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为什么现在的孩子太在自己的世界里,不愿意出来?

陪伴孩子在自然中慢慢打开自己,我们的社会就不会有这么多心灵生病的孩子与成人。

本文由作者授权本站刊发,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作者:陈琪莹
撰文:2016年10月1日

孩子会(习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是因为大人也不那么走入孩子的世界;孩子因为习惯、适应工商产业与文化下的孤独,提早独立而与世界疏离。

孩子会太在自己的世界里,是因为在孩子最需要的时候,成人(特别是父母)也没有(真实)走进孩子的世界:在孩子七岁前,乙太(体)仍与父母(特别是母亲)相连、亲附时,如果坚持在就寝上三岁以前分床、七岁以前分房,对孩子是相当残忍的——孩子被强迫提前/提早独立于不应独立之时,造成孩子“‘不(够)成熟’的‘独立’”;这样必须早熟却未熟的孩子必须自力填补自己乙太上的空缺,造成一种性格上的瘦弱、孤单(不论体型癯、腴)。

〔补充说明:以前的孩子,生的比较多,又在大家庭/社区的环境下,父母的忽略可以被其他家庭成员与其他孩子/玩伴共同弥补,虽然并不那么带着父母的品质;现在却是核心家庭/小家庭挂帅,邻里不太相往来,加上少子化,让孩子的成长环境比以前更封闭。〕

这样的孩子也许仍会选择性地进入与接受世界,但这并不容易,因为孩子早期接受(到)的,都是“不接受”;所以孩子进入世界之后的给予、给出,也是“不接受”。

孩子九岁半时,自我会再度出来,却是(乙太上)行有余力开始进入思想界域的自我;这个时期要对孩子的反叛/叛逆有必须的看见与尊重,九岁半才是让孩子尝试独立的开始/正确起跑点。

孩子可能有着父母,心境上却是社会中的隐性孤儿;孩子不会无端对自己即将步入的社会产生敌意与排斥,除非孩子连最亲的父母都无法信任,而且始终无法信任……当孩子无法信任最亲近的,又怎么让孩子取信于最疏远/疏离的?——孩子先被世界推开,之后才习惯推开世界(来应对)。

“经济(活动)”可以是家庭奋斗、打拼的理由,却不是替代、推诿家庭(功能)的唯一理由——家庭真正的理由与功课是“爱”。

〔补充说明:打拼也可以带着孩子一起,孩子不必跟着父母打拼,但却看得见父母的打拼与努力,当中也有对孩子、对整个家庭的爱。〕

在孩子十四岁之前(或至少至少七岁之前),重视孩子对“一体感/同体感”的需求,知道那是孩子生存、面对世界的根本。

好好温暖孩子,在任何可以的时候,不论孩子多大。不要让孩子只身与机械、电子的科技冰冷(这是阿里曼力量)相处。电子、机械没有人性(的温度),当孩子习惯被“没有人性”所托育,就不要究责孩子之后的无法人性,因为环境并没有给出孩子可以人性的学习。当然,我们社会承袭的模式与价值观也需要同步改变,否则就创造出了更多隐性的科技孤儿。

机械、电子等的科技/科学原则是“封闭性”:“封闭性”才让所有变因、变数的精准控制与观察成为可能;“封闭”才能有限,也必须有限,而且是极其精省/精简的有限,否则一切都会失准与失效。

但孩子要的从来不是“有限”,孩子自“无限”来,也倾向“无限”。

让孩子的童年充满无限,却也充满自然的韵律:淋微雨也迎暴雨,拂轻风也受强风……让孩子在软与硬、温柔与粗砺之间,经验事物的变奏与弹性,孩子会因此更想拥抱世界,因为世界充满讶异、感动、力量、赞叹与惊喜!

愿意打开自己的孩子不会暴力/暴戾,打不开自己的孩子才会伤己、损人!

陪伴孩子在自然中慢慢打开自己,我们的社会就不会有这么多心灵生病的孩子与成人。

不要太早推开孩子,只因父母必须打拼、挣扎于经济活动;孩子这一生的童年只有这一次,孩子可以错过一切,独独不能错过父母(不带附加价值与期待)真实的爱!


【投稿须知】想要投稿?想要发布招生、招聘、培训及工作坊信息请进

You Might Also Like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