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如何让孩子离开学校后,能从事机器无法取代的工作,彰显人类特有的特质,是我们面临的课题。
作者:菩芸 出处:《琉璃光养生世界》2011年5月 配图:pinterest
记Jack Petras演讲和座谈会摘要
Jack Petrash 是一位资深的华德福教师,有超过三十年的教学经验,并着有 Covering Home,Understanding Waldorf Education 和Navigating the Terrain of Childhood 等书。他经常和Simplicity Parenting(琉璃光简单父母经,已出版,见封底彩色页)的作者 Kim John Payne一起演讲。他有三个孩子,现在任教于 Maryland Washington华德福学校。Jack 是一个很幽默,很有魅力,又很有洞见的演讲者。他的演讲非常有趣,很容易让听众全神贯注,引起共鸣。于其中,父母被指点迷津,常有豁然开朗之悟。今年二月 底,他来我小孩的学校演讲。严寒的冬季里,听他娓娓道来华德福教育的精髓和为人父母之道,像一股暖流在心中流过。我把记忆所及的部份,在此和大家分享。
Jack 从美国现今作者 Thomas Friedman 谈起。在全球竞争下,人类需要同时用到左右脑以维持竞争力。另一位有名的作者Daniel Pink 在他的 A Whole New Mind 书中,鼓励众人多用及多发展右脑。两相对照,大部份的主流教育则重视左脑的发展,例如算术的学习,记诵历史事件等。而这些耗费孩子们绝大精力的学习,现今计算机的一个指令就已经可以取代,而且做得又快又好。在美国,这些工作已快速地移转到海外,我们如何让孩子离开学校后,能从事机器无法取代的工作,彰显人类特有的特质,是我们面临的课题。
Jack 认为教育小孩,有以下六件最重要的事情要做:
- 让孩子们知道事情背后的意义。
- 让孩子们玩。
- 让孩子们沈浸于艺术的环境及课程中。
- 音语舞。
- 有能力观察事情的全貌,见树见林,而不是只有一部分。
- 让孩子有同理心。
他认为华德福教育不但包含 Daniel 的理念,而且包含得更深、更广。
Jack 引述Jane Healey 在 Endangered Mind一书提到,当孩子全神贯注在玩的时候,复杂的脑神经网络系统就自己建立、发展起来。「玩」对孩子的大脑发育是极端地重要。Malcolm Gladwell 在Outliers 这本书中提到,发散性思考(Divergent Thinking)是成功人士异于一般人的关键。这些成功的人并不是他们有特别高的 IQ。除了特别努力工作外,他们很自然地、很流畅地可以提出很多不同解决问题的组合。「玩」可以培养这种能力,是栽培高智能(highly intelligent)孩子最好的方法。哈佛大学商学院的研究,发现那些活跃于.com的领导者,他们通常都是非常喜爱玩耍的。
Jack 说现在的社会急于让孩子们长大。在幼儿园甚至更小就开始教一年级的功课,课程往前移,课外活动亦然,也急着让孩子看起来成熟,进行超过他们年龄的活动。可 是很奇怪地,等大学毕业后,大家又希望自己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年轻。年纪稍长,拉皮,花巨额的费用保养皮肤和身材,人真是很矛盾。
他提到全方位的华德福教育,让孩子各种感官都参与学习。他用一个很简单的例子说明:比如在一年级教「S」这个字母时,发出蛇滑溜嘶嘶叫(Slithering ,hissing snake),如此让孩子经由听觉来学习,同时老师经由动的方式—跑S形和经由蛇的图片介绍,让孩子的视觉和身体都参与学习。如此孩子能完全学进及消化这个字母,而不是只是填鸭式把它背诵下来。
Jane Healey 提到透过声音和图画般地学习,整个大脑(左、右脑)才都会被用到,能将学习到的东西以图画、鲜明而又活的方式存在脑海中,喃喃地低语。这种方式,是将来发 展高层次思考的基础。中文或日文文字本身就像一幅幅图画,较容易用整个大脑来学习。比较起来英文的学习,需要老师多花一些心思。
他接下来谈到音乐。华德福学校四年级的孩子都必须学一样弦乐器,因为在华德福的课程中,读谱和听到音乐,是帮助左、右脑平衡发展很重要的一部分。除了乐器,课程中的音语舞、手工、木工、几何绘图等也都是帮助孩子们能用到整个大脑,而不是只有刺激大脑一部份的发展。
说故事也是华德福教育中很重要的一环。在故事的阐述中,说故事的人和孩子的心是交流的。Jack 也鼓励家长在家中多跟孩子说故事。华德福教育的传统,老师从一年级带到八年级,孩子在八年的成长过程中有相同的老师和同学。这种年复一年安定的力量,是培养孩子同理心很重要的来源。
有时老师教孩子的东西,孩子已经知道。但在华德福教育下,老师会用一些方式让孩子感受到这些已知东西对他们深刻的意义,而不至觉得枯燥无味。Jack 鼓励父母参考 Dorothy Herrer 讲故事的方法,让故事活在孩子的幻想中。通常故事最后总是回归于人类的世界、思想、价值中。让孩子感受到故事对他(她)独特的意义,而且透过故事的主 题,看到整个故事的面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