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教育

教育没有必要被主流或特定的世界观主导,因为教育被导引、被期待、被制约,就会扭曲,就无法全然自由──无法自由的教育,教育不出全然自由的人!

本文由作者授权本站刊发,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作者:陈琪莹
撰文:2017年3月24日

教育没有必要被主流或特定的世界观主导,因为教育被导引、被期待、被制约,就会扭曲,就无法全然自由──无法自由的教育,教育不出全然自由的人!

教育也没有必要期待能为什么服务、为什么准备,除了人的灵性生命;不管为了什么(也许是生活、社会、考试、技能……),那些“为了”的“什么”就会把教育走成结论、定论,将教育狭窄到再无其他可能──无法容许“未知”与“可能”的教育,教育不出胆敢走向“未知”与“可能”的人!

如果自诩为“华德福教育(立基于人智学的教育)”,但是摆脱不了上面两个范畴,就不要侈言自己是“(正统/正宗、道地的)华德福教育”。

教育需要理想性,更需要对理想的认同与坚持,因为那是“人可以‘透过教育’完整”的向往:教育从来不是“给予”,“给予”会受限于施予者/施教者的气度/器度与心量;教育是一种“(感动的)充满”,因充盈而能满溢于外,让个人能够张展到自己的极限,有形亦无形……

教育的重心如果放在“未来(的人/人类)”,就势必不能妥协:当教育学会妥协,就失去了自己的原则与坚持,就会覆没/沉没;因为妥协一旦开始,就不会结束,更没有止境──需要在教育上妥协,也是因为需要在教育上博取(社会的)肯定,那是哗众取宠的商业交易,不是教育!

〔补充说明:如果非(与外在社会)妥协不可,请在妥协中维持自己必须的坚定,告诉自己:“在我的教学场域,我有坚持我教学(方向、内容、风格等)与立场的自由;我为着宇宙、为着真理、为着人类的未来服务,请其他一切让路。”;也请学习玫瑰(的姿态与力量):“今天我以玫瑰花的柔软、优雅迎接你们,是因为我愿意敞开自己对你们的爱;但我也以玫瑰刺的尖锐、锋利迎接你们,是因为我相信也捍卫着自己的原则与坚持”。〕

教育必须衔接现实与理想(之间的鸿沟),但是却是去引领现实进入理想,而不是让理想掐死在现实里。

教育必须知道自己为何而是、为何而在、为何而行也为何而战,教育必须理想!当教育本身失去理想,可以向任何谄媚、靠拢、倾斜、妥协,就教育不出“怀抱理想”的人!

〔补充说明:靠拢某些价值,可以是权力上的思量、安危上的权谋、利益上的附会/输送,但绝不该是教育上的过渡与手段。〕

教育当中,不应该有任何意识形态的背景与影子,因为所有都能(被人)从各个角度定义;而一旦定义,就倾向误导……名称与定义会让我们忽略(探看)事物的本质,而只在分析与解释中忙碌与迷惘。

〔补充说明:为了让华德福教育更华德福也更教育,我们可以每次都用新的名字来称谓与取代,以打破大家认定、界定的华德福惯性与惯例──界定,事物就等于死了,教育亦然。〕

生命的答案从不枯燥与斩钉截铁,生命需要(走)弯路与(绕)远道:要求急(功)近(利)的教育,违反着生命,因为生命需要耐烦地一而再、再而三……生命是一种旋转/螺旋向上的相似与熟成。

〔补充说明:十九世纪之后,所有的人,不管文盲与否,都进入了一种科学性的姿态,连思想都自动进入了科学模式:思想、理论也许可以杰出、聪明,但却完全无助于真正的生命!人的发展从来不是只有身体,还有其他。人无法机械性的一致、标准化的成熟。〕

孩子随着岁月开展自己的内在存在,让自己愈来愈与众不同:教育不(应)是去消灭“与众不同”来促进“世界大同”;这样的教育是独裁,更是谋杀!教育应该是一种创造,解开(个人性)生命的谜团,而让人类能真正大步向前迈进;教育也应该是一种燃烧,点燃(孩子)渴望的内在与眼睛,而能愿意在世界上真实开展与存在,进而温暖环境、温暖世界。

〔补充说明一:现代社会的特征是:被给予、灌输地愈多,孩子灵性成长的可能性就愈小;因为现代知识只承认理智,却完全否定了灵性──人能理智其实是因为被灵性作用。事实上,灵性成就出了所有的物质现象,灵性元素永远是物质实相的基础。〕

〔补充说明二:教育无须实验,任何需要(反覆)实验与证明的,都是科学上软弱无力的地方;因为无法(在理论、假想上)说服,只好(以无法那么有说服性的数字/数据)试图(欺骗性、夸张性地)证明──但存在从来都不证自明。〕

肇基于人智学的教育,是对人的真实本质真正认识的教育,在当中,身、心、灵不会切分、疏离;所以真正的华德福教育应该是一种完整(的可能性):因为完整,所以不为任何目的与思想服务;因为它(本身)就是完整,就在对(全)人类、宇宙的服务里。

当了解心魂内在的质地,我们才有可能理解“‘全’人”。

〔补充说明一:当孩子被要求太多记忆,孩子会无法长好也长出(身体性的)自己;当让孩子完全漠视记忆能力,孩子会过度生长,而造成身体上另外的变态。〕

〔补充说明二:思想是一种内在的生命力,思想不仅形成我们的表达、我们的思路,也形成我们自己──我们在思想的动量中,形成自己的样貌、型态;我们在自己的思想中长成自己。〕

人智学的初衷、立意,并不是要创造(出)任何(新的)形式的教育、创办任何形式的学校,因为只要形式/形制出现,任何就会落入/沦为某种意识形态的俘虏,而无法真正开展出完全的人;人智学,只是要让人能真实了解人类、了解自己、了解全人身-心-灵的三重性。所以,名称/名相上可以不是人智学,却是道道地地的人智学:名称/名相一点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事物的本质──只要你的看见中,永远没有偏废底下汹涌、澎湃的灵性作用!

