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华德福孩子的求学路之三:为什么要受教育?

出自:台北市华德福教育推广协会(博客

口述:李庭怡  文字整理:方巧如

问:接受华德福教育对你的影响是甚么?

答: 我觉得国高中算是我一个寻找自我的过程,进入大学后,因为想回华德福当老师,所以修了教育学程,原本是寻求自我到了大学就变成了自我寻求,上了大学后,应该是你已经找到了你自己,你要开始找到能满足你的东西,去寻找能够让你有热忱,满足的事物,所以,我还是走在教育还是应该要被改变的这条路上,因为自己本身很喜欢教育。

但是,我在社会教育学程过程,觉得很错愕,因为我去上师培,他们在场的都是未来的老师,然后我觉得好像不是在跟一群未来的老师在上课,虽然他们是一群学生没错,我该怎么讲呢?那些未来的老师看起来一点都没有老师的样子,课程内容也会让你很惊吓,她(课堂上)还是一直教你怎么考试啊!所以这些老师出去还是要教你怎么考试,大家都只是在教怎么考试而已,连学生问的问题都是「老师,那期中考要考甚么阿?那我们要怎么准备?可以用选择题就好了吗?」

我就想,哇!怎么会这样子呢?还有另外一种感受是在上课时感觉理论很美好,理念很棒,可是那些去实习的学长姐回来说,你不要憧憬太大,你在实际教育现场和在教育学程中学到的,根本是两回事!更何况你也没有办法确认在那个班上,到底有没有因为真心喜欢教育而去追求的,几乎有一半是为了现实考虑才会去上课。

甚至有一个补教名师也在上师陪,然后他只强调行为主义,他说行为主义才是教育最大的支柱,教育应该要用行为主义去培训学生,我就想那学生都是狗吗?很难理解。

我觉得整个华德福给我的影响是到了高中,甚至大学后我才渐渐地慢慢地发觉自己有在改变,在华德福里面,我学到的是如何去感动,如何对这世界感动,对身边的人感动,那对我而言,这是最真实的东西,也会为了这份真实和感动继续努力下去。

March 老师: 其实庭怡在高二时就到政大参与过我们办的另类教育座谈,那时就让我很惊艳,因为一般台湾这种中学的孩子,不太能表达自己,或是表达时逻辑会跳跃,不知道自己在讲甚么,但是庭怡一出现时的稳定,表达时非常有逻辑外,她看到的不只是他自己看到的那一面,她也在批判自己,在陈述自己,这是我那时最惊艳的。

我看到她进了大学又有不一样的地方是,她也开始批判社会,我觉得王智弘老师一直在讲说,为什么要批判?批判是为了让我们在社会变成一种备份的力量,一旦这个社会需要的时候,这个备份的力量就会产生一股影响力,所以我们应该要不断地反省。

我觉得庭怡从高二到现在,她没有失掉这份反省的心,然后一直在移动她自己的关照面,我觉得我们终于看到接受另类教育的孩子终于要准备进入社会,在两年后就要进入社会了,我们会有更多的期待。不是只是快乐学习而已,或许他们会为这个社会的教育带来更多的不一样。

问:你接受好几种教育,有慈心华德福的,有罗商的,到现在在东海大学中文系,而有你感受到面向整个社会的社会教育,其实很花时间,你认为为什么要受教育?教育这件事到底有没有存在的价值?

答:我曾经读过史代纳施泰纳的一段话,他说,人其实一出生就是生病的,所以接受教育是为了治愈我们原本的疾病,所以,我觉得接受教育是导致你成为甚么样的人,当然很多是自我造化的部分,其实在我认为的教育,一定是有教育者和被教育的人,那我觉得是一种分享,一种经验的传达,一种交流。

我在高中接受的教育只有专业知识传达给我们,但是我们有时候是接收不到的,因为在传递的过程中,只有理性的教化作用,那我觉得接受教育是一个人去启发另一个人,所以是人与人之间互相被启发的过程,那他一定是互助的,这样的过程才能帮助我们人类过得更好,教育应该说是要让我们准备过一个珍贵的人生。


【投稿须知】想要投稿?想要发布招生、招聘、培训及工作坊信息请进

You Might Also Like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