力的驅動」以這來解釋其實孩子自發性愛看書其實就不需禁止,只要注意讀書和活動的比力就好了~
Damara Alma:同意凌蘋。以前看過這種說法就很不能理解,我是很愛看書的人,難不成我要閃閃躲躲的嗎?
但也有一種說法是,因為看書的活動是在腦部,所以小孩看不到,會有疑惑。
黃凌蘋:我想,孩子看不到的活動太多了,這種疑惑等他自己體驗到就會有屬於自己的滋味。我覺得父母不開心,孩子也不會開心的。如果為了孩子而讓愛看書的父母得犧牲看書的樂趣(而且不是負面的樂趣),長久不見得是好事。而且,看書就是我的家庭文化之一,也是孩子模仿的資糧,實在不需要刻意避免。過猶不及,孩子太愛看書(影響肢體運動)與禁止孩子閱讀之間要有平衡較好。
Damara Alma:在陪著孩子活動時要全心全意,在做完該做的生活常務再看書,這樣應該就可以取得一個平衡吧,我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