人智学并不堂皇,也不富丽,不是为贵族专设、专属,人智学也拥抱着平民与贫民:既然人是人智学的对象,就不能排除任何人;既是对所有人类的了解,“排除”就进入不了真实的了解。

〔补充说明:世界上第一所华德福学校,就是为烟厂工人的子弟而设(西元1919年4月23 日),让工人的孩子得以获得免费教育的机会。华德福学校的设立是为了以(分享)教育打破劳工永远是劳工阶层的悲剧,而让劳工阶层的下一代能在社会结构之中有流动、新生、崛起的机会与力量。〕

教育如果非得怎样、怎样,才算(华德福)教育、才算艺术(性)、才算美,这样的教育就是教条、教规,这样的教育也无从开始、无法真正开始──教育必须开始在不可能开始的地方,才是真正的教育,才能教育出人类真正的可能、开启与创造:真正的教育中,从来没有什么不能教育、没有什么不可教育,更从来没有什么能阻挡教育;教育本身就要勇于突破(旧有、因袭、陈俗的)自己!

事实上,艺术性并不在物质上的模仿、复制、移植/搬迁里,而在人无穷无尽的“想像”与付诸行动的“爱流”里。而教育中,也无须强调“在地性/本土化”:强调“在地性/本土化”,是教育本身一点都不在地/本土,才要刻意,但一刻意,真实就不见了;当教育强调着“在地性/本土化”(的文化与意识),就成为了人类狭窄的限制与展望,是对全人的折翼/断翼,因为所有的文化都是偏颇。

〔补充说明:带着爱与想像的教育永远艺术、永远美丽,因为当中的优雅、细致、温柔可以吸引心魂,心魂需要这样的连结与亲密。〕

不过,教育却需要强调“个人化”,因(老)师、因(学)生而个人化、特性化;教育的确因师、生而(创)生、而(启)发、而(演)化、而(茁)长,教育从来都是新鲜的动态。在真正的教育中,老师不再是昨日的老师,学生也不再是昨日的学生,双方内在都有(新的)什么在其中萌芽、生长;正是这种萌芽、生长,让双方(自我、星芒上)对(再次的)相遇、相聚充满期待与向往……这是一种真正裨益双方的生长与滋养。

遗憾的是,许多夸夸而谈、奢言自己是从事教育的,却把教育走成制式、走成静态、走成死气沉沉、更走成师生双方避之唯恐不及的牢狱……

无法让人期待、喜悦的教育,教育不出能对自己的生命期待、喜悦的人;惯性/惯例、制式/统规里,无法走出希望、走出明天,因为过去太压抑,也太沉重!

我们的教育,只会陷溺在过去、现在,看不到也看不向未来吗?无法看到、看向未来,就不要说自己能够指向未来、走向未来!

不要让本质、立意都那么好的(华德福)教育因潮流的吹捧、势力的染指、学生的招揽、家长的虚荣、教育单位的蒙昧摇摆而折损、质变、病态甚或绝种!

更不要冲高华德福教育的覆蔽率/覆蔽面积,以为这是让教育正确普及,而让一堆对人智学不懂或半懂的老师来推动人智学,这样会毁了华德福教育的核心与本质,甚至毁了人智学。

〔补充说明一:华德福的师资培育、养成非常困难,不会“自我教育”、处处依赖的老师,成为不了真正的华德福老师;因为华德福教育,正是“‘自我教育’的‘教育’”。事实上,带了两、三轮七年到八年(约十四到二十四年以上),在教学上,才能勉强成为真正的华师(华德福老师),因为每一科,对老师自己再生难,都要尝试去教学;老师必须要走到自己的专科、专业之外,走入自己的不熟悉,让孩子看到老师“如何在未知中摸索出‘可能性的自己’”。课程中,要教出的并不是内容的专精,而是人如何在未知、害怕中仍能勇敢地开展出自己、示范出自己。当教育扩张的太快、学校增设的太多,请问师资哪里来?会不会在体制之外行的却是体制之内?大家追求的,是潮流上的风靡?还是孩子真正的未来?不要迷信教育上流行的品牌、名牌,花冤枉钱,去受不那么教育的教育。当然教育当中不乏有心、有爱的老师,但也请给出相对的耐心与时间,让他们能充裕地熟成自己;家长一味促迫、施压、要求改变教育课程与内容,将让老师无法好好老师,学生也会无法好好学生。〕

〔补充说明二:当教师没有准备好,教师就会教着/教出他的过去、他过去在教育中的忍受/忍耐/对待,而不是教出教育!教师也被社会、文化形成,也是过去社会、文化的产物,除非教师懂得蜕变与抛弃自己。〕

(华德福)教育真的不是招牌与噱头!人已经丧失了许多珍贵的事物了,不要再让(华德福)教育沦丧,成为商业利润与政治绩效的祭品!


【投稿须知】想要投稿?想要发布招生、招聘、培训及工作坊信息请进

You Might Also Like

发表评论